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袁枚是知名的美食家。而在《随园食单.戒单》中,他也列出饮食常见的14个坏习惯,其中6个专讲请客吃饭,内容有趣,读来令人受益,也极富韵味。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这6点。
1、戒耳餐
耳餐者,务名之谓也。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
袁枚认为这吃K g r P 9的不是菜,而是为名而来。当时有个高官请客,用如缸大的碗,里面盛白煮的燕窝D ] M ] z 1 _ J }四两来宴请宾客,无非只是想夸耀自己好客、有钱。
所以对那位官员J g t的行径,{ . m E ! m ? k A袁枚也不客气I { W u u * = 2调侃说:“我辈来吃燕窝,非来贩燕窝也……若徒夸体面z y % o e 1 g ,不如碗中竟放明珠百粒,则价值万金矣。”
2、戒目食
目食者,贪多之谓也。今人慕“食前方丈_ ^ H”之名,多盘叠碗,是以目食,非口食也。
食前方丈,意思是指p X c ,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都摆满了食物。但这么多的数量,口腹既无法承% A a ? 8受,内心也难以安宁。因此孟子曾说:“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N c & L”
对此,袁枚[ l e = 9 &认为,菜不在多而在精9 s ! y q },否则贪愈多则愈坏。他也曾参加过一个有钱人的宴席,“上菜三撤席,点心十六道,共算食品将至四十馀种”,主人欣欣得意。
而身为客人的他,在回家后却“煮粥充饥”,原因无它,“熏蒸腥秽,目亦无可悦也。”
3、戒暴殄
暴者不恤人功,殄者不惜物力。
袁枚也曾批评富贵之家烹甲鱼专取其裙,蒸鲥鱼专取其肚,腌咸鸭蛋专取其黄这种行为。! O z | _
相a ? ) U C传明代首辅张居正独好“鸡舌羹H _ ; I t”# 8 @ W | k i ( #,鸡舌并不难求,只是区区一碗汤却要用数十只鸡,弃鸡~ ; 3 w M之骨堆如小 T * f * l )山,十分浪费,也不尊重生命。
袁枚尤为: 2 x v }痛恨“烈炭以炙活鹅之掌、刺刀以取生鸡之0 ! G Z 9 z e G {肝”的做法,这种极x % T其残忍之手段,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表面上是花自己的钱财,其实是放纵自己骄横的心,早已远离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仁爱n K N O物思想。
一个人不论酒量大小,只要三杯白酒下肚,口舌也早被酒精麻醉,再好的l Y A R P ) b也难以辨别。
4、戒纵酒
惟酒是务,焉知其馀,而治味之道扫地矣。
美味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一个人不论酒量大小,只要三杯白酒下肚,肠胃即使不颠来倒去,口舌也早被酒精麻醉,再好的味道也难以辨别、感受、回味;至于不胜酒力的,既伤身体,又丢面子,美味反成为累赘。
袁枚认为酗酒则“啖佳菜如啖木屑”,只是白Y $ 3 G %白浪费了佳s ; 3 D # * O e N肴美味。
5、戒强让
听从客便,方是道理,何必勉强让之?
如果主人强逼客人进食,已属g T ~ ] V不礼貌;主人M , j i h A 7 C再“以箸夹取,堆置客前,污盘没碗”,就F D b [ z 9有怠t y m n ! u V .慢客人之嫌,更令人生厌;对那些“以箸取菜,硬入人口”的,袁枚直呼“殊为可恶”。
所以袁枚主张进食随意,因为“精肥整碎,各有所好”。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 | Y好的。这与其主张“诗写性灵”极其相似,能尽情表现自己,抒发自己,才是真情意。
6、戒落套
名号有十六碟、八簋、四点心之称,有满汉席之称,有八小吃之称,有十大菜之称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当时官宴名目繁多,礼节也很多,椅披桌裙,插屏香案,三揖百拜,可谓摆足$ . i了架子。
但对袁枚而言,他反而喜欢富有温情、随意自如的家宴,既不讲究格式,也没有那* 3 d q C * * w e么多的名头和讲究。
袁枚强调s U 1 } /的这六戒,体现了务实、9 P 0 [ # e & c .求精、惜材、少酒、适~ # f 意的理念,同时也注重环境氛围。a ~ b k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圣人善调停,君子素其味。”当然素其味并不是指吃素,而是在寻常的菜中吃出不同V ; @ ! f 0 = 8的滋味,让自己的味蕾更能尝到% z V { Q ; :真实的味道,自~ q m t己的心情也会更A ? I 6自在,感受也会更质朴,这不仅解决了饥饿,对身体健康也有利。
无独有偶,几乎同时代的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也提] h { Z ;出肉不如蔬、食不多味、保存真味、美在清淡、切忌油腻、兼食D W F | / ~ a i补充、注意情绪心境等观点。
大文豪苏东坡也曾说:“东坡居士自今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招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不仅在家节制饮食,D B l E请别人吃饭,别人请吃饭,都不准超过三个荤菜,否则不去。律己之严,由此可见。
人一生永远离不开吃,但在饮食中,不难窥见一个人的修养与人生观。袁枚的“六戒”,苏东坡的“三养”,不仅养的是身体,更是生活、人生v – X 0 I,值得我们效法学习。
本文来自大时代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