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导演艾米尔库斯杜力卡于1995年出品的《地下社会》,时间背景设定横跨1941年至1992年,以黑色喜剧的手法,讽刺南斯拉夫悲惨又荒谬的战史。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马可(Predrag ‘Miki’ Manojlovic)与阿黑(Lazar Ristovski)一边试著过生活、一边同心对抗纳粹,但两人爱上同一个女人娜塔莉(Mirjana Jokovic)。有次马可救了被德国人抓走的阿黑,但把他藏在地窖,让他负责军工厂,并用各种手段让他以为战争并未结束。地窖躲著的一群人,一躲就数十年,而马可娶了娜塔莉,还与当权者交好。
在地窖里,阿黑与其他人相信二战仍在持续,仍为那场不存在的战争奔忙,更不知外头由于南斯拉夫领导人狄托已经将国家带往相对安定的时代(狄托的路线与苏联不一样,是修正过的社会主义)。至于在地面上的人,都以为阿黑已经死了,将他当作英雄崇拜。
然而这也只是暂时,南斯拉夫内部仍有许多问题,尤以种族与经济问题最为严重。1980年狄托去世后,南斯拉夫联邦分裂爆发内战,这部分反映在《地下社会》最后一部分,阿黑终于知道之前的认知全是谎言,现实世界已经进入荒谬的战争、无情的兄弟相残(或许就如波士尼亚与塞尔维亚的交战),让人心更为下沉:在对抗完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之后,国家仍不得安宁,现在是自己国内不同主张的人在互相残杀了,看一个国家从内部自我摧毁,实在感伤。剧情接连下来,马可与阿黑一路以来打的是什么仗、到底为何而打,越来越模糊。
阿黑在地底下的时候,可以享受成就感、还有一种奇异的偏安舒适感、孩子也可以开心办婚礼,是个莫名其妙的既舒适又禁锢的社会,只要不想知道其他现实,就可以很快乐;退几步看,共产社会也是这种样貌,铁幕之下的人民可能会习惯、也可能找到小确幸,所以到底需不需要有碰触现实的自由呢?如果人只追求快乐的话,那么当个不理世事的傻子恐怕是最好的。
而马可就如共产社会里的领导人,他利用封锁资讯与限制自由,欺骗人民令他们乖乖工作,马可则翘脚享福赚钱。
就这样,有一群只想搞钱的马可们,还有一群盲目听令、要求不高、能活就好、不管其他人如何被牺牲的阿黑们,共产主义或是纳粹主义就能舒适地发芽茁壮,身在其中的人们也走不出这样的圈子,今朝有酒今朝醉。
《地下社会》像是个喝醉酒的人拍的,但仔细想想内容又会惊叹于其锐利。整部片已经荒谬,在戏中拍的戏更荒谬,真假难辨,人生如戏,这一切是真实、还是政令宣传、还是人为假象?活在中间的人也搞不清楚了。战争的两边,一边是可怕无情的战火,另一边是看不见明天的人们纵情享受食与色。没有真正的英雄,大家都是悲剧小人物。
本片有三个章节,战争、冷战、战争轮流出现,暗示战争根本不会结束,历史不断重复,热的冷的都是战,冷的时候或许是不拿枪的战,但种种理念冲突与阶级差异照样在酝酿著下一场热战。本片最后一段戏,有台烧起来的轮椅无望地绕著圈子,就像在总结全片的结论。而最后一幕,开心的人们终于团聚欢庆,却已是死后,他们所在的土壤并不是一片陆地,而是一小块越漂越远的迷你岛,仿佛迷失在过去的某段记忆之中,不可能在现实中寻到了。
马可有一句对白是:“我们都是疯子,只是还没被检验出来罢了”。我很难反驳他。
【Lizzy聊电影】
本文来自Lizzy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