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语境,犬充满贬意,以犬喻人多半是负面的评价。有些推测,因为狗在中华传统农业发展过程,被认为用处不大,多是养在贵族皇宫,成了有钱人家的娱乐或看门,因而在传统东方社会,狗与犬的谚语和成语处处充满了负面意义。
从现代眼光来看,动物无辜,只是人擅自加诸了自以为是的善恶判断。不过如果类似的善恶判断和情境发生在人的身上,又会如何?义大利导演马泰欧贾洛尼新作《狗奴人生》似乎有这层意味,电影中故事的场景特别荒凉颓废,属于底层边缘社会,暴力无处不在,里头的社会有点像是寓言,也有那么点国际政治的缩影,极权主义国家的影子,或许它更多在说的是一个与人类社会格格不入的养狗男子。
电影剧情描述兼任兽医与宠物美容师的老板马切罗,对狗有一套相处哲学,他能与狗和平共处,取得和谐关系。电影开头他将一只待洗澡、凶猛吠叫的恶犬驯服,狗儿最后接受他的洗刷和烘干,两相无事。但马切罗在街坊邻居中,他的和善及他随波逐流的待人之道,让他与邻居维持某程度的和平。马切罗私下是毒品药头,他给人好处,有时候也给人占便宜,他的随和隐忍使邻居视他为一份子,却也让恶汉西蒙趁机为非作歹。
西蒙是彪形大汉,剧情多处显出他的恶霸与压迫,别人不服他,便用拳头与暴力来解决一切对他的反抗。法律秩序也奈何不了西蒙,西蒙没关几年又出狱,邻居更陷入巨大痛苦。
片中有一段特别的论述,所有人受不了西蒙的欺凌,决定讨论合资买凶,但其中一人跳出来否定,认为这违反道德,不该以暴力的手法解决,应该让时间或其他的仇家自然而然来处理掉西蒙。这段讨论当然马切罗没有表达意见,但电影的重点也从这番讨论中延伸思考,在弱肉强食的暴力社会中,人是否剩下以暴制暴或是坐以待毙的两种选择?单凭一人的力挽狂澜或许是一种幻想,可是坐以待毙与顺应潮流也无法高枕无忧。至少在另一部电影中,在希腊导演尤格蓝西莫执导的《真宠》里,艾马史东饰演的艾碧嘉与《狗奴人生》不同,她抓紧机会,当机立断除掉危急她人生的绊脚石表姐,艾碧嘉说:“我不会等到被表姐赶出皇宫又被迫跟有性病的军官在一起,得了性病后再来烦恼道德的问题。”
对《狗奴人生》的主人翁马切罗来说,他没有道德判断的顾虑,他只是随和,偶尔给他人帮助,就能得道他希冀的平和人生,贩毒让马切罗赚到小钱,能陪女儿坐船出海浮潜。戏中,马切罗唯一的坚持是替闯空门的西蒙开车时,听到西蒙与另一同伙行窃中把吉娃娃冰到冰箱。待他送走了西蒙后,悄悄一人返回闯空门现场,救出那只吉娃娃(那只演出解冻的吉娃娃也得了狗狗金棕榈)。
电影中,过著最低限度平和日子的马切罗,终究最后面临了最大的困境,当西蒙一个举动,想从马切罗家穿墙到另一边邻居当铺偷窃,造成邻居与西蒙正式决裂成两边阵营,马切罗也被迫要选边站。结果马切罗选了西蒙这边,他决定替西蒙坐一年的牢。有趣的是,究竟马切罗是因为道义而顶替西蒙坐牢,或是他觉得忠心于西蒙能得到更多好处?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空白。
出狱后的马切罗受到邻居全面排挤,也得不到西蒙任何好处,这也让马切罗决定以捍卫尊严的方式,要挽回一些颓势,要求西蒙向他道歉。但西蒙不把马切罗当一回事,也不屈服于马切罗驯服恶犬的方式,最后在意外中西蒙被狗炼误绞死。
电影尾声是演员马切洛丰特(Marcello Fonte)细腻的演技,传达马切罗失去西蒙后,孤注一掷扛著西蒙尸体,期望让邻居回心转意的荒谬场景,可惜邻居早已都不在了,无依无靠的马切罗旁边躺著尸体坐在城镇公园,旁边一只狗忠心陪著他,迎接未知的未来。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