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 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组图)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今天推荐我们的爸爸妈妈们,看看这篇文章,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 : 5 ] A @是孩子,而是父母。

现在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B P $ # Z g –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

部分父母甚至认为@ G , d : + { Z 8: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Z / ( B $ b 1 } i也可以教育孩子。

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著名教育家杜威S ` )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 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组图)

01

生了孩子,你 n G $ ( 7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r 3 Q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 L & ]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 ! ] j $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

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

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

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R N ) K / G成功。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 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组图)

02

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G 7 e L ? { u @ |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3 G { @ g A T 5 e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z } j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 ] 3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s 9 j & P .12—15岁):这一段抓不S % m y G 3 W +好,孩子将永远长b / z % 8 5 v ,不大。

03

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 u C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 1 z = z f ~ _ ]同、主次不O w e 1 ; & 3 f }同。Z ? I ^ f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 ) k ^ ` . 9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p H k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G _ W 2 ^ T k i &:母性C d 2 M E /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I o v O } e + s阶段. Y W ^ p 7 s ( 0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4 9 A S t O G _ s爱为主的过渡期。

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 { n r N +增加。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 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组图)

附:六句家庭教育箴言家长必须知道

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N % F r k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著的!

进入21世纪,S # ! (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N s } G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Q s v G F W是错误的。

第二句: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 ! V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W i &不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

有些人可k $ X j b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 u !育孩子的高手。

第三句: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t ( 2 m V * A L @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H S | I都是我们^ _ 8 K父母在地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 G k ; l a B b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x u p

第四句:好h _ I [ m $ q C a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C & q o $ & . 8 f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W !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k D Y – r f } X真正的素质教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 Y , ? W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第五句:好沟通都_ w e 4 ^ Q s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 c } s p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 # g K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第六句:好成就都是教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K d 6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讯主5 { ]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本文来自爱能家庭教育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021年3月10日 上午1:50
下一篇 2021年3月10日 上午1: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