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玩电影2》虽然可以独立看,不过还是建议看过第一集《乐高玩电影》,一方面是因为第一集很有原创性,先看看喜不喜欢,而且第二集还是建立在同样的设定上,但有些基本设定的说明就省略了,直接开始故事,所以如果想完整认识这部电影,能先看第一集会比较理想。
《乐高玩电影2》可能会比较适合玩乐高长大,但已经长大的观众,虽然电影本身故事看起来是给小朋友看的,但它其实谈到一些关于成长的议题,是已经走过了长大过程之后才能体会的。
这个系列的设计是:乐高仍然是玩具,是由人类小孩在编剧在玩这些故事所发展的,但这些玩具们在他们的世界中生活著,自己本身并不知道自己是玩具。要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在乐高世界中的很多“状况”看起来并不见得合理,但要记得,这是小朋友在玩游戏,如果你小时候也用过某些玩具来自己编故事,应该不难理解故事常常是很即兴的,坏人突然就入侵了,接著就进入到某个神秘地区等等…不要用看一般电影的方式来看乐高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因为《乐高玩电影2》的编剧就是要把剧情编得很像小朋友即兴游戏时编出来的样子。
刚开始,观众可能会有一点雾煞煞,一下子外星人进攻,一下子末日预言,一下子世界完全变黑暗,一下子又跑到色彩缤纷的梦幻居住地,这是怎么搞的?看起来好像有点乱?我的建议是,先耐心跟著剧情走下去,有点类似《一尸到底》〔One Cut of the Dead〕,前面不懂为什么是这样假假的片子,但到后半段就全部懂了。《乐高玩电影2》也是一样的,片中两种很反差的风格,一种是“成熟”,不可以那么萌那么天真,另一种则是很梦幻的路线,其实也代表了现实中玩游戏的两个人,哥哥和妹妹,在心境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反映到他们怎么玩他们的乐高。当现实中他们两人无法妥协时,结果可能就是不许玩乐高了;相对的在乐高世界中,两个反差的族群如果无法和平共存,结果就是世界末日(被收到柜子里)。
这样的对比不只是在现实的兄妹、乐高世界中的人类和外星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乐高玩电影2》还把它搬到艾密特身上,让这个非常不酷的男主角,也得要面对是否要变成大家认定的成熟形象(强悍),尤其是连他的心上人都这么希望时。
我想,大部分人都走过这段岁月,曾经很单纯做自己,然后开始面对外界的眼光,想成为大家认为的酷孩子,而不是被嘲笑的那一个,但真正的酷,是去扮演别人眼中的酷吗?还是敢不在意别人的想法而做最真实的自己(即使是大家认为不酷的)?或许这是一段必经之路,总是要自己走过,才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爱你的人,不应该是爱他们心中想像出来的那个你、那个符合大众期待的模样,而是单纯的爱你,你的所有特质。用玩乐高来讲这样子的题材,是挺适合的。
另外,《乐高玩电影2》还是跟第一集一样加上了许多的搞笑梗,但速度有点快,马上天外飞来一笔,说不定还没反应过来是在恶搞什么就过去了,坦白说可能要很熟电影的电影迷才比较能全部接收到,包括很多电影中的角色会出来说/做一些跟他们角色相关的事,没看过电影就不知道;或是现实的资讯,如演过蝙蝠侠的几代演员(甚至方基墨〔Val Kilmer〕的招牌嘴巴)、演过007的演员等等都会被拿来当笑料,可能一两句对话就没了,观众真的得要反应很快才行。电影相关的素材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双关语,台湾观众可能会错过一些…比如英文会说elephant in the room来表示显而易见但大家却不想碰而刻意忽略的问题,但在《乐高玩电影2》中真的有一只在房间里的大象,若没有了解英文或是知道一些典故,会错失不少巧妙对白。笑点很有创意,可是和多数观众的连结度可能没有那么高,所以在戏院中反而没有听到很多笑声,我自己笑的量也比第一集少许多。
此外,还有些给小朋友的笑料,《乐高玩电影2》并不是完全要给曾经玩过玩具但已长大的成年观众看的,仍有纳入小朋友市场,不过也因为两方都要顾,成年观众可能在某些部分觉得幼稚了些,小小观众则可能会有些部分看不懂,无法完全满足某一族群。
总的来说,第一集是有趣的原创,第二集则算是有承袭的续集(且没有搞砸),虽然没有第一集时那么让人眼睛一亮,还是有些它自己的特色在,不光是想看笑料,也想看看从玩乐高怎么玩出自我,而且能接受一些给小朋友看的元素,那是可以考虑看看《乐高玩电影2》的。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