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脱序行为时,许多家长常常会理智跟著断线,不自觉的对孩子吼叫起来。但其实这种处理方式,除了让当下的状况更难收拾(大人歇斯底里、小孩尖叫大哭),也未能达到亲子沟通的目的。
习惯对孩子吼叫,易养成自我否定的消极态度
用吼叫的方式管教孩子,容易对孩子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包括:自我否定、悲观、易怒、退缩、没自信、敏感脆弱、暴力,甚至会出现极度讨厌自己的消极情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所以,当爸妈面对孩子脱序行为时,可别让自己也跟著脱序,之后再来懊悔、挽救,伤害却已造成。
改变声调,让亲子沟通更容易达成
科学家及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处理同一件事情时,如果改变声调,则结局可能会截然不同。比起吼叫方式管教孩子,他们更建议,大人在事情发生时应先冷静,然后试著改变声调,用“低声教育”的沟通方式,孩子将更容易接受爸妈说的话。
到底“低声教育”有哪些优点呢?
◎当爸妈降低声调与孩子沟通时,相对较能控制自己情绪,让心情较平和,避免因为愤怒而说出伤害孩子的话。
◎讲话时压低声调,比起飙高的声调更能让人专注及理智。因此说出的话较是经过思考过,而对方也较愿意倾听。
◎当爸妈用低声调沟通时,孩子的情绪不易被激起,甚至可能被压下,进而减少发怒及互相攻击的对立状态。
◎大人用低声教育,等于也在树立孩子处理情绪的学习典范,未来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便会模仿爸妈平稳的情绪表达方式。
其次,在跟孩子沟通时,应掌握三个原则:
1.在尊重孩子的原则下,与孩子沟通。
避免在人前指正孩子,私下沟通会比在众人面前讲更能尊重孩子,同时沟通时应就事论事,不要借此发泄自己情绪。
2.注意语气跟措辞
如果爸妈已经做到了降低声调,那表示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便是沟通时的语气跟措辞。譬如:“你每次都…”、“你就是不乖”、“我被你气死了”、“你再做试试看”……,这些爸妈经常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比较像是发泄情绪,而非指正孩子的行为。建议用:“妈妈很爱你,但你刚刚故意推妹妹的行为,让我觉得很难过”。
3.确实说明你要孩子改正的部分
用孩子能理解的说法,跟孩子好好说明希望他们改进的行为,譬如:“每天睡觉之前,你要把拿出来玩的玩具,都一一归位或放入玩具箱内,然后才能去睡觉,没收好就去睡觉,隔天就不能玩玩具”。清楚说明期望及奖惩,可帮助孩子掌握行为改善的重点,让亲子沟通更能达到效果。
本文来自妈咪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