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谁先爱上他的》好看吗?我回他,是一部很好看的“金马片”。曾几何时,金马片在我心中成了一种观影类型,大体上它指的是一种惯常的叙事形式和题材:庶民的在地景色、碎片化的叙事、议题的多元角度和生活化的事件选择,或讲得以偏概全一点,刻意去戏剧化的影片。你当然可以用“艺术片”或麦基的“极简故事”来描述它,但金马有金马自己的味道,有别于欧系,或许那也是一种华人的、台湾的气味。
但《谁先爱上他的》出色且聪明的在这种质感上,又再增加了一层荒谬喜剧的幽默,使整部作品出人意料的亲切,而且这种亲切不仅仅只是哗众取闹(就是所谓“加点笑料观众才会爱看”的心态),荒谬其实是这个故事核心的一部分。爱的本质是如此政治正确,却又如此荒谬。
请原谅我在之前推荐《狂徒》时,刻意煽动台湾元素来达到行销的目的。在那篇推荐文中,台湾元素被我刻意的简化、调整,去符合某种可以讨好观众的对位。但“台湾”从来就没有这么简单过,因为一片土地的面向既广且深,一样米养百样人,《谁先爱上他的》替我们很好的展示了另一种“扎根于台湾”的作品样貌。
论喜爱程度,我还是更偏爱《狂徒》,因为它是对于国际级影片的一种挑战,我们如何处理一个好莱坞、港片都极其擅长的类型,却又在吸收了各家长处之后,找到了属于台湾的答案。《谁先爱上他的》则是强化了台湾影视圈故有的强项,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矫揉造作的部分,很精致的、很接地气的小品。(很抱歉,很多所谓“台湾作品”其实一点都不接地气)
为了更好的论述这部作品,以下会谈到一些剧情,我觉得这部作品的观影乐趣完全不受雷不雷的影响,但如果您介意,还请回避。
单从结构来看,这部作品其实是一部有点扭曲的作品(这不是贬意词,而是中性用词)。以剧情面来看,其实整部作品的主角是“小三”刘三莲,因为所有的剧情转折点都与她有关,也几乎都是以她的行动在推动,相较于“向前看”不断采取当下行动的小三,小王与小宋(宋呈希)这两个角色都是“向后看”的角色,活在回忆与心中的难题里,不停的原地打转,直到最后的救赎降临。但这作品的角色认同,其实很大程度是落在小王身上,而且所有事件的焦点,也都绕著小王打转。更妙的是,这个故事的旁白叙事观点,偏偏是小宋。在一般的设计中,这三者通常是统一的(推动剧情者、观众认同者、叙事者),但在这作品中却是各据一方。
我不确定这种扭曲的结构,是刻意的安排,或是无心的成果(但因为编剧是徐誉庭和吕莳媛两位名家,让人很难相信是无心的),但若是刻意的安排,便是创作者故意去混淆这三者“谁是主角”的手法。这种手法有点兵行险著,因为都是主角也就等于没有主角,要驾御这种结构,使观众中途不迷路且足够投入,需要相当高明的技巧。
我曾在观影前读过一篇徐誉庭老师的专访,里面提到初剪出来时,成果不佳,以及她为了调教邱泽,临场修改剧本,这些点都让我觉得有点莫名,前者是觉得,以徐老师的能力和经验,又是编导一体,初剪前故事会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了然于心,怎么会出意外呢?后者则是因剧本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临场改剧本,不全乱套了吗?但看了最终成品,却觉得可以理解。
这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很松的作品,情节相当简单,基本上就是小三不懂老宋、不原谅小王;小宋也不懂老宋,也不原谅小王,同时也不原谅小三;而小王,理解所有人,但也不想鸟所有人,他只想一心一意把当初与老宋合作过,几乎算是他们定情信物的一部舞台剧再现,好与老宋过做一个告别。而他最后做到了,而小三与小宋也在这场戏后,原谅了所有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一个人的离去,带起一连串的兵荒马乱,最后以一个告别的仪式,抚平这一切。所以当角色的一切就定位了,这个简单的结构也就定位了,中间的情节其实是一连串的自由战斗,只要向著最后那场舞台剧奔去,并且借由冲突带出三人之间的性格、想法、价值、背景故事,场景想怎么写都可以。他们可以在路上骑车、可以在家里吵架、可以在顶楼天台、可以在市场、可以在街头、可以在公车上厕所里大桥下楼梯间,做符合情境又能完成任务的任何事。这是这个故事特有的“松”,但也正因徐吕二人对编剧技艺的精纯,可以这样万法不离宗的弄,实力不够的人千万不要看了专访,自以为“你看人家也这样搞”,乱去模仿,结果很可能会比惨不忍睹还惨。
