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这是一个英国女导演改编了个英国女作家的本子找了个雌雄同体的英国女演员来拍个活了400年的…

《奥兰多》:这是一个英国女导演改编了个英国女作家的本子找了个雌雄同体的英国女演员来拍个活了400年的...

这是一个英国女导演改编了个英国女作家的本子找了个雌雄同体的英国女演员来拍个活了400年的从矫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男子变成了女子还生了孩子并经历了世界大战的传奇人儿的片子,你说你不看么?
分别在两个学期的电影课上看过多次片段,老师说这是她的性别启蒙片。我一直觉得男人只有真正变成女人才能体会到什么是不平等什么是权力差异什么是女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但即使如此,女权仍不是梦,虽然遥远,但只要相信,就一定会有到来的一天。
用400年的时间成长与成熟,穿过生死、性别、爱情、梦想、权力、自由的重重困惑。我想伍尔夫的小说原著会比电影更有深度,光影,永远是浮于表象的,它能做的,唯有启迪。
忠实改编原著,保留主干情节(除了出任大使的原因和大公出场顺序),将400年的时间切分成七个章节,利于衔接时空转换,毕竟省略的很多文字无法在90多分钟内阐述清楚;对此片无感的人力荐去看原著,也别尽拿性别说事;说蒂尔达斯文顿丑也是醉了,绝对最佳演绎者。
波伏娃认为不死是一种天罚;伍尔夫则让一个不死的人活得异彩纷呈。
作为男人他被宠爱,他也爱过。作为一个女人她被仰慕,她也热恋。但更多时候的她,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她的目光曾在数百年前游荡,听聆三千米上高空。心思也曾沉于海底八千锚链深处,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嬉戏于麦田,她的目光清凉直视现下的人间,能够遗忘了硝烟前世,才能终于做回她自己。
蒂尔达斯文顿真是美如画,冷峻而古典的面庞,轻易驾驭住400年间所有的流行风格
蒂尔达斯文顿的中性之美,美丽华服与四百年的成长
“我还是我,只是换了个性别”在经历一切之后,自我本质不变。非常优秀的女性电影。无论男女,自我不变。所有的一切与性别无关。自我价值追寻与认同。
奥兰多在四百年后,在这个中性品质被吹捧的时代,才感受到了快乐。忽男忽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要不断成长和完善自己。四百年无论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繁复精致,还是冷冽的冰上舞会,东方土耳其的宫殿,树迷宫中的时代穿越,以及迷雾中的策马狂奔,电影很多画面都美到无以复加。
@小西天。一个人可能拥有上千自我。肉体受困于某一特定的时段、注定的性征,心灵却无妨在不同的岁月与性别中穿行。不是如此,又怎能算是见识过一个辽阔的世界,活成过一个完整的人。伍尔夫的奥兰多,从阿里奥斯托的史诗中取名,糅合了她自己、薇塔与万千女性生命的奥兰多,在蒂尔达斯文顿这里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诠释。怒吼一声“老处女”,跑进灌木迷宫,由18世纪跑向维多利亚时代雾气氤氲的荒原的那场戏,太燃了。“自然啊自然,我是你的新娘。请带我走吧!”
Tilda Swinton是女神>.,<
本片海报说这是部女性主义电影,来自我伦敦国王学院著名校友的弗吉尼亚沃尔夫的经典大作。但是其实一种极致的女性主义是无关性别的,只是关于人,人的自由和人对自己能掌控的事物的管理。我觉得奥兰多背后的精神就是这样,你可以说它为Queer的生存空间提供意义,一个生为男性最后却建构为女性的人,如何继续做自己。但它或许也并不是让我们牵涉太多精力去思考性别的两元对立,而是回到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不关我是男的还是女的,我还是我自己。这个自己不仅是自己认识到真正的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其实完全可以由自己去创造!
不太一样的女性主义电影,有奇幻色彩加持。身为男性的奥兰多在对萨沙示爱时,与身为女性的奥兰多被大公示爱时,暴露了同样的问题:就是男性常常以爱为名,企图对女性强势占有。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女性的奥兰多在当代更加独立的生活着,令人欣喜。结尾对未来的留白更是令人充满遐想。很多运动都在左右摇摆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男女平权亦是如此。可是绝对化的平权终究不会实现,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是最优解。现在看欧美折腾的LGBT显然就是矫枉过正了…
章节还是有些笨拙,时代变迁与觉醒之路捆绑得并不牢靠。几个时刻反倒是很惊人,Orlando与Shelmerdine对谈,镜头在两性之间来回摆动,意识的交流;下一场便是性交之后互相凝视,身体的交汇。随后,Orlando并非顺从Shelmerdine给出的某种正确之路,“我抉择”比“应当”更加重要,很厉害。
萨莉波特这一部影片拍得形式奇美,影片的各层技术构成也精美非凡,技巧超伦。这部女性主义的A级制作电影在百年电影史中,我所知道的只有土耳其女导演Isil zgentrk的Seni seviyorum Rosa (1992)能与之媲美。而凑巧的是,两部电影都诞生于1992年。
波特的成就是把伍尔夫的兴趣范围翻译成电影,不仅在语言和文学方面,而且在历史、自然、天气、动物、两性关系和两性本质方面。尽管小说可以经得起抽象和任意性(比如奥兰多的性别变化),但电影更实用。因此,伊丽莎白女王将奥兰多的长寿赋予了他,[……],而在书中这一点仍未得到解释。这部电影的结尾需要被带入现实(1992年电影发布时期),这样才能忠实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结尾时对实时的运用(故事在她放下笔完成这本书时结束)。它意味着承认20世纪的一些关键事件——两次世界大战,电子革命——空间通过时间的收缩被速度重塑。
传奇女子四百年。对于Sally Potter经常在作品里有的精美形式感,文盲如我只会用“好高级”的浅显辞藻形容。前面四个部分篇幅更重,但却更喜欢最后三段(“社交”、“性”以及“重生”)。在迷宫里的奔跑、在炮火里的行走还有骑着摩托的自由驰骋:它们一起展示了一个跳脱桎梏的女子最动人优秀的一面。
三星半,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单纯的当做一则离奇曲折的传奇故事来看还是很鲜活的,服饰妆容布景无一不是精美不凡;如果看过原著对更好的理解电影也不无裨益,会对碍于时长交代相对含糊的地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但是却少了大量内心戏和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相比之下电影的格局显得小了些
大爱。2004夏,在东华。2014SIFF二刷@影城,见到了略显憔悴的Sally Potter.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8日 下午6:11
下一篇 2023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