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一边打脸一边触动人心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一边打脸一边触动人心

小说形式与电影形式的艺术表现,作家与导演的创作本质并不相通,在文本上,前者运用文字创造时间与空间,后者则运用动态影像。双方任何一方的改编都无法如法炮制,双方都无法被对方照实延用,小说的文字酝酿的时空感,是专属于小说的,也可以说,小说改编成电影,它的精采仍须通过导演的诠释,才能带出符合作品核心意义或延伸出新的意义。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一边打脸一边触动人心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的部分,个人是可以给予肯尼斯布莱纳的改编版本一番肯定和正面的评价。第一,肯尼斯布莱纳版的版本对阿嘉莎克莉丝蒂创作的虚拟人物──侦探白罗的掌握,电影塑造上有著以理服人的刻画,增加观众角色立体、形体化后的认同(除了身高与身材无法认同…),例如肯尼斯布莱纳与编剧麦克葛林(Michael Green)掌握到了白罗整体的精华──理性和人性、谦虚与自傲的矛盾之处,还有洁癖、正义感的人格特质,这些小说里十分抽象的形容概念,放上大银幕,肯尼斯布莱纳直接透过适合影像诉说的方式,以角色性格与镜头画面捕捉到的动作,来“诠释”白罗,将白罗形象鲜活化,像片头加入的一小段“耶路撒冷哭墙”破案小片段,便很快利用此篇幅向观众传递复杂的讯息:白罗是个有自己一套铁原则的怪人(这种怪与惯于理性思考的人身上出现算合情合理),而且白罗是能从犯人心理动机与现场线索冷静推理出犯人是谁,还能看穿人心的聪明侦探。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一边打脸一边触动人心
最重要的是,肯尼斯布莱纳为白罗添加了来自他诠释的血肉动机:白罗能辨是与非,看见事物原本的面貌(也指涉看见人内心的那位),电影的运镜更切合此一描述,尤以发现死者当下的俯视画面,宛如上帝视角,也以此呼应电影结尾取代陪审团的“最后的晚餐”构图,白罗内心对孰是孰非的冲突,以及谋杀案水落石出后,最高潮对人性破碎的怜悯。

当然,对原著迷来说,电影中的白罗与小说中的白罗,两者的勾勒变与不变是极其吊诡的,尤其电影为了增添娱乐性的动作追逐戏,角色情感的睹物相思,或不说死的续集伏笔,电影的编排上是否真有必要,见仁见智。

第二,电影有超过一半的剧情及重点──包含故事案件发生前后的铺陈与画面,皆相当大的比重,放在古典推理的精神上。构筑角色的动机与案发现场的细节编排到位,以影像透露的线索几乎立基小说的大方向,只在某些关键处作变动,为了让最后的二个推论能都被成立。

虽然在某些细节,线索的充足性略有瑕疵,例如每个人的包厢位置难以推估(甚至包厢与包厢之间的门可以打开,是经由哈伯德太太说她的包厢有人闯入,才令人想到包厢是可以互通);人物的来历虽有蛛丝马迹可循,但并非全部角色公平交待。线索算不完美,但精神上是扣紧阿嘉莎克莉丝蒂的古典推理,也在铺陈上,尽力屏除启人疑窦的疑点(例如强尼戴普的角色在电影中是最后他要求喝咖啡,而不是固定吃安眠药;黛西蕾德莉与小莱斯利奥多姆的关系全以秘密对话呈现,而不是以什么赶到车松一口气,觉得赶上一件大事来表达…毕竟这实在难在银幕上演得出来)。

唯一,电影改编上,真正可惜的…是戳刀的画面实在令人出戏。怎么可能血液没有飞溅出来沾到衣服?觉得这是一个小小败笔。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一边打脸一边触动人心
最后,肯尼斯布莱纳十分细腻的著重在破案后的案件予读者/观众的启发,特别强调“谋杀其实是破碎灵魂的作为”,这与阿嘉莎克莉丝蒂创作初衷其实非常吻合,更遑论结尾对某些喜爱推理的人来说,其实有微微打脸之感,怎么说?

对热爱追逐谜团的我们,早已忘记很多谋杀案背后(除了特别塑造的侦探变态对手),有很多谜底不代表真正的解谜,不是正义伸张或案情谜团水落石出而已,人性是不如推理过程那般轻易得出结论的,人性无法推理得证是非,或说出它的所作所为是否代表正义。再如何能看穿人心,以人的标准法律也无法定夺是非正义,予以审判。

这一点,肯尼斯布莱纳的版本作出仍称精采的诠释,更透过演员精湛动人的表演,将这个被翻拍多次的经典谋杀案,可称得上有一次相当触动人心的改编。

作者:Angela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25
下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