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妈妈忧心忡忡地问千妈:
我家孩子小时候很乖,很听话,可自从进入青春期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喜欢跟我们顶嘴,叫他不要干什么他偏要干,也不愿意和我们沟通。孩子这么叛逆该怎么办呢?
作为家长的你们,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不听话、爱捣蛋,甚至还和你顶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脾气暴躁、随意任性,甚至处处和你对著干。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而且还不止一次。“叛逆期”是心理学家们的一个说法,代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对独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对于这种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孩子的感受了。
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叛逆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它是一个好的开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对孩子来说那是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长,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
01、孩子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
叛逆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从孩子一生的发展来看,叛逆其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这两者为基础。叛逆说明孩子生理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父母反抗的资本。这样一想,身为父母,有没有开心一些呢?
2、叛逆是人格成长的需要
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的方式,通过与别人的差异去明白“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擅长什么”,最终形成统一的人格。这是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孩子一直很乖,对父母言听计从,反而要替他们担忧,因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主见,流于平庸。
3、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
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4、叛逆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调整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会发生变化,“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从“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叛逆则在其中起著关键作用。
在这一时期,孩子会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具体表现为:好面子、自尊心强;重视朋友关系,易受朋友影响,可能会做一些自己不喜欢但朋友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恋爱……对孩子来说,这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同时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一些危险,比如暴力、酗酒、犯罪等。这时就需要父母来进行良好的引导。
应对孩子的叛逆?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会经历3个特别的时期,期间都会表现得很叛逆——父母可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区别对待。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孩子的行为,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1、2-3岁:宝宝叛逆期
特点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所以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对策
面对“宝宝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接纳,并引导。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孩子做一道选择题。如,进家后,父母与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睡觉的时候,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
父母给出的选择其实是事先筛选过的,并且自己可以接受的。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方面,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另一方面,孩子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相反还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如果孩子不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额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所提出的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你给出的选择,让孩子决定。
此外,孩子在面对固定的那个照顾者(比如妈妈)时更容易出现叛逆行为,建议家中其他人多参与到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来,特别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爸爸陪的少,孩子缺乏规矩、不能等待、脾气大的情况,会更容易发生。而爸爸参与孩子成长的要点,即多带孩子玩,而非找问题、苛求孩子改正某个行为习惯。和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做好榜样,孩子会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为,并且更容易建立规则意识,因为爸爸的一言一行里都是规则。
2、6-8岁:儿童叛逆期
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著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脾气秉性的突然转变,以及强烈的叛逆心理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会开始要求独立,行为上想要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表现为说话做事老气横秋、独立、有个性。
对策
对待这个时期叛逆的孩子,父母应该更多的以互动的方式来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再来进行评论。
父母可以适当的下放权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让他充分的感觉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著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一时期的孩子,因为将他们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很不稳定,而且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的引导,变得更加叛逆。这时,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
此外,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比如饭前做作业,饭后看二十分钟电视,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帮你更好地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3、12-18岁:青春叛逆期
特点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常常会觉得有挫败感,处于“烦著呢”状态。这个时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强、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做出一些挑战父母权威的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独立宣言。
对策
在这个时期,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
父母要尽量少干预孩子,尽可能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也要把所有问题集中到一起,鸡毛蒜皮的小事尽量忽略,只选最重要的三四个问题,一个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谈一次。在谈的时候,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只有说的少,孩子越会听得专注,才会用心去加以重视。
父母要开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此外,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外,这个时期可以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去高校学府感受感受等等,给予他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
总结
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作为家长无需过分的焦虑,只需要放下惯有权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导,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好。
本文来自千千妈妈儿童英语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