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出镜的大学教授用中文,杜甫草堂的老年人用英文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出镜的大学教授用中文,杜甫草堂的老年人用英文

“全国上下团结的关头上,杜甫不上前线也就罢了,天天矫情、冷抖哭、定体问。三吏三别给粟特人递了多少刀?反抗安史集团的战役中涌现出那么多英雄他看不见,天天盯着大唐的黑暗面,用小概率事件抹黑整体,为了名垂文学史,良心都不要了。”
设想一下我们怎么拍一个莎士比亚的纪录片,就能发现这个片子跟着杜甫一生的足迹走访了一遍,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种人有什么好宣传的,碰到叛军不敢反抗,只会一味逃跑
还写三吏三别 咏怀五百字 兵车行等等歪诗,吃大唐的饭,砸大唐的锅,给反唐势力递刀子
难怪“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说明当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转D版网友treotreo

因为片中采访了宇文所安,我下意识认为会用他的英译本。听到《赠李白》中“李侯金闺彦”翻译成“ star of the golden gate”,又推翻了这个想法,因为对宇文所安译文用“golden chambers”还是有印象的。留心听会发现片中的杜诗英译以意译为主,不太注重传达用字、修辞、双关多义的效果,比如“悲管逐清瑟”就只译成“with finest music”,“无使蛟龙得”对应river god。一些用以类比和解释的西方参照系:安史之乱 as deadly as WWI;李杜风格差异如酒神与日神;杜甫是最“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诗人;长沙如二战时卡萨布兰卡;杜甫的忧国忧民与弗洛伊德关于哀伤的理论;对永恒的天地与时光的关注如Pink Floyd。三峡风景与杜诗与Set The Controls For The Heart Of The Sun的音乐交错,这个瞬间还挺触动的。
7分。对杜甫诗歌的理解,西方人还是太皮毛了。但个别几首,成都、夔州部分,解读的还不错。秦州直接跳过了……英国人的镜头视角挺有意思,市井街头的“东洋景”对他们很有趣吧。全片强调杜甫对中国人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尤其孩子的加入,令人感动。渲染气氛的自然摄影、McKellen的朗诵,是两个优秀加分项。P.S,看完夜里梦到去西安了。(https://weibo.com/tv/v/ICbAJ0x1k?fid=1034:4491005475618852)
BBC拍出的适合外国人了解杜甫的纪录片虽然充满东方主义色彩,但却脚踏实地不藏拙地“原址重建”式推介杜甫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在他们眼中,杜甫更像as a man rather than a sage.
在这么一个微妙的历史时刻,BBC愿意播出这样的一个故事讲述千年前一个唐朝诗人的人生,这本身已经很难得。
甘道夫老爷子朗读的译本,大概是为了贴合同时代的贝奥武甫,有音步但不押韵,隐晦的用词全部白描化,被老爷子念出了荷马吟唱的意思。诗歌翻译这件事情,角度不同真的有趣。
精华在于爵爷读诗。好的诗歌即便舍弃了韵律性,纯粹意译,也能够打动人心(另外说cultural sorrow那一段莫名地很有触动,“One may grieve as intensely for an ideal or a civilisation as for a loved one.”……
作为现代的非中文母语者的制作方,与千年前的使用古中国语言的杜甫之间隔了太多的壁垒,而解读却并不令人失望,而在某些观念上甚至体现出超越国别、文化与语言的普世性的透彻与宽广。当伍德坐在一叶小船行驶于四川的绿水之上,他想也许作为另一种文化出身的杜甫在这里得到了对人类、自然和宇宙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理解。作为结语,伍德引用了一个未说明来源的评论家的评价,杜甫无意间成为了将这个民族的精神、情感及不朽的人文内质具象化成诗歌的诗人。无法不感动。诗歌部分全部采取意译的方式,有些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干脆略过(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不能说是翻译工作的缺失,只是必然的文化遗憾吧,请伊恩来读真是再好不过,让人觉得好像听到了杜甫写这些诗时喃喃读出的自语,温厚、孤独、苍凉而有力。
还是止不住热泪盈眶,只杜甫的诗已经足够了. 至于那些尖锐的批评,我想也只能拿国人撰本去英国取景拍莎士比亚的片子对比,然而这样的片子尚不存在. 剥去语言和音韵本身的技巧,去理解和讨论其中的思想,这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
要回看读诗的部分,看看BBC是怎么翻译的
杜甫走过的路起码人家基本走了一遍,做记录片,首先就得能走,认真,真诚
弗洛伊德的“文化性忧伤”是个很好的题眼。主持人历数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中西对比的结论是“像杜甫这样体现了整个文明的情感与道德敏感性的人物,西方罕有其匹”。干豆腐朗诵豆腐诗的段落有多催泪,在广场舞大妈和各种山寨仿古建筑中探寻古风古韵的段落就有多遗憾。
杜甫研究者鸿业说:“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当所有道德和文学的标准被抛进质疑和混淆之中,杜甫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他的魅力和他所收到的尊崇却依然如故,未曾经受挑战。一方面,那些主张绝对权力以维持现状的人士以杜甫为号召,因为他始终不渝的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毫不犹豫地反对叛乱。另一方面,那些支持流血革命的极端左翼人士也援引杜甫为例证,因为他描绘出了最为催人泪下的苦难场景,大声呼喊出对不公平现实的最为愤慨的谴责。” 摘自鸿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总之,杜甫那个时代的人的世界观或许还是“国即天下”,它所处的现实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但只有不断迁徙,不断写诗去表达,为了一个不会破碎的美好山河。
算是杜甫的一个传记,以杜甫诗歌出现时间先后为依据,根据诗歌描述的地点重访旧址,算是挺有趣。不过,杜甫诗歌中很多比较著名的都没提到,当然可能是文化差异吧。总之,挺有意思,有点儿类似考据片,只是好奇唐诗中的的五律七绝,译成外文后,如果没有了汉语的平仄押韵,外国人如何感受唐诗之美?
唉,小学时那么中二地在铅笔盒里贴着“飘渺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现在才算踏踏实实地了解了一点儿杜甫,还是通过BBC!说来惭愧,看了英文,才知道很多诗是什么意思。Ian McKellen的朗诵也太棒了!想来古代这么多作品,哪怕是诗人隐居期间的,都能保留下来,也是挺神奇的。另外,在那个时代,船实在太好用了,沿着长江,就能定居或逃亡。我不知道杜甫是否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整个文明的情感和道德”,至少在当代,他没有。第一次听说杜甫的死因是哮喘和糖尿病,这么西医的讲法。“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啊,太感动了
少陵之不朽不在一章一句,在以自画像画出时代,其千载动人之切,如鹤发老者Andreas Bocelli复活节于米兰大教堂所唱圣歌。
如果不看中文直接听英文朗诵,虽失去韵味,但能更理解外宾想向外宾表达什么:这位以人为本的耿直之人(speaks to his heart),和千千万人一样,是普通的流离失所的百姓;但对文明有深刻的道德感和悲悯(cultural sorrow/moral sensibility of a whole civilization),将个人经验及其对所处时代最悲悯深刻的文人反思超然结合。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完成帝王所不能之道德训诫,正因他用凝练极美的文字,写下了超越时代的人间观察与对理想情怀的追求,并始终谦逊自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全片最后一部分的翻译还蛮感人的。
全片飘荡着一种真诚的诗意。剪辑很常规,生平讲述+足迹探寻+专家民众+诗篇朗读,很好奇对于普通英国观众来说,能理解多少。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6日 上午8:38
下一篇 2023年7月16日 上午8: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