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是Michael Haneke的头号忠实粉丝。记得多年前在导演的作品回顾展上,第一次看过<Funny Games>,真的惊叹不已。为何虚构的电影故事可以有这幺强大的真实感?到了一个地步,人性的缺点都被掏了出来,自己的阴暗面逐一被揭露。「挑衅大师」绝对名不虚传。自那时起,每逢他的新作,都会第一时间去「虐待自己」赶紧去看。《快乐终结》(Happy End)上年入围康城影展金棕榈奖提名,事隔一年终于在香港上映。
故事讲述一个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Laurent Family。家庭?的爸爸George (Jean-Louis Trintignant饰) 患上脑退化症多时,已经生无可恋。家族企业由工作狂的大女儿Anne (Isabelle Huppert饰) 继承。这位大女儿有一个一事无成且经常失控的儿子。母子之情表面上很强韧,但实际上只害怕儿子会在人前丢架。家族的二儿子Thomas (Mathieu Kassovitz饰) 是位医生并有个美好的家庭,但私底下经常与情妇互发情慾讯息。最新加入这个扭曲的家庭是Thomas与前妻所生的小女儿Eve (Fantine Harduin饰),虽然年纪轻轻但也隐藏着黑暗的过去。这家庭外表看上去很融洽,和谐地同枱吃饭,但其实各自修行,收藏着自己的阴暗秘密。片名《Happy End》就是要讽刺这班伪善又不快乐的人。
全片其中最冷酷的一段莫过于晚餐的一幕。画面构图上,主要是人物的特写,甚少群体的画面,凸显了其自私冷漠的疏离感。除此之外,电影也有不少对社交媒体的讽刺。Thomas与Anne只可以在电子世界里才可以把自己鲜为人知的一面释放出来(也许那是你我的写照)。小女儿对生命的无助亦只可透过的电话直播去释怀。家庭本是避难所,但各人只相信冰冷的电子世界。但令我感到最可怕的郤是片尾小女孩Eve与George的一段对话。大概是因为内容太赤祼,太贴近真实。人与人的沟通现在渐渐被电子化,这样真诚的交谈少之有少,这反而令我措手不及。
《快》是导演过往作品主题的大集结。小孩子的伪善和所引起的不安感就在<White Ribbon>内出现过。偷拍镜头就令人联想到<Caché>。当然,还有《爱》(Amour)。片尾的对话,当George道出自己因为不忍看到妻子痛苦而亲手将她杀死的时候,便知道在说的是《爱》的结局。很有趣地,我在一篇导演访问中读到究竟《快》是否《爱》的延续。导演就解释说,他的所有电影都是围绕着同一个家庭,并无他人,所有主角都名叫George和Anne。延续不延续,观众都看过George和Anne这幺多遍,与他们可算是「相交不浅」,为何导演还是要我们继续冷眼旁观他们的故事,这不算残忍还算什幺?
});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