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长的,要有大人的样子、成为孩子们的榜样,但是家中独子过世后,做家长的是不是就能暂时,成为一个脱序的大小孩?
以色列导演亚萨波隆斯基首部编导电影,《儿子的完美告别》描述家中独子过世,艾亚与妻子维琪依照习俗在家守丧七天,但是短短七天实在难以抚平痛失爱子的伤痛,妻子维琪坚强地重回教职,丈夫却与邻居的鲁蛇儿子卓勒成天鬼混。他们放任生命横冲直撞,一起以最疯狂方式,找出人生活在当下的感动…。
当年的国片《父后七日》以台湾的丧葬文化当成笑料,七天的繁文缛节冲淡了丧父的悲伤情绪,那包黄长寿和生日肉粽,机车后面载著父亲的身影,所谓的不刻意营造哭点,却又能让人落泪的桥段,似乎也成为某种经典。而《儿子的完美告别》正是承袭著笑中带泪的调性,同样是七天守丧的犹太人习俗,却将时间轴摆在第七天,以及守丧后第七天的隔天,短短的两天,是一种坚强与放任的拉扯,导演却又以不著痕迹的方式,让邻居、墓地的邻居、医院的邻居,都成了打开心中枷锁的钥匙。
比起《百日告别》观众必须将自身经历重叠至创作者的影像,从中得到某种关于失去的共鸣,《儿子的完美告别》电影中没有人嚎啕大哭或嘶吼怒喊,却总能在某个静止的镜头,产生某种灵魂互换的既视感,本片的真诚与真实,就连没有体会过丧失亲人伤痛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被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包覆住的温柔。
不哭泣不代表不难过,坚强并非走出悲伤,所谓的完美告别,不是不再难过,而是学会从其他地方,得到快乐。
《儿子的完美告别》以简单的点串连成线,最后成了某种能甲你揽牢牢的大网子,前后呼应,却又不带一丝矫揉或刻意,不管是看门道还是热闹,都能从中得到放声大笑与泪流满面的生理现象。
“今日已逝,明日将临。”
电影原名one week and a day,是对于时间轴的直接诠释,也是对于生死的一种呼唤。圣经传说,上帝工作六天后休息一天,同样在守丧的第七天,也暗示某种一周的循环与重新开始。而明明是住得最近的邻居,却赶在最后一天才来虚假的慰问,《儿子的完美告别》的前五分钟,其实早已概括电影初始设定与诉求。拉下铁门,是拒绝与他人沟通的防卫;母猫与小猫,是害怕新生命的武装;药用大麻,是某种思念与止痛的慰藉。直到,隔壁邻居的疯狂儿子,从屋顶、大门、后方闯入这个家,恰恰呼应著电影最后那一句“今日已逝,明日将临”的歌词。
虽然有如救世主翻转幸福的设定,似乎早已见怪不怪,然而不过于疯狂却又逗趣横生,在现实和幽默之间抓到完美的平衡,这也说明了在喜剧与严肃的题材中,唯有将真挚的情感,拉到其他电影做不到的高度,才能说明本片能够深深抓住观众与评审的心,绝非偶然。
“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你只是没打开心胸。”
长不大的男人与坚强的女人,某种程度的男女对比,像极了张志明与余春娇。一个是放任自己脱序与幼稚的丈夫,以及让理智凌驾悲伤,坚持重返教职的妻子,两人之间的一收一放,却也让电影的情绪与节奏,有了相对应的起伏,甚至是一种殊途同归的展示。所谓的“请节哀”就像是加油或别哭一样,皆是达不到安慰疗效的语句。原以为电影会随著故事的进展,拼凑出儿子的生活样貌、人际关系,然而本片著眼的仍是活著的人,该如何在笑声中得到心灵的释放与解脱。夫妻俩各自以专属于自己的“空气手术”,从第七天来到找回属于自己“全心的一天”。
不管是那一幕隔著窗户看似父子之情的背影、三人躺在床上的镜头、空气手术,甚至是那一场近乎考验演进的流泪大特写,不重提也不轻放,对于死亡的描写却又像是一幅素描,不以过多的色彩渲染,而是在层次分明的构图,传达最真挚与疗愈的感动。
《儿子的完美告别》不只获奖无数更荣获德国欧登堡影展“最佳整体演出奖”,比起突出的个体,更重要的还是所有角色间自然地互动。而本片几乎看不出是导演首部电影长片,不管是在台词和剧情的流畅度,甚至是人物角色的细腻情感,在这些影帝、影后级的诠释下,完成一部令人又哭又笑却又充满希望的告别电影。
比起死后,想要与先行离我们远去的爱人比邻而居,然而唯有“当下”能够真正陪在你身边的人,不管是邻居、家人、邻居的邻居,甚至是素昧平生的邻居,才是《儿子的完美告别》最完美的告别。
【CharMing的电影潮间带】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