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风靡全世界的《哈佛幸福课》的主讲人泰勒本-沙哈尔,不止一次提到过,一个激励、启发、给予自己灵感的人——一名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的女人。
▲泰勒本-沙哈尔
上世纪80年代,里根和老布希两任总统都曾先后邀请这位小学教师进入联邦政府担任教育部长的工作。但她都拒绝了,她说,“我属于教室”。
这位教师就是玛瓦柯林斯。
从20世纪60年代,
到2008年,
玛瓦柯林斯在芝加哥的黑人聚居区,
教了半个世纪的小学教育。
▲玛瓦柯林斯的著作
最神奇的是,
在这样一个教育水平很差的地区,
玛瓦利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让班上的每个孩子
都成为勤奋好学的好学生,
不仅每一个品学兼优,
更是每一个都考上了大学。
每一个都考上大学?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但事实就是如此。
在她眼中“没有不合格的学生,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和教学系统”。
01.
聚焦孩子的优点与长处
慢慢呵护与培养
▼
上世纪三十年代,
美国的种族歧视极为严重。
很多黑人小孩只能选择顺从妥协,
但出生于阿拉巴州
一个黑人聚居小镇的玛瓦,
却没有这么想。
她的父亲爱她,
也支持她有自己的想法,
在她很小的时候,
父亲就告诉玛瓦:
“你很聪明,
你很漂亮,
你很特别,
你长大后可以做个优秀的秘书!”
在当时,
秘书对黑人女性来说,
已经是一份很棒的工作了。
当然,
玛瓦也并没有让父亲失望。
22岁,她以优异的表现
成为了家乡的一名秘书。
但这份秘书工作仅仅持续了两年。
结束秘书生涯的玛瓦,
只身来到芝加哥追寻自己的教师梦想。
上世纪60年代,
芝加哥市中心沦为黑人聚居的贫民区,
充斥著暴力、毒品、酒精。
很多孩子很难坚持下来上学、读书,
甚至,在社会混乱环境影响下的学校教师,
也都不能认真教书。
玛瓦说,
“一个除了教科书之外没看过别的书的人,
怎么能教孩子们读书。”
玛瓦在她上课的第一天,
就认真地对孩子们说:
“我们要树立好自己的信念”。
即便学校环境如此不堪,
但她也希望孩子们能在学校多待上几年。
很多孩子出了校园,
能做的只有加入街头混乱的帮派,
慢慢接触到各种犯罪,
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不希望你们成为那样的人,”
玛瓦不厌其烦的告诉自己的学生们。
“我相信你,
你能成功,
你自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所以,停止抱怨吧,
不要再抱怨社会,
不要再抱怨老师,
不要再抱怨父母,
成功与否全在于你自己。”
玛瓦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论他是“学习障碍者”,
还是街边的“混天魔王”,
都一视同仁,满怀期待。
玛瓦把目光聚焦在
这些孩子的优点、长处上,
慢慢的呵护、培养。
难以置信的,
奇迹发生了。
每个学生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考上了大学。
这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从没有发生过的。
02.
重视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在发生奇迹
▼
当然,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除了这些学生外,
还有很多学生,
一步步变成被其他人嫌弃的问题学生。
很多学生都被贴上
“废物”“无可救药”的标签,
无时无刻不在承受著老师的歧视,
甚至是侮辱。
同时,内忧之外,
更有“外患”
出版商和学校相互勾结,
导致学校的教材基本上毫无价值,
很多垃圾教材根本不能满足
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
玛瓦受不了这样的教学系统,
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她从图书馆、书店找来一批优秀的故事书,
通过这些优秀的书籍,
来让学生学习词汇、阅读和写作。
玛瓦一直认为,
一个人未来不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必须要拥有阅读和表达能力,
才能适应基本的工作,
才有可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正是秉持著这样一个信念,
玛瓦的课堂里,
每一节课都是文学课。
她带著孩子们一起读名著文学,
通过认识生词,
不断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名著中的故事,
也在孩子的深度阅读下,
慢慢梳理出各种历史、哲学、地理、
政治等学科的知识。
知识体系在不断完善,
自然而然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就提高了。
在这样以阅读和表达能力为主的课堂上,
这些曾被其他老师认为“不可教”的学生,
到了四年级就可以熟读欧里皮德斯、
爱默生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些“朽木不可雕”的学生,
在10岁时就可以做高中的数学题。
但随之而来的是与玛瓦有关的谣言,
其他班级的学生草草上了学,
迫不及待地离开学校。
为什么只有玛瓦的学生
能留在教室这么长时间?
一时间,
“玛瓦强迫学生”的谣言传遍校园。
玛瓦柯林斯离开了公立学校,
在自家的小厨房里,
成立了自己的学校。
但一开始并不顺利,
第一个班级只来了四个学生。
这些学生都是从公立学校退学的。
也正因此,
玛瓦变成了这些学生
成为街头混混前最后的屏障。
玛瓦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通过认可学生,相信学生,
聚焦他们每一个人的优点,
让奇迹不断出现。
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这里。
他们继续学习,
在这个冬天寒冷无比、夏天酷热难当的小屋子里,
奇迹一个一个继续发生在他们身上。
那些”不可教“的学生,都上了大学。
03.
2次拒绝教育部长之职
“我喜欢孩子,我属于教室”
▼
但玛瓦数十年生活穷苦,
一直陷入很糟糕的经济状况
——因为很多学生并不能支付学费。
1979年,
情况一夜发生了变化:
CBS《60分钟》的制片人
得知了玛瓦柯林斯的故事,
并制作了15分钟的节目,
她因此一夜成名。
1980年11月,
新当选总统罗纳德里根打电话给玛瓦,
请她做他的教育部长。
玛瓦柯林斯拒绝了邀请,
她说,
“我太喜欢教书了,我属于教室。”
八年过去了,
新当选总统老布希再次打电话给玛瓦,
请她做他的教育部长。
再一次,
她说,
“我太喜欢教书了,我属于教室。”
1995年,
一位富裕的慈善家捐赠了
数千万美元给玛瓦柯林斯,
现在全美国都有玛瓦柯林斯的奇迹。
今天玛瓦柯林斯的学生里有
政治家、商人、律师、医生
——而最多的就是老师,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老师的功劳。
▲电影《玛瓦柯林斯的故事》剧照
虽然玛瓦已经离去,
但她的传奇不会被湮没,
她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一直影响著美国,
乃至世界教育界。
最后,
还是回到玛瓦柯林斯那句朴实无华的话:
“我只是喜欢孩子,
也比大多数人更努力一些,
你也可以做到这些。”
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种子,
也许生长周期有快慢,
也许各具特色,各有差别,
但是当用时间和关注慢慢呵护,
每个孩子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教育是成人跟孩子的心灵互动,
愿每个孩子年幼时,都有人能
反复地、郑重地、亲切地对他说: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住在那里,
也不管其他人怎么反对这个观点——
你终将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愿孩子们有更多像玛瓦一样的老师,
愿每个孩子都有充实圆满的成长时光
本文来自益美传媒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