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一下,去斯匹次卑尔根的永夜之地看极光,滑雪橇,玩北极熊至少需要38000元。幸好还有电影院可以去,一趟只要38元
“蓝色,是这里最美的颜色” 这是一个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朗伊尔城的故事。城市英文名就很有寓意,Longyearbyen,一年很长,时日很短。关于它的极地科考、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判定死亡违法的城市等,我都不关心,因为通过这部纪录片,在这个“光有故事、房子有感情”的地方,跟随镜头和主角们经历一场4个月的极夜生活,将会是一段更新鲜曼妙的旅程。北欧有个传说,极光可以把人的灵魂吸走,片中那段长达5分钟各式各样的极光曼舞,伴随大气的音乐,大饱眼福,必在大银幕上看!而3月8日的太阳节,我甚至第一次听说,你能想象在经历漫长极夜后,人们对于期待太阳回归的热情会有多高多神圣。“这里没有树,所以我们把感情给了太阳” 当第一缕阳光直射在教堂的第二台阶上,我仿佛置身人群当中,一起欢呼、迎接新的生活曙光。
当结束了四个月的极夜生活准备离开时,尽管有了一场事先张扬的告别,但他依然显得那么平静,而银幕前的我反而生出了诸多不舍,这大概就是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区别吧。一个远离尘嚣的乌托邦带给你的,不止是也不应该只是风景和平静,更应该是学会接受,接受相遇,更要接受离别,因为我们终究是要离开了的,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人,离开彼此,离开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于是趁现在,好好爱吧。
人类终是自然的过客,但后者却给了前者更加珍贵的东西
1219不散观影团广州天环百丽宫提前观影。没有太大期望,结果却很惊喜。大概是在大屏幕上看的第一部纪录片,讲述了真实存在却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一块地方,一些人。在一个四个月见不到太阳的地方,每个人似乎都是积极的。而对我们来说稀疏平常的阳光,对他们而言,却是神圣的。喜欢后面的主创交流,对影片的认识又加强了。
可算是看上这部片子了还是附近的影院太不容易了!像天助我也昨天发现今天突然掉下来似的排了3场!客观地说,作为纪录片,平淡而中规中矩(而且怎么感觉还有政府背景),只是简单呈现。给4星当然是因为题材,毕竟中国没有什么极地电影包括第三极的。朗伊尔,这个不允许有生死的城市,从采矿开始(“为了面包他们把生死交给命运”)80岁的Freya老太太真棒!斯瓦尔巴、新奥尔松…冷且风大!真的很想在这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但人家也是不喜欢游客的。中国黄河站的男科学家其实在里面存在感不高都没记住名字,而且似有点自卑,比北欧人还内敛的样子。狗狗们真棒!在这北京大风降温极冷的天气里,看这部影片真是相得益彰了!外面冷影厅也冷就5个人!一天碰到俩抖腿男也真是奇葩了!回来等车没冻死!天幕新彩云4号厅 用融给的聚优福利卡买真不禁使
人文纪录片,挺好看,不是那种源于地球最北端城市和最亮极光的美景,而是在这个永冻土地区、四个月极夜的居民生活状态的描写。整体结构有点散,但好在视角广泛,有科学站、旅游者、更有永久居民等多个视角。电影观点也比较冷静,主要还是提供了了解如此特殊生活状态的机会,很难得。说到猎奇,其实更想看看西伯利亚雅库茨克、诺里尔斯克这些地方的人文类纪录片
这里的人怀着各种目的来到这里,因为自己、因为他人、因为国家、因为世界,有人因为这里的改变而担忧,有人要离开,人们在这里相识并分别。不管人来人往,还是世事变迁,永夜里总会有极光相伴,永夜结束也总会有阳光照耀。
极光画面出现的眼眶突然一瞬间湿润了。见过这样的风景,人生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养哈士奇的夫妻和80岁的奶奶,彷佛是平行时空在世界尽头生活的另一个我
