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与知己》观后感:幸亏有女王茱蒂丹契撑场

《女王与知己》观后感:幸亏有女王茱蒂丹契撑场

她是维多莉亚女王,在位最长久的英国君主之一,见证10位英国首相的更迭,并且在她统治期间,英国领土的版图范围扩张最大,面积至两倍之多,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包含印度,并被加冕为印度女皇。

而她的情史也被广为人传,她与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恋曲被拍摄为电影《维多莉亚女王:风华绝代》(The Young Victoria),由女星艾蜜莉布朗演译年轻的女王时期;而在丈夫死后,她与仆役布朗的地下暧昧情史,也曾被拍摄为电影《布朗夫人》(Mrs Brown)。然而最有趣的,便是饰演维多利亚女王的巧合。1997年《布朗夫人》电影中的维多莉亚女王是由茱蒂丹契诠释,在最新2017年描述女王与印度仆役阿卜杜勒间友谊/暧昧的电影《女王与知己》(Victoria and Abdul),茱蒂丹契第二回诠释维多利亚女王,像是延续了《布朗夫人》的时空背景般,叙说了孤独寂寞又年迈的老女王,在布朗的突然离世后,邂逅了高大、帅气且健康的阿卜杜勒,将他视为心灵的知己、伙伴与人生导师。

《女王与知己》观后感:幸亏有女王茱蒂丹契撑场
《女王与知己》由《走音天后》导演史蒂芬佛瑞尔斯执导,根据印度记者斯班妮巴殊(Shrabani Basu)撰写的书籍改编,一本搜集、找寻及揭开了关于女王与印度仆人关系的秘史。在巴殊的一些访谈中,她说明了怎么注意到这段历史──因宫殿中有不少阿卜杜勒的肖像,留意起女王与他的关系,并为了研究这段关系,她翻阅了女王宫殿的书信,也在雷德医生的纪录里看到一些证实,见到形容女王一头热的将阿卜杜勒视为她的普西,陷入一种“普西狂热”之中(普西,Munshi是印度尊称人生导师的说法)。巴殊也在书籍初版后,2010年与阿卜杜勒的家人碰面,并辗转收到了阿卜杜勒存封百年的日记,像是电影中女王学习印度的高贵乌都语,及阿卜杜勒提起水果之后芒果,让女王想从印度送芒果到英国的桥段,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导演史蒂芬佛瑞尔斯以熟练的自嘲式的英式幽默,将《女王与知己》电影第一幕女王与阿卜杜勒的内心心境与外在环境的相似对照,道出两人即便年龄、性别、阶级的悬殊,却是殊途同归,两人拥有相契合的心灵,并无二致的,也都是人生路上的囚犯。女王是帝国皇室中的一颗棋子,阿卜杜勒也是大英帝国殖民下的一颗棋子。导演继续以此幽默并带著些荒谬、讽刺叙述阿卜杜勒与另一个印度友人到英国宫殿后的“不适应”,目睹一些文明国家中的“野蛮”行为,例如,阿卜杜勒一下船踏上英国土地,英国人骄傲告诉他:“这里是文明!”但港边都挤满要钱的可怜乞丐;或是宫殿晚宴上,整晚不停奔跑,从东到西拼命喊叫的可怜小侍从。

但电影转到后半,越是刻划女王与阿卜杜勒间的友谊,甚至一丝丝夹带些微暧昧,都碰不出什么火花,阿卜杜勒个人的心境与角色后面越显薄弱无力,空有亮丽外表。相较下,茱蒂丹契生动且有力的诠释,两人的关系仿佛是女王一头热的关心与爱戴的最佳写照。《女王与知己》可以说有很大部分的内心戏是靠茱蒂丹契撑场,女王又是被欺骗、又是被管家、医生、爱德华七世搅和的歧视/骑士争端,丰富了茱蒂丹契的角色,但剧情在茱蒂丹契的女王病倒在床榻上后,期待中的戏剧性与火花也宣布真正都成空。

《女王与知己》观后感:幸亏有女王茱蒂丹契撑场
我们可能期待导演与编剧能更多延伸这段关系,让这悬殊的友谊能巧妙象征种族、阶级或更永恒的命题,观者想见到如戏中女王的精神般,再更叛逆一些的东西,走出惊喜的言外之意,可惜电影最后却半途而废,回归孤单女王在迟暮之年的忘年之交,终慕也就公式化制造出预料中的阿卜杜勒被皇室赶回印度、无限缅怀女王的悲伤馀韵。而这分馀韵也让观众分不清是感染了阿卜杜勒的哀伤,或是其实剧末没有得到想像的戏剧启发所生出的感叹。

作者:Angela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21
下一篇 2020年3月6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