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祖蔚专栏《并:控制》:灵魂的重量

蓝祖蔚专栏《并:控制》:灵魂的重量

如果,你不知道中国如何用“移民实边”控制西藏,请观看纪录片《并:控制》,导演李惠仁用香港做示范,告知你中国已经移民百万人进香港,终究要改变香港人口比例,而新移民的大妈们每天早晚在公园广场透过麦克风传送“舞起来,大家舞起来,舞动中国梦,让生活精采”的“大妈舞”音乐,已经实际改变著香港空间的声音情貌。

厉害的电影,即使短短二十秒的画面,亦有著比画龙点睛更犀利的震撼点。

台湾还有警总查禁书刊的年代,内行人想买禁书,就到香港,《并:控制》则告诉你“禁书”在香港成了现在进行式,“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被禁,“大老虎反习同盟”也买不到了。

台湾影星戴立忍遭中国封杀,还强要他道歉的第二天,台北电影奖举行颁奖,没有影人声援戴立忍,唯一上台出声的就是导演李惠仁,他在得奖作品《𬞟果的滋味》中讲了让中国头疼的藏独、疆独、台独和法轮功,他虽然感谢活在台湾,自由可以像呼吸一样地自然,但他同样点出了“恐惧”已经渗透影人心中。

蓝祖蔚专栏《并:控制》:灵魂的重量
今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国宣布惠台三十一条“招安”台湾,台湾则在同一天发表了《并:控制》,打脸中共,时间点这么巧,动机却截然不同。中国是包了糖衣的麻药,要让台湾人逐步丧失话语自主权;台湾的呛声则是独立影像工作自发自觉的创作,是透过群众募资才完成的作品,而且只要上网就可看到整部影片。

“并”是“并”的古字,李惠仁导演用它做为片名,取其“象形”反讽之意,共产党的“共”字倒过来看就是“并”,因此有了“反共”意涵,李惠仁这部纪录片就在探索中国的各种思想控制手段。

只不过,李惠仁虽然敢挑战中国,但片尾出现了大批不便署名的工作人员,以及“匿名赞助者”,就更揭露了中国的威逼手段,让这些愿意共襄盛举的良心人士,亦不得不隐姓埋名以自保了。

同样地,台湾又有几家媒体敢报导《并:控制》的新闻?又有几人敢写《并:控制》的评论文章?报导或评论并不代表认同,不报导或不评论的媒体心态,则可以让人看见寒蝉效应的冰寒指数了。

不敢挑战权威,必定拍不好纪录片,李惠仁曾以《不能戳的秘密》批判国家机器面对禽流感疫情的失灵与失能,官员看见他就头疼,《并:控制》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批判中国,并非为某政党或政权服务,它的例证与论述,都只是民主与自由的基本人权主张。

中国没有言论自由,虽然不算“新”闻了,然而每一起迫害言论自由的案例依旧让人怵目惊心:例如,李惠仁还在拍摄《并:控制》,得到风声的中国当局就不再发给他港签了。

中国艺术家华涌去年底用手机传送了中国官员驱赶近百万低端人口的实况,顿时成为中国追捕的要犯,就在公安破门捉人之前,用手机自拍录下一段对三岁女儿的告白,强调他愿意用肉身与躯体,争取“人人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在阳光灿烂的大街上说真话”的权利和尊严,基本人权,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悲凄与卑微?

中国境内十四亿人口,类似这种敢于公开挑战政府的“华涌”,不到千人,面对习近平宣称他主导的修宪是“充分发扬了民主”,“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不就全面被消音了吗?

蓝祖蔚专栏《并:控制》:灵魂的重量
《并:控制》的纪录视野横跨中港台三地,李惠仁采用的“对比”论述,简单又有力,例如台湾民众能透过罢免投票的民主程序,决定立委黄国昌去留,香港议员却是中国人大常委会迳行认定,就可拔除“宣誓不庄重”的异议议员。

例如,香港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被关了八个月之后,面对中国要他交出电脑硬碟里禁书客户名单的“没事”条件,林荣基要迁就“现实”还是选择“价值”?林荣基告诉自己:只要出卖了这一次,这一辈子就没完没了了。

例如,“李明哲在台湾上网,到中国被捕”,这个案例是不是要胁迫台湾人闭嘴,要配合潜规则,否则日后人到中国,都可能被抓?

四十年前的台湾,反共是显学;如今的台湾,媚共与恐共已然取而代之。媚共急著讲对岸爱听的话,恐共则是自宫噤声,结果都是让台湾人不复人形,《并:控制》的适时出现,毋宁是最珍贵的台湾心声,一出只要上网就能够免费收看的纪录片,等待著台湾人的滑鼠与手机按键了。

如何看这部电影?只要上网,打上《并:控制》和李惠仁,就可连结该片,直接观看。(公视纪录观点释出正版全片:连结)

作者:蓝祖蔚
【蓝色电影梦】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