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作家记录 保育失传粤菜

作者谢嫣薇是知名美食作家,羡慕她过 “一半时间生活在路上:世界各地寻找好餐厅,跟厨师对话;深入产地探索在地食材,与风土神交。”的浪漫而专业生活,本书她为我们在香港搜罗几近失传粤菜

文:王文宇

图:星岛图片库、摘自《消失中的味道》

听老人家谈美食,得知一个道理,就是哪个地方、哪个时势财源滚滚来,便会孕育出一个代表性的菜式门派,最好例子是广州,十九世纪受惠对外贸易,尽享物阜民丰、歌舞升平的日子,汇聚识饮识食高消费人士,在互相砥砺协作之下,广州出现多家勇于创新、不惜工本的酒家。

巧手江南百花鸡

广州粤菜有何代表?“江南百花鸡”就是如雷贯耳。这菜式有何特色之处?“已故粤业名家江献珠说︰‘有鸡之名,无鸡之实’。”菜式出于广州四大酒家文园,厨师觉得大家都是卖一般菜式太没挑战了,于是要做出一味令人拍案叫绝、难度极高,可以表现出厨师手艺的特色菜。

做法很简单︰把一只鸡完整的起皮而不撕烂,鸡肉全都不用,改以全用虾胶酿入鸡皮里,然后放入镬清蒸。蒸熟之后,按平时斩件上碟般,有头有尾成只“鸡”铺平在大碟上,打个玻璃芡淋上去。侍应上菜时,你不夹开“鸡件”来尝,根本不知内里干坤,原来这是一只“外鸡内虾”的东西。

厨师好得闲咩?对,一个好厨师应该好得闲,应该有个人空间。最好的厨师不是频频扑扑于厨房细务之间,交由属下厨师处理可以了,他要一如企业CEO,想出以前没有,但受欢迎的东西出来,让顾客有惊喜,有惊喜便有口碑,有口碑就可以Mark高价钱,令酒店旺丁旺财。

当年广州酒家竞争剧烈,没有创新只有凋零,二、三 城市的消费不高、成本不高,其菜式固化不变、百年口味不易,无问题。“卖鸡是鸡,卖是鱼”,我们称之为风味,但非高价菜,主要为平民街坊而设。

粗菜精做文化

顺德是鱼米之乡,有蚕丝经济,富商、银号集中在此,比广州更早成为美食之乡,正所谓“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即是广州的师傅,菜式更见精妙。作者介绍一味已经消失但未失传的顺德名菜“鱼白凤肝少仙掌”,连作者也表示前所未见,其做法其实简单︰就是用鱼鳔、鸡 、鸭掌做的一道菜,但处理三种食材都考厨师刀功,菜式卖点是力求“骨子”,还带有乐曲之神韵,作者以出色的笔法如此形容这菜式︰“鸭掌爽脆,跟鱼白是一软一硬的两种爽口,口感已绝佳。然而,两者均是淡味之物,以凤肝独特的内脏甘美、佐以青椒的清甜去带动食味,这种食材的海陆合奏,有‘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的效果!”

我没有甚么补充,反正我连见都未见过,但增长了见识,从以上二道菜式的介绍,我开始明白顺德、广州之传统美食,不是卖弄食材的矜贵,反而突出“粗菜精做”的精神,作者称这是“粤菜饮食文化中很重要的底蕴,万万不可丢失啊!”

期待另一高潮

把粗廉的食材搞到出神入化,我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匠人精神”表现。所谓匠人者,是追求准确完美,毕生求一事专一事也者,粤菜何尝不是?但我们不是一生只做一菜,做到最高层次就算,还要追求口味创新和菜式革命,所以粤菜传统得以传承传,不停发扬光大,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出现了新派粤菜为止。为甚么我说到此为止?说得有点悲凉,香港对上一个黄金盛世是三、四十年前,这是我们乘势中国改革开放而发达的日子,不单止商业领域,香港歌坛、电影、电视剧也是如日方中,比起昔日广州更强,于是我们的粤菜就英雄辈出,代表人物是书中有介绍的“鲍鱼大王”杨贯一、“福字派”的徐维均。不过,回归之后,香港似乎再没有过甚么精采了,经济退步、电影不景,歌坛“四大天王”至今也未有接班人,如此情势和气氛之下,香港也未能爆发起另一次粤菜高潮。

今时今日,香港年轻人爱日本料理,中产人士爱红酒法国餐,粤菜只是一家聚餐的街坊选择,看来香港粤菜的未来跟书名有点贴近,都在消失中。不过,但愿我的看法是不对。

《消失中的味道》

作者︰谢嫣薇

出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售价︰$98

●广州粤菜精致美味,可惜部分快将失传,作者追本溯源,留下宝贵记录

●书中有不少精细插图,这幅是“威化云吞虾”。

●广州粤菜代表之一“江南百花鸡”,尽显厨师手艺。

●香港粤菜曾经英雄辈出,代表人物包括“鲍鱼大王”杨贯一。

今日馆

本文来自星岛日报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上一篇 2020年4月29日 上午1:17
下一篇 2020年4月29日 上午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