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堂政治课:罢工后,先是工会官员来说服接着是政客的拜访然后是天主教神父最后是煤矿公司这显示煤矿主与工会官员宗教势力的联系你要反对的是一个大联合体。人总能雇到,骡子必须买 美好沧桑的煤矿工人民谣david morris dark as dungeon
美国哈兰县矿工大罢工,工人视角可以说是左倾立场,深入现场纪实拍摄虽然平淡但是足够激动人心,片中那些关于矿工生活的民谣都是亮点。
有力道,料多到一个空的过渡镜头都没有。很平静的叙述但观众可以想象当时的危险,矿工和他们的家人们是多么勇敢和团结啊,无需赘言。而当地的民谣歌曲更减轻了影片的苦情氛围,让人听到希望的声音。看到片尾credit里前三个都是姑娘的名字,更加心生敬意。好片。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片名是:美国工人有力量!40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事情,今天中国遍地皆是。影片的一个特色是加了很多应景的音乐,这些音乐的指向性或者说控诉色彩非常浓厚。导演曾跟随梅索斯兄弟多年,但我至今竟然还没有看过梅索斯兄弟的作品,该翻出来看看了。
纪录片讲述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代表,劳工矛盾。看着很难受,赤裸裸的现实和矛盾,不能一看了之,因为这是真人真事。亮点:斗争与抵抗,妇女的力量,音乐歌声。看了两遍,一遍没字幕一遍有字幕,累死
跟随记录哈兰郡矿工罢工斗争的同时也是对当时美国煤矿行业工人生存状况的检阅,手段肮脏的资本家与行政、司法机构勾结使得弱势群体很难发声,工人被迫依赖的煤矿业工会本身腐败问题也十分严重,尽管环境如此险恶,朴实善良的工人依然用美丽的歌声讲述自己的生活与烦恼。女性占多数的摄制组令人刮目相看
喜欢他更甚于梅索兄弟…
哈兰郡有他明确的政治性,并没有常规访谈式的记录,新闻性更强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劳资双方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两面,这场漫长的战争从三十年代拉锯到七十年代,四十年间无数人再无法见天日,无数人得尘肺病慢慢死亡,无数的妻子失去爱人,直到他们一次次站上街头终于被听到了声音。片中不断唱起工人和妻子们自编自唱的南方歌谣,那是他们被忽略和被抹消的命运的灵魂。
补标。真实的记录的同时,完全按照,传统的电影气质分割线来分也可以,前1/3告诉我们,地点以及整场事件的气氛和关心重点,后1/3讲发展,以后1/3讲冲突和看法。导演真的太会剪辑了,当地民谣的音化对立,加上黑白影像与现实影像的配合玩的飞起,抓采访素材的重点,也是炉火纯青。
真正的记录片,真实的美国,发自内心的音乐,火拼,直面死亡,美国的矿工,毫无疑问的五星,豆瓣看过的人300多,豆瓣的格调,也是中国的现状
太牛逼了!!!!!美国人的精神啊!还有那些民谣歌曲!!!!!唉太好了!!!
如果有原声, 那就太cool了
对矿工的生活和罢工事件直观的记录,难得是作为纪录片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鲜明,并配以大量的民谣音乐。
社会/劳工权利;you gotta fight for your rights, in whatever way you can, as they ain’t come for free; 我们的问题是团结永远是一个大问题,而法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免费搭车的人太多,而真正愿意为理想/事业抗争献身的人太少
8.3/10。①美国哈兰县矿场罢工事件的纪录。喜欢那些工人唱民谣的部分,消解了苦情增强了希望/热血。②虽然整体形式上是直接电影(还有几段真实电影式的主观介入片段),但叙事节奏和叙事方式(立场明显偏向工人,且只关注工人诉求)都是传统故事片式的。整体虽平衡地挺好,但影像力量无疑被大大限制。
可以选择讨论的主题很多,罢工、民主权利争取这些彰明昭著的主题反而显得过于政治化,而且对于国情模糊的国家,需要考虑太多现实复杂性。于我至少还能感受到的是民谣。70年代的工人仍然受着30年代民谣的激励并继续创作属于自己行动的民谣。而除去周云蓬等少到几个的人,我们的民谣还有历史记忆能力?
Barbara Kopple拍劳工议题+权益斗争。罢工史、苦谣史、UMWA(美国矿工联合会)崛起史。串联曝光有死有伤,这对抗迂回曲折,只为一纸合同的保障。南方恶组曲:Which side are you on? 美国30年代+70年代,中国重蹈覆辙(何人得闻何人爱见?) 镜头:那些晦暗面庞 / 主妇惊惶 / 工会领袖激昂 / 资本之shun
经典。非常纪录、几乎没有编排痕迹。导演的presence弱化到最小(连采访提问的声音也没出现过几次)。尽可能中立客观(也纳入了一些工人群体内部的矛盾和反对声音)。有几段可遇不可求的精彩段落: 下矿井、枪战、还有一个煤矿工人和一个警察在街边的对话。美国的底层工人阶级也曾陷入这样不利的境地,最后还是通过自救得以改善自身的情况。非常典型的资本主义(非集体主义)国家里自发群体斗争的微观展现。
美国的矿工还好么?那里是不是也有盲井盲山?看完此片后想,也许资本积累的过程从来都是一样的
关于生命安全,关于工人权利。感觉那一代美国男人真汉子。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饱经沧桑的青年矿工们,虽说没接受过多少教育,却在与强权据理力争时严守法律底线,即使是在户外剑拔弩张时也能像法庭辩论一样有一说一,从不做博关注的造谣者、情绪化的煽动者以及只吃瓜的旁观者。反观国人,各种泼妇骂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还是发生在40年前的某个穷州啊。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