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与葛林戴华德的罪行》不应该有任何一部电影只是下一部电影的过场

《怪兽与葛林戴华德的罪行》不应该有任何一部电影只是下一部电影的过场

怀著对《怪兽与它们的产地》的爱,首映当天下午便来到影院报到,但不得不说《怪兽与葛林戴华德的罪行》(片名也太长,以下简称《怪兽2》)实在让人非常、非常失望。

在《怪兽1》时,我对J.K.罗琳的说故事技法非常叹服,在习惯了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后,她居然可以架构出一个小说等级的巨大世界(虽然有借助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力量),却又说了一个完全属于电影的故事。我当时对她初次编剧就能驾御这个形式的能力印象深刻。

但我觉得她在《怪兽2》完全失控了,所有小说的坏毛病通通跑了出来,零乱的故事、无谓的情节、几乎只是为了氛围而存在的过场……我可以想像这个故事如果有小说的篇幅,应该可以补充足够的细节,让每条人物支线都变得饱满好看,但在电影的篇幅下,丰富的人物关系布局,全都变得单薄、零碎。

《怪兽1》是怎么将一个复杂的故事说得集中?它倚靠两个重要的电影叙事基础:明确的主题、与主题切合的角色,以及一个较进阶的技巧:功能丰富的场景事件。

《怪兽与葛林戴华德的罪行》不应该有任何一部电影只是下一部电影的过场
在《怪兽1》之中,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魔法师vs麻瓜。延著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主张魔法师该死的妈妈、有魔法师血统却没有魔力的孩子(爆竹)、主张魔法师才是世界正统的激进派、与魔法师谈了恋爱当了朋友的麻瓜、还有魔法师界的异端,明明能力很强却性格古怪只在乎珍奇异兽的主角纽特。这些角色的安排,完全贴合著主题,我们看著两派人马、两种价值的碰撞,并且一步一步由对立走向和解。我非常喜欢烘培师雅各的设计,这个可爱的麻瓜,担负著全剧的重点角色历程,不但实现了自己的面包梦、和魔法师成了挚友,还和魔法师谈了一段跨越族群的爱。

功能丰富的场景事件,是指电影里的事件与角色设计,扣合得相当紧密,几乎每个事件都有两到三个功能,同时处理到两条故事线。例如玻璃兽逃跑的事件,便同时串起了纽特的亮相、雅各的亮相、蒂娜的亮相,还安排了皮箱互换,一方面让纽特和雅洛两个局外人卷入核心事件,让隐藏反派亮相,又能同时纽特脱困,还能进一步让纽特和雅各两个主角被绑在一起。所有的零件都扣合得相当紧密,而不是一个事件一个事件分散处理。

但这些优点,在《怪兽2》全都消失无踪。《怪兽2》虽然不断有“选边站”这样的词出现,但从来也没有让观众真正理解“两边的差异”。反派的主张,一直到最后的高潮事件时,才真正对观众揭开,而正派一方却始终不明白主张是什么。全剧中有许多的关键字,例如纯种、家族、渡鸦、血盟、邓不利多vs葛林,魔法部vs邓不利多……但观众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代表什么。反了明确的主题,自然角色布局就陷入了混乱,而整个故事也因为大量故做神秘的角色,变得分崩解析。这其实是一个新手常犯的错误,只在乎外在的情节,忽略了故事内的价值。

《怪兽与葛林戴华德的罪行》不应该有任何一部电影只是下一部电影的过场
我甚至怀疑J.K.罗琳是不是被影视界“玩坏了”,这部作品几乎有所有对“卖座故事”的误解,炫丽的大场面与魔法特效、花俏的奇珍异兽与耍宝卖萌的小动物、隐藏的谜团与翻转,甚至还有考量亚洲市场的中国与日本奇兽,但这些真的都是误解,试问《哈利波特》原著中,到底有哪些这种“刻意的花招”?为什么不好好的说个迷人的故事,要去追寻这些旁门左道呢?

虽然是老调重谈,但我还是必须再次强调角色历程的重要。一个故事的内在核心,就是角色历程,而从角色历程,也最容易找到故事的主题。在现有设定中,其实最适合担任这个故事主角的,其实是雅各的爱人奎妮。因为她是全剧唯一一个“立场改变”的人,我觉得故事非常适合由她切入,带我看到她是如何深爱雅各,但却面临魔法界“规则”的阻拦,她试图对抗,但却受尽委屈,直到葛林出手劝诱,她为爱倒戈,决定突破现有的规则,追求新的世界。如果要维持现有的纽特(邓不利多)vs魁登斯(葛林)的结构,那首先就必须找到这两个阵营对立的矛盾点以及纽特身上矛盾点的共同之处,例如全剧安排的是纽特从“不愿选边”到最后说“我已经选边了”,但角色立场不能用“否定句”(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样角色等于“无法采取行动”,理想上,应该要修正为“打算求和、两边讨好”或“置身事外”,这样才能一路走到“决定反抗”。

延著这个角色历程,整个故事就应该修改为纽特与邓不利多都是对抗葛林阴谋的关键人物,但因为他们的心软或不理世事,躲在校园中不愿采取行动,最终导致了葛林的壮大与众人的牺牲(我甚至觉得纽特可以从守护他的皮箱到失去他的皮箱),他们因此决心舍弃离世的生活,成为正义之师(后接第三集)。而故事的主题,便是“小我”与“大我”的对立,你如果不愿牺牲小我,便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大我不是小我的反面,而是为了保护更大的小我而存在的。这样才是属于纽特角色特质的历程,而他与哥哥的矛盾及莉塔的三角恋,正好也可以呼应这个主旨而存在,而平衡线上雅各与奎妮正好是反向的——因“大我”而被牺牲的“小我”。

《怪兽与葛林戴华德的罪行》不应该有任何一部电影只是下一部电影的过场
回到原版的作品中,就会发现整个故事太专注在“埋梗”了。前面整整三分之二的时间,每件事都说得不清不楚,每个人的行动都动机不明,最后才告诉观众,啊原来那宝石是两人的血盟(为什么不说明!),原来他不是那家血脉而是另一家,那不是渡鸦其实是鳯凰……说白了,这一集根本就是第三集的前戏过场,但这世上不应该有任何一部电影“只是另一部的过场”,《哈利波特》每一集都为后面留有伏笔,但每一集都有自己独立的故事,J.K.罗琳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在《怪兽2》中,她不知被谁说服了,居然写出这样的内容。

我其实一点也不介意《怪兽》系列出成七集或十五集,甚至还延伸《邓不利多传》或《玻璃兽大冒险》等等一系列短片、影集或独立电影,但我实在无法接受这种“被亏待的故事”。

作者:东默农
【东默农编剧实战教室】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8:16
下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