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57 满头白发的朱西甯拿著dv拍苏州河,以及朱天文给老家的人们放ppt,看得我好伤感。依旧是那个感慨,台湾已经不是那个台湾了。
不愧是张爱玲(张还叮嘱朱西甯不要写她的传记)、胡兰成晚年信任的人,这家人文脉殷实,情态生动,片子回顾朱家历史,家族脉络,文学履历,带出两岸离愁故事,朱先生和刘慕沙女士的书信往来动人,为爱奔赴的古典之恋、文字之恋,真美好。
朱西甯年少时信里的一个片段:从事一种事业,态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文学,一切的事业都不怕平凡,唯有文学不能平凡。因为文学不是换取生活的工具,文学不是换两盒便当吃吃,混饱了肚子就算了的。文学乃是延长生命的永恒的灵魂之寄托。就以我这个最可怜的起码作家来说,27岁,在整个宇宙的生命中,该是多么的短促的一刹那。可是,即或现在我就死了,也不足畏了。我已留下了30万字的作品。
在这个家里,所有人都在写作,以至于家庭中很少那种传统的父女关系,倒都是同业、同行。这是很奇怪,也很难得的一种氛围。
内容比下集更丰富好看。小小书房内并肩的两张书桌仿佛是携手一生共历风雨的象征,女儿们重温当年情书仿佛追溯一条来时的路,这些旧年的温度“是整个族群乃至台湾社会裂痕的缩影”,与8、90年代回内地寻根一起构成一部慨然的当代史——正因永远无法释怀当年的硝烟和当初的别离,才催发了《铁浆》《狼》《破晓时分》《旱魃》这样异于现今或内地作家群的语言质地和取材视角(参考王德威和阿城的评价),读过这些简洁狠准的峻黑深沉文字、金戈铁马般的节奏和前瞻性的意识书写,更能理解朱西甯所言“长篇相对容易,短篇的挤压感产生张力”。
弃学从军加入新军,可与杨照提到“新的精神秩序被瓦解”对应;未竟遗作《华太平家传》,天文称“将“实然”的材料打造他心目中“应然”世界的熠熠梦土”,能有机会读到简体版吗?
#金马57# 动人 是朱家故事,是台湾故事,是两岸故事。信件成为密码,女儿们可以追溯父母爱情,走入家族故事。大浪潮下,欣慰的是,他们一家人感情很好,一直在一起,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 今天很多朱家的朋友都来啦,让我意外的是钱永祥老师,竟然还有这样的渊源,奇妙。难得看到天文激动的样子,可爱又可敬。
20201111 信义威秀,天文和童子贤影后对谈,天文一直讲王文兴那一集《寻找背海的人》,主持人说让童子贤讲话,天文也说让她先讲完。和侯导、李屏宾、唐诺、天心、天衣、小虹老师同场,唐诺坐H排3号,天心在前一排的14号。结束后侯导和李屏宾在电影厅外廊道等其他人,我觉得那空间和人物都异常玄幻,听到李屏宾对侯导说“这样看更多细节⋯⋯”。其实觉得很多音乐下太重、剪接有些地方不自然,可是仍然喜欢也深深感动。也知道选出这些多么不容易。后来再想也觉得是要这么重的,尤其结尾的照片、时间轴。电影开场的镜头太侯导了,忍不住笑出来,天文出场后震了一下,她是导演拍纪录片但是自己也演。震撼她讲刘慕沙对朱西甯的愧疚,她们三姐妹对“大”的愧疚,最后十年,只有海盟陪著朱西甯,只有海盟知道最后的作品在哪。小舅在外公家讲艾略特
她们说起基耶关于亲子关系的话,也是我最记得的。家和国终归就是一体的,所幸是他们记录下来了。
就是多少能看见时代, 文学与人, 还有一些猫, 我天然地喜欢这些东西. 朱西甯就是长得特别好看的人, 逗小孩疯疯的老头样子美好珍贵, 有人还在乎什么深远的意义吗? 也想看”我记得”
