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菲》(2017)在台北电影节作为闭幕片首映,许多好友在映后纷纷第一时间激动表态,称之为今年台湾最好的纪录片。笔者在日后终于得以一窥电影面目,完全体悟本片带给观者瞬间的情绪能量是从何而来。透过已故舞蹈家罗曼菲的照片与演说、其学生的舞蹈和诗,导演陈怀恩创造的氛围的确是令人难以抗拒的。
然而,细细咀嚼,初含糖衣的滋味逐渐散去,却发现糖果的滋味不太明朗。
陈导对本片的摄制确实著力甚深,拍摄地点横越大洋,策略是采取访问她的至亲与亲朋好友,试图让每个人回顾自己认识的罗曼菲,借由这些大家零散的印象来拼凑出这个伟大的舞蹈家的真貌。
显然,多数人在受访时都提及罗曼菲亲切可人、古灵精怪的一面,也谈及她对舞蹈的天赋与坚持。同辈说她是少数非科班出身的天生舞者,晚辈则说她有著迷倒众生(尤其北艺学生们)的魅力,搭配罗曼菲的成就说明与她美貌的陈设,观者的情绪很难不被牵动,也不免激发出更多对此人的好奇心。
但是观者如我,浓浓期待很快感到挫折,因为陈怀恩导演根本无意谈一个女人,而在塑造一个神。一个神,没有人性,唯有神性,祂没有私生活,没有私欲,当然也没有摊在阳光下的感情生活。片名也许藏有玄机,以“曼菲”为名,或透露了陈怀恩导演只愿谈她三分之二的面向,那个“姓”的部分,“女生”的部分,果真付之阙如。
事后上网资料搜集,不少文章谈到罗曼菲的人生有过几段彻骨铭心的感情,透露她的情路是不尽顺遂的云云,但这些际遇也无疑对她的人格乃至创作影响甚深。导演究竟是顾忌一旦放入这些内容,会让电影一下变成《黄金时代》(2014)般的史诗,担忧驾驭不了?还是针对感情这一条线,没有足够的访谈记录来支撑出一个完整的篇章?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知的,导演的选择,即便造就了一部完整,乃至动人的电影,却造就了一个残缺的女人形象。此外,电影最为笔者感到唏嘘的一段,是罗曼菲的好友质疑她无法诠释出芙烈达.卡萝(Frida Kahlo)的忧伤,但随著她富有说服力的演出,她才惊觉“原来曼菲也有忧伤的面向”。此说,基本上又颠覆了其他受访者对罗曼菲的印象,而这不恰恰可能反映了三件可能、一个千真万确?
一是可能多数人对她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二是可能少有人愿意去揭露自己对她的真正理解、三是可能导演不愿意呈现其“太人性”的一面。一个千真万确是我们要透过这样的访谈式纪录片去了解一个人的真正全貌,是千真万确的绝无可能。
相信陈怀恩导演是睿智的,他深谙此道。最后,编导将罗曼菲的成就以条列式占满银幕,跟著拍摄人群簇拥著罗曼菲的肖像,学子排队上台领取以其为名的奖学金。一个女神诞生了。
【无影无踪。翁煌德】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