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时代作结!跟导演聊过,其实整部片子还是不完整,更多的可能是一个嘉禾时代的电影记录。
因为导演说邵氏的版权太贵买不起
看了这片子才惊觉,连小侯、小熊、元德这些人脸上都已经有老人斑了。熟悉批判视角的人当然可以指出,龙虎武师是资本主义加传统男性气质孕育出来的不健康的搏命电影文化,可鄙人和无数的同龄人一样,很荣幸地躬逢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从那些激动人心的名作里学会了血性、义气和尊严,这些在当年的大陆电影里几乎已经绝种的可贵品质。正是这些连小学都没上过的电影民工们教会了我传统的人情美和英雄气。感谢老魏为他们留下了这一曲挽歌,但愿一个时代的落幕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非常纳闷为什么可以绕过张彻导演不提,也完全没有带出唐佳师傅,源流有些没交代清楚。但是如今能看到这么一部电影,还是感到了一丝慰藉。
10.13二刷理清了电影脉络,后半段过渡是很顺畅的,问题还是在于李小龙之前的标杆式人物都未被提及。
P.S推荐一下B站up主“-食目-”的《1920-2020百年武打影史》
那个香港精神已经离我太远了 每每回光返照般瞥到一丝 仍能热泪盈眶
看到弹幕里都在说“6块钱就给我看这个”“骗子,纪录片还要钱”“骗我6块钱”……我就知道,那个时代彻底过去了。
7分。即便自诩半个港片迷,在这部纪录片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内容。这部影片主要还是可以让这些平时没那么受关注的武替,可以成为主角,让大家去关注他们。虽然,因为篇幅有限,纪录片还是有不少缺憾。但,终究是对那个时代的点滴记录。也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那时候的香港武侠或动作片那么强,因为,他们真的是在搏命。
看这部电影你会感慨:原来那些年我们在港片里看到的每一场精彩绝伦、真实刺激、天马行空的功夫动作场面,背后大多是由这些武打替身演员用命“博”来的。“你能从八楼跳进水里,我就能从九楼跳进火海。”在那个没有特技的年代,这些担任替身或龙套的武师们,在没有任何保险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个危险的动作场面。给观众带来刺激冲击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满身伤病。魏君子不单通过这部电影记录了香港动作电影的兴衰史,更是表达了对这些具有香港精神的龙虎武师们的敬意。无论你是一个港片爱好者,还是普通影迷,相信你都会笑中带泪的看完电影,并被这群人的专业拼搏精神所感动。做为一个港片迷,没法不给五星并锁定个人年度十佳,我爱港片!
从南下的戏班子发迹,经历无数人血泪和多次革新到达巅峰,再慢慢被时代淘汰,又北上回到原初的地方,令人唏嘘。是在大陆比较难得的关于幕后职业的非电视纪录片,也是香港电影一个时代的挽歌,现在很难再有这么拼命的电影人,他们值得被记录。
一部扎实的纪录片,数十位大咖现身讲述,回望了香港武行从鼎盛到没落的岁月,看得人热血、感动又怅惋、唏嘘。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且身体力行地抢救着历史,魏君子和荣超这几位老港片迷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成龙洪金宝袁和平,那些默默无闻的武师晚年很多都贫困潦倒、病痛缠身,而大众记忆里只有以一敌百的主角,没有那些被主角揍倒在地、摔出楼外、豁出命给主角做危险动作替身的无名英雄们。可能不止武行圈子是这样,残酷的游戏规则令人心疼无奈。映后徐克上台,叹了一口气说,哎,能怎么办呢?我们几个都白发苍苍了。
如果打开我的书影音档案,按照豆瓣的分类统计,我看过的动作片多达571部,在所有标记的2112部影视作品中占比高达27%,仅次于剧情片,可见我对动作电影的钟爱了。因此这部龙虎武师的确让我多有触动,百感交集。华语动作电影已经断层多年,作为动作片影迷实在难过。本片是一首香港动作电影的挽歌,也是一次在如今港片集体式微年代对香港动作电影时代的一次深情回眸。有辉煌也有彷徨,有荣耀也有血泪,有巅峰也有反思,数十位曾经摸爬滚打过来的武师亲自出镜讲述构成一部香港动作电影的微缩影像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有很珍贵的史学价值。可是由于鸡肋的宣发和观众影院普遍对纪录电影的偏见,这部电影经过平淡的首周末后就会不声不响地从院线中消失,实在有些可悲可叹,唉。