要成就中间的“松”,就需要每个角色的“实”。这个故事在角色设计与布局上,非常扎实漂亮。环绕著核心议题“爱”,三个角色两两捉对厮杀,都有极好的两难。首先是小三与小王,刘三莲代表的是传统反同的社会价值,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小王是介入家庭的第三者,但从个人的角度去看,小三才是介入老宋与小王的第三者,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代表人(因为当年老宋会离开,选择当个“正常人”,也是因为社会传统价值的压力)。这两人是情敌的矛盾、反同与同志的矛盾,同时也是社会与个人、旧观念与新观念的矛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人设上,刘三莲一身的旧社会标签,反同、保守、相夫教子、做传统工作、升学主义、有机健康、养儿防老、相信同志能治好……而小王阿杰则是全然相反,同性、漂浪、玩小剧场、没有“正当工作”、抽烟喝酒吃垃圾食物……但这两个角色又不全然平板,刘三莲虽然守旧,却外硬内软刀子口豆腐心;阿杰虽然放浪,但他却专情又有原则,时常提醒小宋“对妈妈好一点”。既符号鲜明,却又生动且令人同情。
小宋与小三又是另一层矛盾,典型的母子情绪勒索,相爱相杀。但这一层两人没有偏题,升学主义在作品中被处理得很薄,更多的是小宋对爱与大人世界的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抛弃他(因此归罪给母亲),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爱母亲却又要和她结婚生下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爱著父亲,却又口口声声都是钱。小三对小宋的面向单薄,因此编剧在剧情上巧妙的安排小宋的逃家逃到小王家,使小三对小宋的心结瞬间复杂化。简单说,编剧是怎么使这对母子的冲突卷进主题里的?编剧利用了老宋这个父亲。少了老宋,这对母子就会变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的每对样板母子,但编剧深入挖出了父亲这个角色在母子之间能产生的,根基于爱的心结,使这两人的冲突不会掉出去。
小王与小宋的矛盾,其实也根基在老宋身上。对小王而言,小宋是老宋的化身(情人的儿子),也是老宋的诅咒(情人与别人生下的儿子)。而对小宋而言,小宋也恰好是父亲的化身(父亲的情人,了解父亲的线索),却也是父亲的诅咒(父亲离家、母亲痛苦的原因)。编剧从“被同志破坏的家庭”这个荒谬的情境中,挖出了三组真实的、深刻的、关于爱的矛盾冲突。
其实在看这部片时,我一直想起《海边的曼彻斯特》。因为单就主题而言,两片非常神似,都是关于一个重要他人的离去,一群相关人等被迫被绑在一起,并以各自的方式去处理心中的悲痛与对死者的告别。但这两部作品却又如此的不一样,《谁先爱上他的》在这个爱与告别的主题上,选择了嬉笑怒骂的路线,并且融入了同志族群的议题,让这个作品走上了全然不同的一片天。
细节的语言我就不赘述了,生猛灵活又充满趣味性,这真的是功力与对文字的热爱,徐老师似乎特别喜欢一些幽微的文字游戏,当年《我可能不会爱你》,也曾玩过我爱你我不爱你我可能不会爱你的排列游戏,今天在宣传中“谁先上他的”“谁先爱上他的”的一字之差玩法,以及小三小王性别字型的玩法,都充分玩出了专属于中文的乐趣。如果《狂徒》是我课中常说的“自然”基本功范例,《谁先爱上他的》便是对白进阶课的范例,是真的在自然条件下,盖住名字一样分得出谁在说法的等级。但我对小宋的旁白多少持保留态度,因为在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小宋点题式的旁白,使这作品有点说得太白太满,使一些场景少了点韵味。但就观众亲和度而言,这个选择也不能算错,就像去年《大佛普拉斯》里讨巧的旁白,确实使主题、手法艰涩的作品,起了软化的作用。虽然细节还是值得讨论,因为小宋的人设,使旁白的天真语气和后制上的稚气插画,似乎不如《大佛普拉斯》那样与作品本身气质吻合。(《谁先爱上他的》在作品气质上,并不是那么稚气的,所以旁白和后制质感就有点违和)
虽然只要在影视作品中出现小剧场,我就本能性的尴尬(这是无奈,因为学生作品中实在太常见这类的文青元素),但转念一想,对更老练的徐吕二人,又何尝不会有一样的担忧?在这样的担忧下,仍然勇于选择这个元素,其实是个大胆的选择。毕竟这个选择其实很符合角色(小剧场是同志的大地盘啊),写同志却硬是避开小剧场,似乎反而刻意。
总之,身为创作者,这部作品带给我许多额外的乐趣。因为这作品有种气质,老练却青涩,随性却紧密,文艺却又爆笑(是真的全场狂笑),仿佛在与躲在老灵魂背后的顽童在对话,到处会有类似“啊这是创作者的影子”、“这是创作者的任性”、“这选择有点俗但处理得挺好的”之类的气息。这种好看实在很不一般。
PS:最后有个非常离题的一个心得,我不得不说,“不说话的老妈妈(或老父亲)”真是戏剧中最犯规的存在,怎么可以在极少铺陈与表演的情况下,就调动这么强的催泪力道?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而且是不是在电视剧圈混久了,大家都知道这个秘密武器?《后来的我们》最后不惜离题,也要用这招,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乱讲话)。
【东默农编剧实战教室】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