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战争的理由。”
“他们会找到理由,战争就像病毒,会传染扩散。”
一名阿尔巴尼亚女孩因为杀了个马其顿人而被追杀,她躲到修道院,认识发了静默誓的神父;知名摄影师亚历山大,决心离开生活了16年的伦敦,回到故乡马其顿,他的女友安发现自己怀孕,正准备跟丈夫尼克摊牌离婚;回到故乡的亚历山大,发现阿尔巴尼亚人与马其顿人的心结太深,完全没有对话空间,冲突一触即发…
《暴雨将至》分成了三个段落,看见三个悲伤又无奈的故事。
25年前,第一次看《暴雨将至》,一方面被刻意打破时间顺序的剧本所惊艳,一方面对残暴的影像印象深刻(剧中杀猫的画面太过真实,很想知道剧组用的是真猫还是假猫?!);25年后,终于有机会在大银幕重温这部作品。
(底下有关键剧情,请斟酌阅读)
语言。
神父发了静默誓而不讲话,女孩为逃避追杀,躲到神父的房里。他们的语言不通,借由对人与生命的怜悯与关爱,学会爱与保护;讽刺的是,女孩逃过了马其顿人的追杀,最后却死在自己兄长的手中(阿尔巴尼亚人跟马其顿人在一起就是背叛就该付出代价)。分裂人心的从来不是语言的差异,而是深植内心的仇恨,连最亲的人都能痛下杀手。电影第三段,同样的暴力再次上演(但时间顺序在女孩之前),一条命换来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却又在仇恨手中被硬硬地剥夺。(女孩死前那个表情和动作实在太令人心疼)
脸孔。
外貌(种族)的差异,区分了彼此。什么事都没做,却能爆发口角,最后引发杀机。一场餐厅屠杀,结束于撕裂心扉的哭喊:“你的脸,你的脸…”美丽的脸孔被贯穿的子弹毁容,叫人难以辨认原来样貌,一如美丽的家园遭受暴力摧残,早已面目全非。
照片。
一张战争照片,述说一个又一个悲惨故事。镜头背后的人,常在关键时刻面临选择题,对于眼前正在发生的暴力,是要隔著距离观看(还能因煽动性极强的照片而赢得奖赏与名声)或是出手援救?记者站在镜头后方、难民逃到相对安全的欧洲、神职人员躲在宗教庇护所等,这样就能规避暴力吗?
我们该要冷眼旁观,或者试图改变世界的样貌?电影里,亚历山大做出选择(选边站),出手拯救阿尔巴尼亚女孩(前情人的女儿)。这里的选择(选边站)不是指倾向哪个派系或族群,而是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亚历山大最后选择爱与救赎(为自已犯下的错误负责),但他不知道的是,女孩最后仍步上跟自己一样的道路,死于亲人手下。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暴雨将至》最暧昧的部份,在于第一幕,神父做了一个女孩来到他床畔的梦,第三幕,亚历山大也在睡梦中梦见自己的旧情人来拜访他;亚历山大(应该)是神父在伦敦工作的叔叔,而女孩是亚历山大旧情人的女儿;一条隐形的线把这三个人串连一起。当女孩杀了亚历山大的堂弟而遭到马其顿人追杀,她的母亲(亚历山大的旧情人)恳求亚历山大帮忙营救女孩,旧情人对他说:“就当做她(女孩)是你的女儿吧。”如果女孩真的就是亚历山大的女儿呢(碍于两个民族间的仇视而不敢说出真相)?那么,女孩到底是马其顿人还是阿尔巴尼亚人?人们苦心积虑要铲除的对象都是自己的亲人同胞,这是多么地荒谬与悲哀。
“听到雷响总会让我心惊胆跳,以为他们开枪开到这里来了。”
逃亡的女孩、拥枪的孩子、无所不在的暴力….《暴雨将至》以即将到来的大雨揭开电影序幕,雨从远方随著乌云慢慢飘了过来。雨,可以洗涤人心(爱),却也能带来红色的血雨(恨)。
1994年出品的《暴雨将至》,记录了历史也预言了未来,电影推出后的25年间,世界各地发生无数恐攻与屠杀事件、憎恨与恐惧蒙蔽人的眼睛(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的改变)、难民问题未能获得解决…仇恨的雨,老早飘散到世界各地,一如亚历山大身上的两颗弹孔,既是电影中两个村落的象征,更是一幅染血的世界地图。
【香功堂】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