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出去游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街头在售卖烤肠,特别是旅游景点外面的小卖部,不断翻滚的烤肠看起来油光发亮,散发浓郁的香味,看起来就觉得很好吃。不少小朋友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口水,忍不住吵闹着想要吃烤肠。
然而,孩子再怎么吵闹,还是有很多家长会阻止孩子的举动,快速将孩子带走。让很多家长担心的并非烤肠的价格,而是烤肠的原料。在猪肉价格如此高昂的情况下,这些便宜的烤肠到底是用什么肉做的呢?如果吃了这些烤肠,会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
首先,我们要知道街头的烤肠到底有什么来历。最开始,香肠来自德国,德国人热爱猪肉,更喜欢将猪肉打成肉糜,制作成各种口味的香肠。在德国的餐厅里,你通常能点到一份香肠拼盘,有水煮香肠,也有烤香肠,还有煎香肠,口感和风味各有不同。
后来,德国的香肠传入台湾,在台湾大肆流行的香肠被取名为“法兰克福香肠”。经过台湾人的改良,德国香肠的风味逐渐本土化,变成台湾的纯肉香肠,在台湾市场上也获得很多食客的认可。我们现在看到的台湾烤肠,最开始就是这种纯肉香肠。
后来,台湾的纯肉香肠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这时候,烤肠的原料开始发生改变。烤肠最开始的原料是猪肉,然而在中国一些不良商家手中,制作猪肉香肠的原料变成了猪肉的边角料,甚至会使用一些不新鲜的猪肉来制作香肠。不过,这个时候,纯肉香肠仍然算是“名副其实”。
紧接着,为了进一步降低香肠的成本,纯肉香肠里的猪肉被替换成鸡肉。和猪肉相比,鸡肉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能提供肉的口感,只需要将鸡肉的颜色和味道稍加改变,就能继续顶着“纯肉香肠”的名号。
随着鸡肉的成本开始上升,做烤肠的商家都是小本生意,香肠的成本不得不进一步下降。这时候,除了用鸡肉来制作香肠以外,淀粉的加入,也让香肠的含肉量迅速下降。人们吃到香肠,明显能感到这香肠就是淀粉的口感和色素、香精的味道,然而只要这香肠还有一点含肉量,它还是可以被叫做香肠。
实际上,中国的食品安全中,对香肠的界定并没有那么细致,如果说德国人要求他们的猪肉香肠必须是100%的含肉量,那么台湾香肠也有80%以上的含肉量,而中国如今的香肠,可能仅仅只有20%的含肉量,甚至可能更少。所以,街头常见的2块钱一根的烤肠,当然了,有些地方的烤肠价格更贵一点,5块钱一根的烤肠,还是尽量别去吃了,看完后,相信你也不会嘴馋了。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