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前线》:三星吧,主旋律的痕迹恨明显嘛……打完炮竟然还互相欢呼而拥,真的挺让人无语在那种生死攸…

《最后的前线》:三星吧,主旋律的痕迹恨明显嘛……打完炮竟然还互相欢呼而拥,真的挺让人无语在那种生死攸...

看够了《救国同盟》《勒热夫战役》这类要么开历史倒车、要么自我阉割向西方献礼的片子,难得有一部既正视苏联问题又歌颂昔日理想的俄罗斯电影。
莫斯科保卫战里著名的波多里斯克步兵学校,把未来的军官都送上一线,悲壮!还好感情戏抢戏不多。援军恰好是另一部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里的316步兵师。莫斯科战役里的英雄事迹太多了。
片里的“侦察兵”是格鲁乌训练学校的学员,并不是一般侦察兵。比《勒热夫》强很多。《猴子河/捌佰》就是垃圾。
当成战争青春片来看,完全没毛病…指挥官胖的像熊算是自黑吗?中间还不忘借纳粹的嘴黑一下波兰,哈哈哈哈,乌~拉~~~战争片不讲主旋律讲什么?讲特么的变节、讲利己苟且之后发达了?喜欢用“主旋律”来黑的人,希望你们客死他乡的时候,别说自己是中国人来求饶,嘻嘻~
现在新俄还能拍出这样的反法西斯战争片真不容易
炮兵学员守前线,壮烈。
小伙精神 姑娘漂亮
作为“电影”还可以,不失为可以一看的战争片,尽管感情戏那段着实没什么必要性。提几个问题或值得商榷之处:1、1941年10月,苏军居然用上了波波沙,显然PPD的道具没人做;2、1941年10月,苏军侦察兵军官竟然能端着美制“汤姆逊”冲锋枪作战,是因为这个演员就喜欢这枪么?3、整片中威力最大的枪械当属托卡列夫TT-33,在苏军军官手中,命中率几乎百分之百,且一发毙命;4、作为面积杀伤型武器,片中的喀秋莎火箭炮堪称“精确制导”。
文化部给了13%预算, 斯塔查克的敌后伞兵突击队至少维持了五天战斗也是可歌可泣. 每个人呈现的生死观和选择很符合”正常”第一梯队人员和家眷的人生态度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俄罗斯战争片,拍得真好,那么年轻那么美好的生命都在这场战争中消亡了,虽然不是通过士兵面对战争对信仰的暂时犹疑与内心恐惧来表现,同时还是学生的士兵们稍显整齐划一了些,但这种保卫家乡与爱人的热血和勇气却显得真实感人,年轻的生命与美好的爱情消逝、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被战争的残酷全部烟灭,看的时候挺震撼,看完还是觉得挺有余味的。我们内地电影市场好大哦,但有好多年没有拍出这样的片子了吧。
其实战斗不是很激烈,但战场环境比较真实,没有天朝战争片中的人挤人的拥挤感
为莫斯科会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莫斯科保卫战的前奏,浴血拖延敌人进攻的军校青年学员。随着近些年新沙俄的外部环境越来越恶劣,西奴的鬼话看来也越来越没市场了,好些文艺作品都没什么闲心乱黑苏联了,本片中悲观情绪只出现了很小一段(就是那句被某些评论大力称赞,实则脱离情境、突兀无比的废话)。另,某条高赞差评的喷点真是相当清奇,连战争+爱情的经典模式都能强行脑补出一大堆有的没的。
波多利斯克军校生》1941年10月波多利斯克军校生在莫斯科郊外的英勇战斗的故事。波多利斯克步兵和炮兵学校的学生被送往伊林斯基防线,与苏联第43军的部队并肩作战,以阻止德军前进,直到援军到达。
首先对热评进行反驳,“打中后欢呼”,这个没什么问题,因为我爷爷当年也讲过,那时候大家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是考试没有实战,打中了就跟考过了一样开心,瞬间忘记了战场规则,只有老兵才会沉稳。
反驳“为什么手榴弹不炸”,这种镜头其实用的很多了,就是为了吊一下观众的神经,看形状应该是德军m24木柄手雷,5-8秒引爆,按理来说还是可以扔回去的。
电影拍的只能说中规中矩,苏德战争好片子有很多,时间掌握的不错,有间歇性的中场给观众放松。
缺点就是还是比较明显,镜头之间有点散乱不容易看明白,人物塑造的太差,认不出,应该是群像表现。最大的一个穿帮就是有几个镜头是苏军在用汤姆逊,我记得租借法案应该还没向苏联支援呢。
又有人扯到主旋律,这就没啥好谈的了,我直接国防军半载就对了。

最后知道自己必死也不跑打出最后一炮感动哭了
我的最大疑问真的就是为啥人家俄罗斯小鲜肉演兵可以我们的小鲜肉不行呢?当然俄罗斯编剧写的剧本也比中国编剧强,但是中国编剧我感觉还能抢救一下,演员没救了
看哭了,好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战争片了,二战中的苏联红军跟我们的抗战先烈一样值得我们敬佩。
拍的很朴素,演员长得好看
十几岁的爱情才是爱情,成年人的爱情都是性和交易。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