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国王与我》是百老汇黄金拍档理查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Oscar Hammerstein II)合作的第五部作品,首演于1951年,最广为人知的改编为1956年由尤伯连纳所主演的音乐电影版。将近七十年前的创作,题材又涉及东西方的种族文化差异,《国王与我》在近代的每一次重演总是让导演面临该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还要顾及现代观众不至于看得太坐立难安。此次播映的2018年伦敦版算是已经尽最大努力将这些政治不太正确的问题修正回来,虽然碍于原作架构难以做太大幅度的调整,但至少在整个制作的完整度以及演员的完成度来说,这个版本已经算得上极有诚意。
在西方音乐剧史上,以东方文化为主轴的作品并不多,1951年的《国王与我》与1989年的《西贡小姐》应该算是两个比较著名且成功的作品,两出戏也同样在每一次复排都会被剧评或观众一定程度地挑战其种族观点。其实,《西贡小姐》所描绘越战中处心积虑想投奔美国的投机皮条客Engineer固然不怎么讨喜,却也让东方人不得不承认这是某程度真实的文化现象;相较之下,《国王与我》中对于暹罗的描述则充满西方世界的白人优越感,全剧主线虽然强调暹罗的现代化,却以西化为文明的唯一象征,对暹罗的传统、宗教与礼仪表现出无知的轻视,这大概是为何这个剧情对于基本不太敏感于种族议题的笔者而言,许多地方依然难以下咽。
不过音乐剧最大的优势,就是当她有一个不怎么样的剧本时,只要音乐足够成功,演员实力足够撑得起整场表演,我们依然能够拥有一场精彩的演出,而2018年的伦敦版很精准地展现了这个优势。
女主角凯莉奥海拉(Kelli O’Hara)绝对是这个制作里最闪耀的一颗星,虽然出身于古典声乐训练,却能在讲究“演”与“唱”并重的音乐剧里光芒万丈。Anna这个角色实在太适合她,而整出戏也完全依靠她浑然天成的表演,将这个有点无趣、有点荒谬、又让人很难吞下的故事赋予了新的色彩。观众可以在弹指之间,迅速被Kelli拉进Anna的设定里,在那样一个西方船坚炮利,大不列颠还是日不落国的时代下,Anna的观点似乎不再那么难以接受,而一个西方寡妇在色彩鲜明的暹罗文化里所受到的冲击,也因著Kelli的演出,让观众得以感同身受。
男主角渡边谦的表现则相对较为平庸,不过以一个电影演员跨足音乐剧演出来说,渡边谦的表现已经算可以接受,除了唱段的部分稍显吃力,他对暹罗国王拉玛四世的诠释主要还是选择遵循原作的架构,大多数时候带一点夸张用力去表现国王的威仪骄傲,但在收回来沉淀的部分,渡边谦还是能让观众感受到这个国王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时代压力下的焦虑与不堪重负,进而在某部分可以理解拉玛四世急于西化与讨好英国使臣的那种卑微感。
除了演员与导演的成功,音乐剧《国王与我》每一次复排最大的价值便是重现Rodgers & Hammerstein (R&H)的经典音乐,两人的作品一向被视为百年音乐剧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与转折点,包含《奥克拉荷玛之恋》、《南太平洋》与音乐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改编之作《真善美》。Richard Rodgers清新自然的曲风,Oscar Hammerstein II浑然天成的作词,与近年音乐剧屡屡在主题或作曲上剑走偏锋以求博取观众注意力的风格截然不同,如同最高明的厨师是在青菜豆腐中创造顶级佳肴,他们以最简单的音符、最朴实的歌词,谱出最迷人且历久弥新的旋律,从开场的“Whistle a Happy Tune”到轻快的“Getting to Know You”,从恋人缠绵的“Hello, Young Lovers”到令人著迷的“Shall We Dance”,以及R&H作品中常有的纯音乐演奏“March of the Royal Siamese Children”与“The Small House of Uncle Thomas”,七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能让人听得整个灵魂都心驰神往,他们的音乐成了“好歌曲永远不会过时”的铁证。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国王与我》的原剧本诚然存在著不少政治不正确,但以今非古从来不会显得现代人比较高尚,不同时空背景中对政治正确的定义不断在变换,在那个时代里,西方对东方的轻视本来就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无关对错。而撇除掉这一点时代差异,《国王与我》能够以这样的规模、了不起的阵容、顶尖的乐团与演员在英美两地巡演,是观众很大的福气。今年六月,台湾也将要引进此版制作,目前卡司都还没公布,希望这次的亚洲巡回版也能够有不错的表现。
【Angela的音乐剧评论 – Both Sides Now】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