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人生的温度
天涯上,有一个网友发贴,述说了她的经历:
她的母亲,生她养她二十馀年,从来不在衣食住行上亏待她,独独喜欢用语言羞辱她。
她在厨房洗碗,碗比较多,母亲就在一旁喋喋不休。她想让母亲先出去,换来的是母亲的辱骂,
不堪入耳的话,能纠缠她一两个小时。
网友觉得,这是自己的妈妈,被说两句,忍忍就过去了。
但后来发现,自己每隔两到三天,就要因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被母亲“精神折磨”一番。
因为想和表妹在沙发上用电脑,让母亲换一个位置,母亲不愿意,便对自己破口大骂。
自私、畜生、甚至说出“去死”这样的字眼,像针一样戳中了她的心。
她在贴子中这样说到:
我真的好难受啊!
一个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对她的女儿,我难道真的有那么十恶不赦,让她那么心厌恶吗?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别小看说出口的那句话看似简单,却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当一句句伤人的话,一刀刀地刻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的内心滴著鲜血,久结成痂。
母亲对孩子说的话,太重要了!
一句脱口而出的话,直接影响著孩子人生的温度。
母亲说话充满怨气,孩子听在耳里、看在眼里的,是灰白的天空,不带任何色彩;
母亲说话温和淡然,孩子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也会如自己的妈妈一样,从容不迫。
说话的方式,
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
无意中翻到台湾省拍摄的一段公益小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却触动了我的心。
视频用一种特别巧妙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家长对孩子说话方式的重要性。
“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
当画外音响起时,浓浓的指责意味穿透了屏幕,直指人心。
然而,这些相同的字眼,换一种表达的方式,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
只是调整了一个文字的出场顺序,让句子变得温情得多。
同样的字眼,第二句话的表达既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也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告诉自己,无论什么时候,自己在父母的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题你不是练好几遍,笨得哦!”
如果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怎样?
他一定会在父母的指责中觉得自己无能,变得自卑。
当这句话中的文字变成“你不笨,是这题得练好几遍哦!”
马上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真诚和善意。
让孩子在得到安抚和肯定的同时,找到方法,重新出发。
好的家庭关系是,爸爸管“脑”,把握大局方向;妈妈管“心”,营造温馨氛围。
妈妈如何对孩子说话,直接影响著孩子的人生高度。
心理学有一个“皮革马利翁效应”,说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
当一个人获得了别人的赞美、信任,他便会获得一种积极的能量,尽力达到别人的期望。
如果母亲对孩子说话的态度,是开放的、包容的,传递给孩子的是信心和信念;
如果母亲对孩子说话的态度,是打击的、压制的,转达给孩子的是怀疑和悲观。
好好说话,
是母亲毕生的修养
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扎心了。
一个孩子在武汉坐地铁时,与母亲走散了。
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孩子与母亲相逢。
以为失散的孩子与母亲相认,会是一个特别温情的场面,但母亲在见到孩子的那一刻,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
失散重逢,孩子还来不及欣喜雀跃,一盆冷水便浇头而下。
原以为见到母亲的那一刻会充满安全感,但母亲凌厉的语言,让孩子内心升腾起的,是不安和恐惧。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孩子犯了错误,母亲气极败坏地批评孩子;
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母亲极力地用语言打压孩子的自尊心。
是给予孩子正能量,还是给予孩子负能量,母亲的一句话便可见真章。
朋友接孩子放学,回来说了这样一件事。
去的当天,刚好学校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她在等孩子的时候,看到一个家长接到孩子问的第一句话便是:你考了几分?
孩子说:91分,这位妈妈的脸色当下就变了。
“你怎么没考一百分?你是怎么读的书!”
孩子看到妈妈一脸怒色,低著头,怯懦地说:“那我下次考一百分好了。”
朋友说,她在旁边听著,心里觉得非常尴尬,
要想让孩子活在焦虑中,母亲的一句话就够了。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曾对一千多名未成年人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
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暴躁”。
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源,大多是这些孩子长期生活在“语言虐待”中。
无法好好说话的母亲,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见不著的伤痕,却要花很长时间修复重创。
蔡康永曾说过:
“说出的话,不但是‘果’,透露出一个人怎么看事情,反过来还会变成‘因’,引导另一个人怎么看事情。”
对孩子说出的每一句话,里面暗藏的情绪、要表达的态度,都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孩子。
有人说,母亲一张嘴,便能看出她的修养。什么样的母亲,便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母亲的嘴,
是孩子一生的风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会说话的母亲,有多重要?
曾看过这样一部公益短片,被称为泰国的《阿甘正传》。
视频中,一个小男孩正在接受足球训练。
但在场外等候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表现并不好。
教练反馈,这个孩子虽然努力,但基础不太好。
回到家,妈妈尽管内心难过,但却是这样告诉孩子的:
“我今天和你教练聊过了,他说你一直很努力。
在这之前,你都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呢。但是你现在时不时都能做到了呢。”
然后这位妈妈,食指和拇指轻扣,鼓励孩子“再努力一点点。”
孩子听见妈妈这么说,内心得到了鼓励,放下正在喝的牛奶,到院子里练球去了。
小男孩和其他队员一起训练,总也赶不上其他人。
他很沮丧,然而妈妈却告诉他:
“你只要超过跑在你前面的那个,就够了。”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努力奔跑,赶超跑在自己前面的那一个。
此后,无论孩子遇到什么困难,他的心里总会呈现妈妈那个鼓励的手势;
“再努力一点点。”成了他们彼此默契的暗号。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原本败局已定的结局,因小男孩将一个头球顶进球门而逆风翻盘,打成了平手。
孩子向妈妈飞奔而去,妈妈张开双臂,温柔地拥抱了自己的孩子。
这个公益广告的结尾,很感人:
“我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妈妈,因为我不是想我的孩子总是获得第一名。
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
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母亲的话语,是引导孩子看自己、看世界的镜子。
对孩子说出口的话,越多的鼓励,孩子越坚定;
越多的赞赏,孩子越自信。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对于母亲来说,育儿这一路,其实也是在育己。
而这一路,最让人后悔的,大概就是原本可以好好说的话,却用一种打压的方式,扎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说话是最不需要成本的,好好说话却考验著作为母亲的智慧和格局。
我曾给我的孩子写过一封信,告诉她,她从来不是我的附属,她属于她自己。
这一路,我只是她的陪跑人。
做为孩子,最需要被读懂,母亲无疑就是那个最好的读心人。
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读懂他们的母亲;愿每一个母亲,每说出的一句话,都能给予孩子力量。
本文来自有书共读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