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在战场上呢?
谁希望置身于盼不到家园的战场?
时间是一九四零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战的第二年,盟军在欧洲战场开始节节败退;五月十日,德军发起法国战役,强大的纳粹军团从法国东南西三个方向包围而来,以英军和法军为主体的盟军意识到被包围后根本无从反击,短短十天,盟军就被一路逼退至法国西北岸一带困守,这个时候的英军与法军才第一次认知到敌人的能耐远远超乎想像。
由于战役初期的判断错误,演变成几乎无法收拾的局面算是在预料之中,依照德军当时势如破竹的猛攻,盟军精锐战力可能会在法国与比利时交界的海滩惨遭屠杀,偏偏,德军一道停止推进的命令在五月二十四日落下,让英法盟军得以守住敦克尔克这座遭到炮火猛攻的城镇,海滩上的四十万大军也得以争取到一点时间进行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
撤退并不懦弱,蛰伏是再起之必须。
有个说法说,若非当年德军停止推进,盟军将在敦克尔克附近遭到歼灭,那么,德军内到底是谁下了那道导致数十万人得救的停止推进命令?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停止推进命令为发起法国战役的德军A集团群总司令--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所下达,原因是他担心过于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少了步兵奥援,恐怕会遭盟军突袭而损失惨重,因此下令在敦克尔克之前停止进攻,等待步兵后援部队跟上,伦德施泰特下达命令后几个小时,这道前线命令才获得希特勒追认。
也有一说是德军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为了达到与英国和谈的政治目的而下达此命令,希特勒认为若让部分英军成功返回英国,能让邱吉尔愿意进行双方损失都较少的后续谈判,为此,伦德施泰特才下达这项军令。不过,命令最早是由伦德施泰特所下达似乎无庸置疑。
姑且不论原因为何,德军当时的停止推进战略,确实让战局产生变化,英法等国盟军最后成功从敦克尔克撤退了三十四万兵力回国,盟军在欧洲战场保留住这些中坚份子,竟成为四年后反扑德军的重要战力,一消一长之间,历史也默默下好注解。
但在一九四零年五月底的敦克尔克海滩,那群等待回家的军人无暇他想,盼不到近海的运输船靠岸接驳,就像漂浮在迷海上的小舟般绝望,只能等待,回不了岸。
如果有那么一个浪起,就好了。
《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忠实呈现出当年法国西北的海岸,这群士兵不晓得自己为了什么渡海而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被打得夹起尾巴逃跑,更不明白回家的路居然那么遥远,从前线退下来应该要有强力后援的,在敦克尔克的海边却什么都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几乎都没有条件,德军在后头城镇里的轰炸仿佛随时就会攻到脚边,时不时还有德军轰炸机从头上飞过,炮弹落下的下一秒,可能就得跟这个世界别离。
恐慌与惊惧,是上过战场的人们最大感慨,不管是被鱼雷击沉而落单的士兵、还是混入英军队伍想要逃生的法国军人,只要能离开战场,要做什么都好。我相信在那荒茫沙场上有太多人是抱著同样想法的了,只要有机会,是人都会想跑,战火无情是很简单的四个字,真正见过无情场面的人才最懂得个中意义。
如果这是一场扳也扳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留在枪林弹雨底下待毙?如果活著回家就是最大的胜利,为什么不能坦率地去争取下一秒的呼吸?就因为是赌上尊严或国家、乃至赌上未来的战争?
尊严与未来,没有谁说非得在一秒之内分出胜负,就国家高层与军方高阶将官来看,敦克尔克大撤退是一场输了面子、赢了里子的战略行动,在海滩上的那些茫然士兵心里,那是再也不想回头的地狱。
一颗子弹就能让你永远留在那个陌生的地方,多么可怕不是?
然而,时代总会造就勇者,英军征召民间船只前往敦克尔克接运等待撤退的士兵,堪称神调度的决策确实让许多人跌破眼镜,若以结果论而言,九百艘民船横度多佛海峡从英国去到法国,虽然折损了不少船只、最终也算是完成任务返航,陆上、海上、空中的支援连线才造就这场不可思议的后援行动。
克里斯多福诺兰并未在战场上洒血,伤亡当然难免,却也尽可能以平实直述的形式呈现当时海陆空三个角度的征战,《敦克尔克大行动》的片长不长,却因导演本身的说故事习惯与三线交叉的剧情,使得电影前半段有一点点苦闷,那都是为了最后骤然满起的情绪而来,诺兰不想让人哭泣,可是,他绝对想让观众把泪水浅浅地噙在眼眶里。
家好像很近,其实很远。
如今,站在敦克尔克海边望去,几乎瞧不见英国陆地,除了角度问题,我以为更重要的是现代人思念家乡的情愁早已淡化,不见当时海滩士兵们的无助与渴望,没有盼望的人,哪能体会当年的徬徨?
想看到冲锋陷阵枪弹齐发场面的人或许要先缓缓,这到底不是一般认知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残忍到很温柔、现实到很动容的寂寞。
【黑手党】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