为什么说家庭教育重要,就是因为在生命的初始,父母的世界就是孩子的世界。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需要心理营养:
很多妈妈说,我当然爱我的孩子,甚至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可是到了问题出现时,马上就变得“有条件”了。
“你这么不乖,不要叫我妈妈”
“你还这个样子,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看看你们班那个谁谁谁,你能有他一半好,我也高兴”
“期末考试考砸的话,这个寒假就闭门思过”
看上去好有道理,满满的“爱”,但是都绑著条件。
对于2岁前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满足他们对爱的心理需求。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苛求打骂多于爱抚,会造成孩子心理问题,集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常常是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因为要去上班跟孩子强制分开,或者躲起来偷偷溜掉。
要么就是孩子需要一样东西,你因为手头忙,就不断延迟,孩子一直没有被满足过。比如孩子需要你给他递一个杯子,你却说要锻炼他的独立性。
在最初的阶段,父母的情绪平和以及陪伴、加上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就是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爱需要发声练习。平时可以跟孩子说出自己的爱。比如我常常跟儿子在床上玩游戏的时候。我会假装睡著,然后去抓他,说:
“这是谁的崽崽呀?是兔子的吗,还是大灰狼的呢?”
“是你的呀!爸爸,是我,是你的崽崽!”
然后睁开眼睛,“还真的是呀,是我最爱的宝宝,爸爸永远爱你。”
孩子满心地欢喜,我也每个细胞都幸福。然后一个紧紧地拥抱。
爱,就如他所愿,而非如你所愿。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要觉得孩子的想法幼稚就忽视,甚至嘲笑。有些东西孩子能做主就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衣服的颜色,鞋子的款式。还有他们选择的朋友、书本。都可以放开手让孩子去选择。但是在一些是非问题上和一些原则问题上,需要父母进行有耐心的引导和讲解。
所以这里尊重孩子的想法绝不是惯著孩子,否则会害了孩子。做父母的就是孩子的掌舵人,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时候的想法是带著年龄痕迹的。并不成熟。
前两天上初二的儿子和我说:爸爸,我忽然觉得去年的很多想法是幼稚的,错误的。
我回答:明年你再回头看今天的想法也是如此,这就是成长。
我们要明白,现在人们有正知正见是很难的事情,最稳妥的方法当依据经典。为人处世,处理问题当从经典中寻找。
接纳
我们谁都是不完美的,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接纳与鼓励。如果不留心就会让孩子的内心种上自卑地种子。
自卑感往往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左右著大脑的价值观,对行为有著非常直接的影响。很多人因为童年时期的一句话,就开始深深的批判自己。
接纳孩子的情绪,容忍孩子的不足,永远站在孩子的一边。
你给我的爱,不仅仅温暖我,而是让我强大起来。这是我们想对孩子说的,也是希望孩子能感受到的。
孩子的人格特质在童年已经开始养成了!每个经历过人生百味的父母都应该知道:内心的强大,才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即使遭遇逆境也能积极地微笑面对。
这就是父母之爱……
本文来自人文传媒网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