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时间对孩子来说,是从白天到夜晚、由意识进入潜意识的过渡阶段,这段时间是建立现实与想像连结、学习生活规则及社会化的重要时机。
年纪愈小的孩子前额叶尚未完整发育,意识及思考能力有限,生活处于相信圣诞老公公等的幻想层面居多。在白天与现实相处后,睡前任凭想像力发挥的愉悦时光,一方面能助眠,另一方面能训练语言认知功能,“他要学习说出脑袋里想像的事物,这也是和人沟通的桥梁,”《还是喜欢当妈妈:心理师妈妈的内心戏》作者、吾心文教基金会谘商心理师洪美铃说。
透过睡前专注、单一的相处时光,没有太多外在杂讯,心静可以敞开,对亲子关系也有帮助。“孩子能感受你和他相处的品质、独一无二的状态,那是一种陪伴、最美好的时刻,”洪美铃说。
睡眠仪式
从孩子1~2岁就该建立睡眠仪式,如果成功就是一个入睡开关。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蔡宇哲说,睡眠仪式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孩子转换状态,让孩子知道现在进行到哪件事、接下来做什么,最后要准备睡觉。
孩子无法安抚自己入睡,时间到了,需靠父母帮忙准备安静下来,且需从睡觉时间往前半小时至1小时开始。洪美铃就将两对双胞胎的睡前仪式往前拉1个小时,她规定晚上7点30分后就不能玩追逐跑跳的游戏,只能看书、画图、写评量等;8点30分去刷牙洗脸、上床关灯;8点45分要躺平,黑暗中可聊天到9点就得安静睡觉。
情境转换,也有助孩子准备进入睡眠状态。睡前仪式中,原本孩子或许在房间玩玩具,时间到还无法停下来,但离开房间到浴室刷牙洗脸,再回到房间收拾玩具时,大脑其实已经切换为准备入睡的情境,这正是睡前仪式的重要关键。
透过睡眠仪式入梦乡,一生受用
睡眠仪式的影响甚至可及于成年后。蔡宇哲一位朋友的父亲从小以数数的方式陪伴入睡,到现在30多岁,他只要自己数1、2、3,不用数到5就能入梦乡。而不容易入睡的失眠者,多是因为睡眠仪式乱掉,或将睡眠与失眠错误连结,造成睡前就开始焦虑,更加难以入睡。
睡前故事
孩子是透过想像和世界相处,从故事学习现实和规则,同时也激发创意、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洪美铃每天陪伴床边说睡前故事直到孩子上国小一年级,她的睡前故事以杜撰取代绘本,随著孩子年纪增长调整丰富程度。
最初,故事元素以孩子自己为主角,包括白天做过的事、去过的地方;当孩子生活中有了其他元素,巧虎、手足也加入成为故事人物;再大一点,故事主角换成他人,让孩子加入一起说故事,并将议题、时事如上学分离隐藏在故事情节内,他们还是会将自己投射为故事主角,“我会讲一点冒险的故事,冒险中遇到什么人,就把老师和其他孩子的形象融入其中,”她也将对上学分离的担心化为路途中遭遇的困难与挑战,但最后童话故事一定要有好的结局,帮助孩子适应生活。
抚触
抚触按摩也是亲子沟通的一个渠道,属于触觉感官而非思考,建立亲密感及安全感。
有些孩子睡前需要摸妈妈的手、头发、衣服或是玩偶,这属于安全感的需求,父母亲要尽可能满足,“逐渐入睡是进入潜意识世界,也是一种冒险旅程,需要安全感,所以我们家老大需要抱小被被,老三要摸我的手,老幺女儿要我抱著睡,”洪美铃说。
回顾、感恩
带著孩子回顾一天发生的事,好的事情要感谢,不好的事情交托、转移出去。“正向心理学中,有一种幸福的练习是写下今天的3件好事,如果每天练习,幸福感能明显增加,”蔡宇哲说。
如果有不好的事,有信仰的人就交托给神,也有转移效果。在心理学中,整理起不好的思绪,借由说或写,置放或丢入垃圾桶,在内心有转移效果,也有类似发泄作用。身为基督徒的媒体人夫妻档岑永康、张佩珊带著孩子从小在睡前祷告中回顾、感恩,若是有摩擦也能在祈祷中和好。
赞美的暗示
睡前是大脑、身体都累的状态,累让人放松、松懈,正好也是影响孩子的理想时机。洪美铃会注视著孩子的眼睛、拥抱他,再说两句想暗示的话,暗示也会成真,“我会跟他们说,‘我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小孩’、‘你真是全天下最快乐的孩子’,暗示的力量就会出来。”孩子们会将那道眼神存在心里,成为安抚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自康健网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