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物》观后感:少年个人神话的破灭

《美国动物》观后感:少年个人神话的破灭

美国动物》改编2004年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美国肯塔基州莱辛顿的4名大学青年华伦、史宾赛、艾瑞克与查尔斯,异想天开想上演现实版《瞒天过海》(Ocean’s Eleven),窃走珍藏在肯塔基大学内图书馆的天价艺术品、全世界最贵的书籍──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美国鸟类〉。严格来说〈美国鸟类〉并非是一本书,而是100乘以66公分的巨型图册,是奥杜邦以鸟类实际尺寸入画,详细描绘了百种美洲鸟的插画图集,被视为是美国国宝。4名青年的鲁莽窃书行动,不多久就被警方逮捕,留下了要服刑7年的人生休止符,而青年们的行动被浮华世界杂志专题报导,详细了描述他们的背景、怎么结识种下这起窃案的想法、如何从长计议,又如何在行窃当天脱稿演出,与原先计画全然不同,走向失控荒谬且十分可笑的局面。

《美国动物》观后感:少年个人神话的破灭
这起真实事件被导演巴特林顿(Bart Layton)注意,看见了犯罪事件后具备的探索潜力,拍成电影。电影虚实交错,找来4名演员伊凡彼得斯、贝瑞科汉、杰瑞德阿布拉罕森、布莱克詹纳饰演4名青年,另外窃案中真正的4名青年华伦等人也加入到电影中,以类纪录片的形式在银幕上现身说法,史宾赛担任主要的旁白叙事,回顾他们的种种行动。

《美国动物》观后感:少年个人神话的破灭
编导巴特林顿给电影的第一幕生猛有力,节奏和情绪饱满,呈现贝瑞科汉等人乔装成老人家,面对要行窃的那一刻,内心紧张又忐忑不安,影像不时跃现图鉴中鸟类动物猎食的画面,观众也能感受到行窃前的宁静,肾上腺素激增的刺激。而编导似乎也藉著此幕揭示,一如奥杜邦按著实际尺寸绘制美洲鸟类后出版〈美国鸟类〉;巴特林顿也按4名青年实际的模样,拍出了《美国动物》,一种美国青年在大时代下人人怀抱的欲望/需求和欲望生出的个人神话:要活出与众不同、不能一尘不变、要作大事,以及这等神话回到现实后的破灭。

编导让真实的4名青年依序出场,他们过去的影像也与他们现在所说的交织在一起。电影花费很大篇幅在史宾赛、华伦身上,刻画他们的性格、成长背景和社经地位,以及他们怎么冒出窃走珍书的想法。然而,巴特林顿这一大段刻画,因为始终没往要点挖掘,对于4个青年怎么动心起念加入行窃,又是怎么没有一人清醒喊停,在欠缺此一关键脉络下,观众只能在描述中唯一捕捉到青年们幼稚的心态,年轻人被渴望出人头地的自我冲昏头,利用看电影来学抢劫,宛如4个白目国中生写照,当他们跨越了界线,走到了犯罪的领域后才知道醒悟。

而电影难免在这样的刻画中流于流水帐,青年过去的心理状态不那么深刻(导演在针对电影的访谈中,曾提起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这些生活优渥的白人男孩不再需要为生存烦恼,他们开始为能否比父亲、比同辈更加出名而烦恼,伤脑筋怎么让自己变得独特,这就像某种符合片中达尔文所言的‘演化’),但电影在著墨被关出狱之后的省思实在不少,使得全片多了些劝慰意图,加上青年过去的日常生活略显乏味,中段的剧情使人眼皮沉重。

《美国动物》观后感:少年个人神话的破灭
幸好电影最后动身行窃的现场感令人身历其境,透过导演的手法及4个角色在犯罪上面临可能要伤害他人、可能会被逮捕人生全毁的极大压力还有崩溃行为,各种计画不周全、状况百出的荒谬犯案过程,让电影尾声的表现超出预期,十分精采,能深刻体会4名青年所谓“跨过那条线”的具体情境,并能了解到犯罪的失控与后悔。

全片或许没有勾勒出期待中的4名美国青年跨过犯罪那条线的全貌──美国梦对他们的影响,但某部分样态确实努力补捉到,也在电影中活灵活现。

作者:Angela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8:09
下一篇 2020年3月7日 下午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