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35年前的原版,还是35年后的续集,表面上,我们看到了将失衡复制人强制‘退休’的工作,但过程里所见,以及角色因此触发拥有的情绪,却让观者在琳琅满目的影像中察觉到潜藏于情节里,字里行间中对于人性脆弱的哀鸣。2049版本投的是几近直球,相较于原版更不易漏接编导的用心安排,也因此我一度认为虽然2049承接了首集的元素,但谈的东西不太一样,不过深入探究,原来两造皆关乎‘存在’的哲学,只是从影射外部议题,回归到内部自己来著力而已。这是《银翼杀手2049》。
在看此部电影之前,有先看首集。由于奴隶的字眼烙印在心中,以及多为东方脸孔从事底层的黑市勾当,女性做为所谓‘娱乐’的工具,因此不自觉地与种族、女性的歧视与解放议题相连,认为以未来回头看当时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并借由复制人的进化–情感的产生,嘲讽自以为高高在上的造物主(或支配者),反而更不像人类,比起机器人更泯灭人性!续集开宗明义主角的以复制人来展开故事,但在首集主角Deckard出现前,我以为我看的是《云端情人》(Her) 之《银翼杀手》版,只是更加大胆的处理双重虚拟,没有真实,沦陷于妄想自己为真的幻境里面。
不知是否受到导演是DenisVilleneuve的影响,看到后来又觉得剧情套路仿佛导演之前的作品:《烈火焚身》(Incendies),正当内心想著导演怎么没办法跳脱出自己的旧创作时,剧情急转直下,让人惊喜,却也跟剧中主角K一样拥抱著巨大失落。蓦然爬上心头的是当K的上司交付给K一项任务时所言,也是本部电影推动主轴时的对话:他以为自然出生的人都有灵魂,所以不会让他们‘退休’,但上司却回他说,没有灵魂,你也过得很好。我以为那段仿佛投射至萤幕前的诸君,为了生存,努力工作,却有极大可能地迷失自我,与机器人无异,而直到有一天,自己似乎得到认可,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以为这就是自己,但却又在激情过后,发现缺乏实际感,因为每个人都是期待能成为被选中的人,于是特殊性黯淡了。
这样看来,从首集走到前集,电影其实更聚焦。从首集两阵营的决战,加上Deckard是真是假,虽有暗示,却模棱两可的状态,来到2049的复制人K几乎是通篇叙述主力;同时也从首集针对不同族类的存在意识抬头及生存的公平性,扩展至2049所谈之存在的意义。原来复制人其实也是我们人类,存在的价值总是外在世界给我们的期待所陶冶熔铸,但这似乎也是赖以生存的不二法门,恰恰好和出产复制人公司的大老板Wallace发表更大野心的言论互通声气:人打从一出生就忙著和环境对抗,只为生存,因为恐惧,有趣的是,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就已经害怕会失去。
伴随而来的反倒是跟大家无不同,自己到底是谁却未知的心焦,就像K回家寄情于虚幻中寻找自己的真实一样,只不过更添寂寞,所以人在不自觉间或有意识地追求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正如同首集的复制人期待借由叛乱,取得真实存在的关键,就像K买了投射器给Joi当作生日礼物,以及逃难前Joi的渴望‘就像真的女孩一样。’电影里的虚拟角色不停地追求真实,不断地重复自己的特别,就连反派的Luv也用‘我是最棒的’来宣告自己的独一无二,殊不知这真的是自发地自觉,还是就像电影里的人工智慧一样,来自于后端他人的操控及设计呢?譬喻著所谓的自己都是外在认可所堆叠而来的一样,但内里就像妓女离开K的住家前告诉Joi,其实也没什么不同。
电影也不断地在情节过程里对比名字有无,记忆是否捏造,来展现身而为人,抑或身为机器人的个中差异,这些也成为续集确认的证明印章,尤其是K和Deckard在吧台的对手戏,从未承认Joe是自己名字的K竟主动向Deckard以名字介绍自己的段落,带点欣喜若狂却得压抑自制的复杂,互文Joi的广告张狂地向失落的自己推销,映衬著自己对Joi的感情。原来编导仍回应前作有了情感系统就能成为人类的发想以及复制人逐步产生情愫的剧情,并完整化。
如果有爱,我们便真实存在,就如同K带著Joi步步脱离产品的束缚,K步步脱离警署一成不变的基准测试,自发性地去找身世之谜,到后来一场拯救Deckard,两人一起游到岸上,仿佛象征自然出生的人类,宛若新生,乃至最后大爱地成全他人家庭。一路以来,K努力学习去爱,真正地付出感情,经历过拥有及失去后,躺在地上感受天上飘下的雪应比之前更真切吧!或许这就是存在的奇迹吧?!
【dammi的映后座谈】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