说实话,一开始有点不太适应,你们一家子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拍出来给大家看?但是不知不觉中开始感受到各种能量的释放。开场反复读信的段落可以理解成召唤,催眠式的引导,启示,显现,不是简单的内容宣式。构化纪录片结构的核心元素是大陆-台湾,历史-当下反复切换过程的时空流转情境中产生的丰富充沛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力量是对存在的确证,也即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定义,更是对朱西宁魅力的定义。另外也强烈感受到朱西宁的硬核基督教信仰被注入到了影像质地中,带来的是不流凡俗的绝对的信与真视角。王德威、杨照、张大春、舞鹤、阿城、莫言们的讲述,都提供了非常别致而不雷同的犀利角度。二十世纪深蓝顶级文艺精英的风采算是见识到了。3.5
老头儿可爱
(1)终于看到了朱家小楼的内部场景,拥挤的客厅,写作的桌子,还有猫咪,朱家三姐妹聊天,唐诺和谢海盟没有正式出镜(只是作为背景人物)。(2)朱天文不论年龄多大,都很可爱,见到亲人,像是个激动的小女孩。(3)基督教对于朱西宁的作用是最为深远的,他的精神思索与小说探求,都因此具备了大部分华语作家少有的维度。(4)回宿迁三姐妹与朱家亲人们的团聚,分外动人,历史深切地影响了这一个家族成员的各自走向。
朱家文学传奇的自我观照,一代人的浪漫与勇气。从台湾到大陆的,重经历而轻文学,回溯父亲迁徙的足迹,试图完整地拼凑他的生命历程。两个小时的述说,是对父亲的怀念,亦是忏悔。
三姐妹出镜,家里很多只猫,天文主导,她衣着真是永恒少女;天心居然不太活泼,天衣自然。三人盛夏读了六晚上父母的信。那张临窗小小书桌真是久久不能忘。/从朱西甯到痖弦均为49年入伍来台,可见彼时正统人心仍可议。朱任职国防部,想看他写的《八二三注》/阿城的诘问或许是一代人的不舒服/赴宿迁老家修族谱一段很有趣,天文入世亲切无碍。/在一个文学家庭的结果就是你老了之后只有小孙女关心你在写什么/有张大春苏伟贞等出镜。/文学世家的纪录片最好不要由家庭成员来拍。
4.5 女儿们读父母的信可爱,写作和志向真挚,阿城老师真敢说(但家族聚在一起看照片ppt挺尴尬的)
竟然看到了故乡!
是岛屿上我所最关心也最喜欢的文学世家。此前有交集有了解,但纪录片总能给到更多史前史和话外话。因为尚在共享同一片时空,我当然知道天心他们是如何友善,这一集展现着西甯先生,那本以为严肃的眉头深锁的一位,也是如何的充满爱与温柔。他所信仰过的,不再了,但他以文学来开拓的不可思议的流域,让他二十七岁立下的宏愿完全超额实现。
她们。旧物,旧影,南京,小鹿斑比,剧院拱顶上的画和内饰,环形天桥(既视感)。泛黄的书信,朱天心用文件夹收藏的旧物,不愧是女儿,才如此细心和留存。两张旧的书桌和玻璃板,旧家具。沙发上的猫,各处的猫,狗,树。采访苏伟贞时她家的老冰箱,老沙发。藤编家具。张爱玲。钢笔字,蓝墨水。真有文人气(褒义)的老头儿确实都很干瘦和精气神,而非油腻,这很难得。以前的老照片真好看。她讲母亲写下的文字,那些段落。吃饭时候还在想的一个念头,看纪录片一段时候正好对应,也是“缘”
因为是子女为父母做传,很私人,也很美好。稍显零碎,但完整的呈现出一个写作者的丰富面向,他们的理想、他们的问题意识、他们的坚持和他们的选择。那些给人力量和坚定的实然的生活,因着应然的态度。也有不为外人道的,譬如众人对朱西甯最后十年的忽略,而陪伴者谢海盟还只是个儿童,大概有难言之隐,也让这部分显得突兀。前有《愿未央》,才有后面《我记得》
朱家人联动了整个台湾,乃至曾经民国时期文学的部分根基。在追本溯源的回忆中,文字的力量,极为强大,把曾经的故事逐一浮出水面。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