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打骂——继续不听话——继续打骂”是个恶性循环,永远记住,你越吼孩子越不听话!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时不好好做游戏,学唱歌时不好好唱歌,坐不住,乱跑乱跳!”
“我家女儿上课总是不注意听讲,课下什么也不会,因为这我打过、骂过,总是不管用”!
“我家孩子脑袋聪明,就是粗心马虎,考试时大题不会做,小题总出错!常被老师投诉,被请家长!”
“我家孩子太调皮,让不要动的东西非要动,不打不听话!”
………
有些父母觉得理所当然要打一顿。
有些父母估计就是耳提面命,狠狠批评了。
你问这样做的结果怎么样?
——孩子越来越糟糕。
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急躁的自己却用“吼”深深伤害了孩子,而且孩子不笨、不懒、不调皮,只是有时有自己这样那样的想法而已,为什么要用“吼”来解决呢?
你的情绪和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反应
前段时间,娘娘孙俪在微博讲述了自己催促孩子洗手的心酸历程,折射出了绝大部分家长所面临的困扰。
“你听见我说的了没!”
“你脑子让猪吃了?!”
“考成这样,你还有脸回来?!”
“一天天捧著手机,你眼睛瞎了别来找我!”
“你别再哭了行不行!你给我闭嘴!”
然而结果就是,没有孩子愿意配合,还是照样玩、照样哭没有任何改变。
换位思考下,好像没有人听到命令、呵斥的语气要求后,还会乖乖去做事情的。要么是不情愿,要么是对著干。
还记得台湾曾经有一个真实的社会实验,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看看妈妈的吼叫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孩子的反应让我很意外,我从没有想过她会这么难过,这么无助。”看到孩子的反应,妈妈心疼到落泪。
因此,父母的情绪和态度很糟糕时,事情只会变得更糟糕,父母的吼叫只会让孩子变得无助、恐惧。
只有父母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去和孩子沟通,孩子才会给你好的反应。
孩子会自卑,不愿努力
多家长认为,吼孩子真的很常见,对孩子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但研究表明,经常被家长吼的孩子,会产生以下念头:
9.2%的孩子曾想过轻生;
18.1%的孩子曾想离家出走;
6%的孩子甚至想向父母“复仇”。
在语言暴力过程中,家长在质疑、质问孩子,却没有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根源。
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向孩子发泄情绪,是操之过急的“爱孩子”的表现。
另一方面,孩子并不如家长所以为的善于自我反思,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们反而以为自己犯了大错,被父母厌弃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关于面对家长的语言暴力有何感受,有些孩子是这么想的:
“我慢慢不敢跟他们说心里话,因为会被骂;我开始在父母面前沉默,因为不想被嫌弃。”
“他们总是觉得我样样不如人,说得多了,我自己都相信了,极度自卑敏感,对他人的防备心很重。”
显而易见,父母的吼骂造成了孩子的自卑,把亲子关系推向冰点。
经常被吼骂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这3种性格:
■性格懦弱,没有主见;
■优柔寡断,缺乏自信;
■过于孤僻,沉默寡言。
孩子会受伤,人格不健全
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经常性的吼骂其实是语言暴力的一种,严重伤害了孩子的心理。
台湾最近热议的一部纪录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豆瓣评分高达8.2,探讨的正是父母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
被母亲遥控人生的男孩,最终自杀了…
被母亲“骂著”长大的女孩,最终自杀了…
被母亲“以爱相逼”的男孩,最终自杀了…
爱之深,责之切。为人父母总避免不了吼孩子,但密集的语言暴力可能正在摧毁孩子健康的人格。
孩子每一次被否定,对自己的怀疑就多了一分;
孩子每一次被怒骂,心中的畏缩与恐惧就重了一分。
我们以爱的名义去教育孩子,却忽略了他们惊恐的眼神,给他们留下了父母是粗暴的、狰狞的形象。
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被爱,相反,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差劲,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不可否认,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或许我们要重新思考孩子最需要的爱是什么,而不是以粗暴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灵。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我们才能以平常心去教育孩子,把他们引向正确道路。
怎样解救那个受伤的孩子?
爱之深,责之切。做父母的谁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如果孩子”打不哭骂不语”,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应该如何做,才能“解救”那个受伤孩子呢?
放下身段,去安抚那个恐惧的孩子
虽然我们都说要做一个慈母,和孩子相亲相爱,奈何,在亲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处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
一旦我们大声吼了孩子,请记得给自己几分钟缓和时间,待到情绪平复后,蹲下来,试著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诉他:
“妈妈虽然吼了你,但妈妈对你的爱一点没有减少,下一次,妈妈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情绪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传递给孩子的是负能量,孩子受负能量投射,感到恐惧,用“不说话”来抗拒这种能量。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没有消化负能量的能力,长期不说话,只会让负能量积郁在心里。
当伤害形成后,父母一定要事后补救。
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来心中的真实想法,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排解情绪,并郑重地和孩子保证: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对错的纠正。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著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著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吼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身的一种不接纳。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更不可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不管是谁,在情绪烦躁的时候很难再去处理另外一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在心情不好又面对孩子“不乖”时,父母难免会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
但父母应该意识到,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需要给这种不愉快找到合适的出口,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承担你的负面情绪。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每天回家之前先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说出来,能意识到这些负面情绪是控制脾气的第一步。
2、如果遇到孩子做错事,要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呈现出来。例如:“宝宝,你故意打碎了杯子,爸爸/妈妈现在挺生气的。因为之后还要再花钱去买杯子,你的行为造成了家里额外的开销,所以爸爸/妈妈认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等等,既能在叙述过程中平静下来,也是和孩子交流的一种方式。
3、试著为这些负面情绪找到出口及解决方法。成人通常在发泄情绪以后会感觉好受一些。因此,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用跑步、做家务等健康的方式发泄出来,等理智回来了,再考虑应该如何应对。
4、当自己非常愤怒的时候,在心里默数30秒再开始讲话。如果自己的情绪尚未处理好就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可以坦诚但尽量温和地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可能会骂你而让你很难过,我不想让这件事发生,所以我们一起安静10分钟。”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
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冷风,
行人因为害怕寒冷,所以裹紧了大衣;
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
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解开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请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
给他爱,给他力量,给他信心,你会发现南风虽然柔和无力,却能化为绕指柔,让孩子在风中起舞!
本文来自spotlight教育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