#年度佳片#因为私心喜欢极地与极光的缘故,情感上给四星半。从纪录片的客观角度来看并不算出彩,基本是国内纪录片的平均水平,从国内极地科考队员的个人视角,去诠释北极小城风情以及环保的议题(看着日渐消融的冰层与皮包骨的北极熊实在痛心哇),日记体的形式拉进了观众与镜头的距离,再融进辉煌壮丽的极地风光,在大银幕上欣赏就真是无比震撼。因为持续的极夜不见阳光,所以人们对太阳的感情愈加深厚。当地人之间那种淳朴友善的关系令我很羡慕,理想的乌托邦生活啊,那个在极地从年轻一直生活到90高龄的德国老太太给我印象最深,她喜欢登山旅行,说过人应该有自由去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还有那位深爱蓝色的版画家老伯与他的狗狗,在极地生活过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对生活哲学的感悟也与众不同),最后许巍的片尾曲《无尽光芒》也是可听性极佳的。
不散抽到的点映。这个纪录片和想象不太一样,还是挺不错的,能看到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生活,那里的极端气候和美丽自然,一直想去看一看啊!其中有位80多岁的老人在那儿生活了50年,令人印象深刻。那与世无争的平静小镇生活,与自然对话的感觉,极夜黑暗中的火,天空的绚丽色彩,是我非常向往的。希望可以有机会去看看,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这类似的纪录片。
如果不是《光语者》,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了解离北极点最近的城市和小镇,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刘博士虽然在独自在极夜寒冬里守卫着黄河科考站,但因为有无可比拟的迷人夜色和单纯可爱的当地居民,孤独的日子却也没有那么难熬。生存环境再艰苦,大家也有期盼太阳再次到来的虔诚希望。
“如果重新活一遍,我还会如此选择人生,包括所有的错误。”啊,我的错误也可以被这样看待吗?前几天夜里上厕所完了睡不着,刚刚深深地后悔过人生。影片中,极光那一段开始的一刹那,有那么几瞬我真的打开了好多。庄子的大鹏和南冥,宇宙的广博和深远…我的目光是否局限,我的思维是否狭隘。这部电影,给我力量。哦对,我也要有个挪威人的小木屋。融化的冰让我想起站在一块不断融化的冰上团团转的北极熊。第一缕太阳出现的时候。自然的辽阔,个体的意义。
全片拍摄于极夜,高潮却在最后的太阳节,当然还有极光延时那段。只有真正经历过黑暗的人,才能明白光明是什么。纪录片整体四平八稳,主题有点散,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原住民和外来访客的融合,人与自然特别是环境问题,人与自我的相处和和解,离乡与思乡,民族与国际等等的杂糅一锅烩,光语者的主题反倒没那么聚合,全片合格但不够惊艳,7.5分
永夜城中客,极地与光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在那个连极光奇景都司空见惯的北极圈,人们的处世态度也如同雪野天空一样空旷
电影的气质就像它所拍摄的那群北方科考人员一样,朴实,自然,慢热,礼貌中有一点距离感,新奇中也免不了一点枯燥……但真的融入之后,就会被它的真与美深深吸引。
特别有共鸣,也有许多时刻觉得很感动。从开始的好奇期待,到后来的麻木迷茫,然后踏上另一段新的旅程,再反复一遍这样的心理过程。足矣证明自己依旧用心的活着。每个时段的空白和独处,都是生活中一些放松的片刻,最后让我们回归到生活,热爱身边的人们。因为活在长期的黑暗中,因为活着的时间有限,所以才更用心的活着。修炼自己平静的接受相遇,也平静的接受离开的过程。
片子比简介好看得多,配乐也好,片尾加汽车广告可以李姐但确实扫点兴,打工日迟到20分钟,还好没错过极光,北极村,绿光,不说话就很美好。
真的太让人动容了,我觉得这么真诚平和中立的美容,这么美而且还饱含情感的镜头在国际大片都很少见吧。没有任何的卖弄没有任何煽情和刻意歌颂,你所讨厌的套路都没有,然而泪水还是情不自禁从你眼中流出,那不是因为难过,也不是因为感动,是一种久远到你有些模糊掉的触动,它回来了。你去看吧,不需要做功课,简介都写偏了。当然它也是个赔钱的片,我想让你去电影院看它不光是为了支持这个匠心独运的作品,也是因为想让你去感受它最好的状态。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