老实说从技巧还有形式上来看就也不见得就拍得有多好,因为基本上还是在以一种相对比较笨的口述史的方法来记录,但还是看得人感慨万千+感动不已。香港功夫片或许落寞了,但曾经的辉煌是一个又一个“无名英雄”用命搏来的,这份精神永远不会消亡。纪录片看得人太疼了,多次看到我不由攥紧拳头,一个时代逝去了,我会一直怀念它。献给香港,献给香港电影。
可以说是一代香港武行的血泪史,从龙虎武师的发迹到人物志,再从片场追忆到武行如今的生存现状,有逸事也有旧闻,追忆片场的惊险片段最让人触动,生存现状则最让人唏嘘,不过每个受访者忆往昔时眼神里满是对这一行的钻研和热爱,言语中又有一份坚守和遗憾。曾经的七小福、洪家班、刘家班、袁家班、邵氏、嘉禾……无不让人感慨,唯有祝福香港武行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仍有用武之地。
两处痛点:当年看得热血沸腾的动作场面是真打,以及武师们人到中年后的无奈。如今功夫电影有些“青黄不接”的味道,受技术、类型发展的影响,一些“大哥”的作品也难有原来的味道了。未来很难再有这样的真功夫了,多以致敬为主。尽管本片在功夫片的梳理上不是很全面,不过重点还是把情绪渲染出来了。
无比怀念那个拳拳到肉、昙花一现的香港武打片鼎盛时代。没有特效绿幕,只有以命搏命的敬业精神,拍完不是喊收工而是喊救人。武行里出头的不过三五人,更多人永远活在幕后和镜头边角落,然而正是他们扛起了“东方好莱坞”大旗。当初京剧的没落成就了武打电影,而如今武打电影的没落只催生了一堆视觉垃圾,我无比痛心…
一帧一画,故人故事,一招一式,硬桥硬马,很多掌故已飘散。想起录像厅年代,想起露天电影,以及今天DL重温的很多修复老片,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自信阳光、消费能力极强的70、80年代,这群草根出身的拼命三郎赴汤蹈火、飞高爬低、捷如闪电、拳拳到肉,多为幕后,却保证了香港电影打得好看、看得过瘾,每一个看港片长大的人都会感慨万千,虽然授权等原因,邵氏等没收进去,但留下这样的影像真的很珍贵了。
献给香港动作电影、献给龙虎武师的一篇祭文,无限怀缅。
相当扎实的一部纪录片。不仅采访了数十位当年的武行大佬,每位都讲得诚诚恳恳;还穿插了大量港片片段,有几个桥段剪得挺有心思的。一群年轻人没有读过书,没有其他出路,被逼得只能去片场用身体、玩命来赚钱,确实非常不容易。说起来香港电影几乎各行各业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如今武行式微,也是时也势也。其实挺认可八爷说的:“拍电影不一定要搏命的,不危险但是能拍出危险的感觉才是真的厉害。”当年那一套就留在当年吧。不过《省港旗兵》里那个从三四楼摔到溜冰场的镜头实在印象深刻。
2021-08-28,SFC上海国际影城重固店6号激光沙发厅,包场,片尾曲还是正宗的九〇年代胡伟立合成器味道,看的时候:哇,连他都采访到了!看完久久,越想越不对劲:太短,只是偏心洪家班。邵氏版权贵,也不该短成这样。依稀还记得08年的暑假后半,每天傍晚停下奥运会等着看六公主的《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其实人都不认识,就爱看他们打架、看他们说话(听不懂)。
魏君子将自己的特长学以致用,向港产动作片的幕后功臣致敬。有了“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工会”的大量素材,得以古今贯通。以不可磨灭的动作场面,辅以群像式口述完整组合,以故人故地重游的临场感和后继者的余晖,描绘出一个时代的变迁。既增添了受访者的个人经验,也有创作者的情思,以剪辑带出因果,产生一种观察和思考。当多位口述者诉说着同样一件事时,镜头拉近至更加微观的层次,有了局部的放大。版权原因,少了邵氏部分,刘家良、狄龙的镜头只得用其他版权方的作品替代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成龙永远的神!拼音缩写yyds 表达不了我对他的崇拜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