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很多妈妈一聊起这个话题来就滔滔不绝,一把辛酸泪,原本自认为还算个温柔妈妈,但一碰上磨蹭的娃,就立马化身为“母老虎”,每天都要上演十万火急的“催娃”模式:
早晨催起床:
叫第1遍不起,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声,叫第3遍才不情愿地起来,眯著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回家催作业:
写个作业拖拖拉拉,刚坐下没5分钟,就嚷著要喝水,一会又想吃水果,一会又想上厕所。本来作业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点才写完。
晚上催睡觉:
都是快10点半了,女儿还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催一声没动静,再催她就急眼。
这一天三遍催从来没停过,整天跟催命似得,到头来孩子却一点改变都没有,到底该怎么办呀?
对付磨蹭的娃,催绝对是下下之策,让孩子不磨蹭,父母一定要了解这些!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很多人会觉得磨蹭是因为孩子“太懒”、但其实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磨蹭拖拉的原因可多著呢!
①不够自信
认为任务超过自己的上限,在心理上认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
比如说有的孩子不爱学习和写作业,觉得自己怎么写都是错的,原本就自信心不足,所以才故意磨磨蹭蹭不想做功课,这时候如果妈妈不了解情况就一味大吼大叫地催促,孩子对学习就会更抵触了。
②能力不足
有时孩子并不是故意慢慢吞吞,只是由于缺乏训练、能力发展不均衡,而父母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才会觉得孩子是有意拖拖拉拉。
比如说出门前的穿衣服、刷牙,父母没有教会他们提高效率的方法,盲目地催促反而会让他们更心急、更茫然。
③缺少时间概念
很多3岁的孩子,连数数从1数到30都还不太会,更别说理解5分钟和10分钟的概念了。
加上孩子年纪尚小,专注力不集中,很容易就被其他事物吸引,所以一边做事情一边发呆,很快时间就过去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自己在“拖拉”。
④不愿意做
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什么时候最不拖拉?就是做他们喜欢的事情的时候。
如果你大声喊:“去游乐园了!”“去吃冰淇淋了!”所有孩子都会第一时间跳过来,根本不需要催。
但相反,如果你让孩子做作业、起床、做家务,这些事情孩子都不乐意做,所以他们用拖延的行为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四个小妙招,让孩子不再拖拉!
让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
让孩子不拖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
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会看钟表,还可以买几个不同时间、不同颜色的沙漏,让孩子更了解时间的长短。这样能让孩子产生对时间流逝有更直观的印象,也更有趣好玩,告诉孩子,“在沙子漏完之前,就要刷完牙齿哦!”
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
“清单法”是对付磨蹭、提高效率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列一个合理的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孩子每完成一项,让他自己在任务后面打一个勾。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因为心急就包揽孩子的任务,养成他们的依赖心,认为拖拉也没关系,反正有人会帮自己完成。
需要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让孩子慢慢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
用“清晰的指令”代替“催促”
出门穿鞋。与其凶狠狠的跟孩子说:“赶快把鞋子穿起来!”不如换个视角慢慢的跟孩子说:“先去鞋架拿那双红色的凉鞋,再坐在小凳子上自己穿。”
给孩子划重点,帮助孩子梳理头绪,孩子会更容易配合。
既然孩子天性喜欢优哉游哉的做事,我们也该遵循他们的秉性。如果去某个地方害怕迟到,那就给孩子预留出磨蹭的时间。
这些清晰的指令,反而比干巴巴的一句“快点”,有用很多。
让孩子对事情产生兴趣
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父母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很快。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结语
尽管有这么多方法能让孩子告别磨蹭,但优妈也赞成一句话:想让孩子快,先得让自己慢下来。
有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强迫孩子完美,不停地催促孩子“快快快”。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到: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著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别著急,你的孩子不是故意磨蹭,他只是有点慢。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你的孩子也会跟你一样,眉宇间满是焦虑,所以在孩子还可以有慢下来的时候,让他慢慢的来吧。
本文来自涵妈宝贝育儿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