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报:密战》是由大导演史蒂芬史匹柏、影帝汤姆汉克斯与影后梅莉史翠普三大巨头合作的作品,可以说是今年奥斯卡奖入围最佳电影的九部之中,最符合大众胃口的一部。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1971年,纽约时报率先报导了国家机密“五角大厦文件”(Pentagon Papers,研究1945年至1967年的美越关系)的一部分,透露国防部长与连续好几任总统包括甘迺迪与詹森都知道美国赢不了越战,却选择隐瞒真相、任凭年轻军人送死。美国司法部长告知纽约时报说他们违反间谍法并危害国防利益,纽约时报不愿罢休,于是联邦法院马上发了禁制令,要求纽约时报不得继续报导。此时一心想从地区型报社成为全国大报的华盛顿邮报,取得了那份机密文件,报社总编辑Ben Bradlee(汤姆汉克斯)以及发行人Katharine (Kay) Graham(梅莉史翠普),必须决定是否冒著与尼克森政府作对、也许会断送报社前途、自己可能还要坐牢的风险,将事实公诸于世。
选择以华盛顿邮报的观点来切入这主题,乍看有点奇特——毕竟五角大厦文件最重要、最刺激的部分,是军事分析师Daniel Ellsberg偷取资讯的过程,还有纽约时报费时研究并登出、接著被尼克森政府封杀的过程,华盛顿邮报只是后面接手的。但这角度却带来新的有趣议题,一是华盛顿邮报已经看到纽约时报的下场,先前财务状况不佳、正要公开上市的华盛顿邮报,若在此时淌浑水,等于公开对抗政府,其实挺冒险;二是华盛顿邮报老板Kay是美国主要报社的第一位女性发行人,她混不进她同事下属那个圈子,外界也把她当花瓶富家女,Kay要如何在如此艰困的状况中做出如此冒险的决定并且挺住呢?
1972年是选举年,尼克森总统的可怕程度也不下目前世界上几位“惊人”的国家领导人,在那个时点,华盛顿邮报的主要人物能同意报导五角大厦文件,心中肯定已做好承受激烈报复的准备。相信这是导演史蒂芬史匹柏急著拍出《邮报:密战》的主要原因──他想在川普时代提醒大家,新闻媒体的真正价值是什么。《邮报:密战》最动人的部分,在于看见每一位“个人”,于公于私必须付出什么样的成本、冒什么风险,才能做出一则好新闻,发挥媒体的真正价值。Kay Graham与国防部长Robert McNamara有很好的私交,Ben Bradlee也与甘迺迪一家交好,要揭发对这些朋友极度不利的文件,当然很困难。其他如报社被国家整倒、老板与主编去坐牢等等风险,就更不用说了。但华盛顿邮报还是硬著头皮做下去,这勇气实在教人佩服。
《邮报:密战》的初稿是由还没有电影作品的编剧Liz Hannah写成,导演史匹柏在去年三月读了,就放下手边其他工作,急急找来《惊爆焦点》(Spotlight)的金奖编剧Josh Singer修改与润饰,五月开拍,赶上2017年的电影奖季。一向慢工出细活的史匹柏,这回如此赶鸭子上架,可以想见在川普当选后,史匹柏多么想快点让民众在#FakeNews时代、在现任总统每天与媒体开炮并贬损其价值的时代,正视媒体角色与重要性。
只不过,史匹柏最喜爱的这种充满美国式理想性的题材,虽然仍能激发热血感受,但考量目前社会演变到的阶段、搭配上我自己的人生阶段及经验,《邮报:密战》的理想性却也是令我有距离感的主要原因。毕竟现实,以及孰是孰非,就是没有如此简单啊。新闻产业早已与从前大不相同,这是个即使只能算半成品的新闻,仍得赶快提枪上阵的年代;也是个某家媒体花半年一年挖出了重大新闻后,其他所有平面、电视、网路媒体会照三餐讨论、剪贴,24小时轮播的时代。收益的结构、市场的特质,都使得过去的荣景难以回归。此外,美国总统川普成天公开向媒体开战,把“假新闻”挂在嘴上,或许是太过火,但也并非全错,媒体确实有待他不够公允、断章取义的时候。十年后,大家会如何回头看待川普这位总统,我不知道,但至少目前看来,现今的媒体问题,恐怕并非有无勇气对抗当权者(现在看来这勇气倒还不算缺啊)。川普没靠司法体系来让媒体闭嘴,他是攻击、毁损媒体的可信度,而媒体近年来的公信力原本就摇摇欲坠,实在也很难把一切怪到川普头上,更不像《邮报:密战》里头媒体对上政府的故事那样善恶分明。
因此,让我更有共鸣的主题,是女发行人Kay Graham的个人挣扎。1971年,Kay已经接手华盛顿邮报将近八年。华盛顿邮报原先是她父亲的,后来传给Kay的丈夫Philip,直到丈夫自杀,才为了要保持家族持份而转到Kay手上。华盛顿邮报后来的传奇总编辑Ben Bradlee,则是Kay上任后从Newsweek华盛顿分部找来的。
