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苏菲亚柯波拉《魅惑》先在坎城上映,从华语媒体释出评价,推测电影不外乎工整、中规中矩,女人心机没大中华的宫斗戏强,也有影评表示荣获坎城最佳导演非名符其实,有些政治正确。可或许就这些林林总总的评语,以及风格不符的预告,真正让《魅惑》观影过程与收获,远超过期望;甚至有著大于预期的畅快淋漓,让《魅惑》成为近期观看电影的片单里,最有饶富兴味的乐趣,也最有看戏过瘾的感觉。
电影《魅惑》是翻拍1971年唐席格(Don Siegel)执导,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的《牡丹花下》,原著来自1966年汤玛士克利兰(Thomas Cullinan)所写的小说《A Painted Devil》,苏菲亚柯波拉的新版除了执导,也负责重新编剧。
故事描述在南北战争时期,一名从北部逃亡至南部的伤兵约翰,被在女子寄宿学校就读的少女带回校内。全校7位女子对约翰细心的照料,但约翰也在他康复后,小聪明以为自己到了温柔乡,想收服这些天真少女。少女们一池春水被搅乱,暗地掀起了一阵波涛汹涌…。
《魅惑》令人连想宫廷剧《后宫甄嬛传》,剧中华妃说的经典台词“贱人就是矫情”。此台词人人传诵,不在“贱人就是矫情”究竟多贬低女人,而是它传神表达“骂者”心态:谁骂这句、抱多痛恶心情,是精华所在。骂的是男人、女人不重要,重点是骂的人身心灵受尽多少女人给予的委屈。起初可能轻看女人,以为游刃有馀,但反被女人将一军,吃了亏,才意识到对方不是简单角色,只能继续贬抑对方,来获得自我欣慰与快感。
《魅惑》中的柯林法洛即说出如“贱人就是矫情”同模子的台词,吼“你们这些复仇心强的贱人(You vengeful bitches)”。两造相比,从剧情推断,后者堪比前者华妃受的苦,多百倍。台湾观众看了,大半也会心生同情,柯林法洛不如回去跟男人作战,也好过惹到女人…。
新版《魅惑》里,导演苏菲亚柯波拉技术上全片呈现自然光的室内景色,讲究南北战争服装细节;剧情上在一处隔绝封闭的独栋建筑,不交代关于角色太多背景,观众仅知道──当下发生南北战争,而饰演北方军人下士约翰的柯林法洛,腿部负伤躲藏在森林,被南方女子寄宿学校的学生、在森林捡磨菇的艾米发现,带回女子寄宿学校照料。
女子寄宿学校的校长与老师,战争期间让剩下无处可去的5个女孩共同上课、一起生活照顾。妮可基嫚饰演女校长玛莎,克丝汀邓斯特饰演女教师爱德温娜,两位较年长女人,在这团体中承担起教导与保护的位置。以校长玛莎担任一家之主。次位的爱德温娜,相貌一般,则在那个年代的封闭环境中压抑自我,习惯顺从命令。
苏菲亚柯波拉除了不交代角色背景,对于女性内心也选择了最为表面的方式处理。约翰来到的隔天早上,餐桌镜头一拍,每人服装、发型都有了些微变化,导演深怕观众看不懂,还让校长玛莎一句“看来你们都受到了影响”,点出不过才一晚,师生的服装仪容都为了一个帅气男人,精心在细微妆点打扮。
之后,导演令人真正笑开怀的性别幽默、直白的桥段,是第一次约翰脚伤复原,和师生共度晚餐的时刻。镜头带到女孩们再度精心打扮,一点一点、从穿束腹的举动,照镜子,拍到人人盛装坐在餐桌,特别聚焦好不容易能展现自我的爱德温娜,穿了露肩的礼服,最后是拍著强势玛莎也换上美丽礼服。整出戏一气呵成,被传统教育、封闭环境圈养的少女们,无论老到小,不须教导,小的看大的,大的看老的,潜移默化把从未近距离接触、相貌帅气的约翰/男人,视作人生光明面或欲望出口,明的暗的要争胜负。这段戏也不用说明女人们的内在冲突,或著墨心机,只消表面的动作、台词、演员,萤幕前的女性观众内心就会适时填补表面下的波涛汹涌,绝对心领神会,可能还魔高一丈地嫌这些内战少女“不够心机、不够矫情”。
战时互相彼此扶持、宛如家人的女孩,经不起性的诱惑。一个陌生的异性,便让这比例失衡的生态分崩离析。导演也藉玛莎帮约翰缝补腿伤与锯断腿伤的对比,显出“欲望”的象征。玛莎细心医治腿伤,也像在培养著欲望,之后见欲望氾滥/失血过多,便决心把腿锯断。当约翰见到自己不再是男人(被阉割),失去理智危害到师生时,玛莎决定用吃(欲望),来处理约翰(还是最傻最没心机的小女孩提供“磨菇”计)。
这些一幕又一幕的互来互往,苏菲亚柯波拉皆缓缓道来,男女的外在行动,双方都平等书写,也让观众站在全知视角,感叹性别的竞争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诡异状态(莫怪“雨露均霑”是名言)。
在结尾,克丝汀邓斯特心死的眼神,欲望跟自我再次被抹灭后静静回归原本位置,师生彼此相安无事的继续生活下去(分手后的女人总是有办法能回到没事模样)。门外是约翰,栅栏门内是重新集合在一起的师生,或站或坐在门廊,对比先前将约翰抬进门的构图,宣示她们共生的尾声。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