那个时代,是个晚餐用完后,女性成员必须有自知之明告退到另一房间聊八卦、让男性们继续谈政治经济等重要话题的时代,Kay身居高位、掌握大权,却像个局外人,外人看她觉得不够格,她如履薄冰,清楚别人甚至自己都不敢完全信任自己的能力。饰演Kay的梅莉史翠普,在本片前半段,举手投足之间一直有某种不安感,直到在危机中渐渐琢磨出自信与勇气,才终于有个领导人的样子,这是很细腻自然的演出,这段成长历程放在当今社会现况来看,也很有启发性。
其实这些年来梅姨入围奥斯卡已经入得让大家麻木了,其中几次甚至不太令人服气,今年再度听到她入围,我仍然有比较保留的态度。不过观赏完《邮报:密战》,我认为实至名归,光看她在派对中被叫去接听一通重要电话,必须当下向对方回复重要决定,整个段落各种幽微表情的复杂转变,实在精彩万分。
史蒂芬史匹柏是个老派导演,他的手法与扎实功力让稍嫌平淡的内容有了节奏感与某种迷人气氛。事件的结果,大部分观众都清楚──至少总知道华盛顿邮报并没被政府整到关门大吉,所以片中“做新闻”过程中宛如谍报片的细节,例如使用公共电话联络、在廉价旅馆密会谈话、翻找机密文件等等,带来的不是悬疑感,而是新闻人如何严谨认真拼命地做好一条新闻,这在现在看来,搭配上当年的打字机、印刷机等等往日报业器材,特别有怀旧韵味。人物塑造也很一针见血,电影前段Kay与Ben早餐对谈时,马上建立了两人的个性特质,以及彼此的互相尊敬,其他主要配角虽然戏分很少,但都有机会让观众留下深刻记忆。
有些剧情与台词想表达的意念,或许已经接近说教,但幸好史匹柏尽可能在细节与真实人物(如Ben Bagdikian、Howard Simons等等)上头,考究许多事实,像当年到手的文件的确搭了一个机位回华盛顿、Kay确实在派对致词中被叫去接电话、Ben的女儿真在家摆柠檬汁摊、华邮法务部门的确反对刊登五角大厦文件内容,甚至片中那些尼克森总统在电话中的粗俗恐吓,都是来自真实录音。听著尼克森如恶霸般的谈话,《邮报:密战》顿时摆脱了正义说教味道,提醒观众真实世界中,强权如何扩张、如何侵犯到个人。
甚至,片中重要机密“五角大厦文件”的关键资讯,被不同党派的国家领导人隐瞒这么久,更清楚点明政治人物的口是心非与伪善,绝对是不分党派与外在形象的,还是要靠强而有力的监督,才能避免滥权。
《邮报:密战》可以当成《大阴谋》(All the President’s Men)的前传来看(《邮报:密战》片尾那个大楼遭闯入的画面,正是《大阴谋》的事件开头)。华盛顿邮报在跟进揭发五角大厦文件后,更于1972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总部遭侵入之后,依据匿名线人“深喉咙”(三十多年后证实是前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Mark Felt)的爆料以及记者的研究调查,持续报导该事件,也就是“水门案”,整个过程被拍成《大阴谋》,那部片的主要角色也包括Ben Bradlee,在我心中当年Jason Robards饰演的这位总编辑几乎有著不可能被超越的地位,但汤姆汉克斯在《邮报:密战》的表现也很有韵味,比汉克斯常演的角色更不羁,但保留了迷人善良的特质。
《邮报:密战》有一张海报是两位主角站在一整片没有尽头的阶梯前,似乎要往上走,我很喜欢此画面的意象。如果你心中有远大理想,必然知道那理想像是永远走不完的楼梯,过程会很辛苦,永远都不够完美、不够好,永远有新的困难险阻,永远要再努力点。重点在于要继续走下去。史蒂芬史匹柏的《邮报:密战》是有点儿老套,但剧中人物的热血勇气,还是很感动人的。
补充:想多了解军事分析师Daniel Ellsberg,可以看2009年关于他的纪录片《The Most Dangerous Man in America》
***
经典对白:
***
Meg Greenfield: …from the majority opinion: ‘In the First Amendment 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
***
Daniel Ellsberg: Wouldn’t you go to prison to stop this war?
Ben Bagdikian: Theoretically, sure.
***
【Lizzy影评】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