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娜·迪尔曼》:生活是写实的,杀人是写意的。静止与生活的暗流。没有什么“女人的…

生活是写实的,杀人是写意的。静止与生活的暗流。没有什么“女人的生活”,而就是生活,如果说本片是女权的,也就是因为它把一个女人生活中的三天当成了生活本身吧。希望有一座电影院全天不歇止放让娜·迪尔曼,每个在日常琐碎里打转的人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意义。

《让娜迪尔曼》:生活是写实的,杀人是写意的。静止与生活的暗流。没有什么“女人的生活”,而就是生活,如果说本片是女权的,也就是因为它把一个女人生活中的三天当成了生活本身吧。希望有一座电影院全天不歇止放让娜迪尔曼,每个在日常琐碎里打转的人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意义。
看了三小时你就受不了了?那她是怎么忍受几十年的呀。
我们凝视三个半小时的主妇生活如坐针毡,却对自己庸庸碌碌的人生无动于衷。电影不应该只有荡气回肠。
生活是写实的,杀人是写意的。静止与生活的暗流。没有什么“女人的生活”,而就是生活,如果说本片是女权的,也就是因为它把一个女人生活中的三天当成了生活本身吧。希望有一座电影院全天不歇止放让娜迪尔曼,每个在日常琐碎里打转的人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意义。
十颗星。令我窒息想想都要哭出来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又燃起无限斗志。天才的、深刻的、革命的。一定要耐着性子看完。
等待晚上迎接白天,白天打扫晚上睡觉,日常生活没有烦恼,做菜吃饭购物接客诸如此类,看完一场电影,没见过谁的微笑,直到最后一个镜头,一起坐着发呆。要不是那个晚上,心血来潮宰客一刀…做菜吃饭购物接客诸如此类,妈妈和妓女,千秋万岁
焦虑与崩溃在看似琐碎无休止循环的家务劳动中逐渐累积,波澜蕴含在最微小的动作细节里。看完第一个念头是给妈妈打个电话,她这么多年真的太辛苦了。当然这部电影远远不止这些,它说的是我们知道却不屑提起的每一个普通人。被深深地震到了。当年的阿克曼才25岁,天才啊
【上海电影节展映】上影节收尾。长达3.5小时,一位单身妈妈,家庭主妇,兼职妓女的3天日常生活。对白少到几乎可忽略。足足190分钟的枯燥琐碎、反复压抑与隐忍,方汇聚成一瞬间的爆发。中间小睡片刻,其余看得认真。若非在影院真难一口气看完。想到做了20年家庭主妇的我妈及无数如此一生的妇女
安迪沃霍尔附体,太考验耐性了;表达空虚无聊的最佳方式,就是直接展现;三个小时无聊的不仅仅是观众,还有主角,但正是这一行为艺术,让片尾的行为变得情有可原。
坚持住是看这片唯一忠告
蒙太奇让电影成为艺术之时也禁锢了其开放性,电影力求完全表现真实的话又只能变回冰冷的胶片,那应该怎样表现真实?《放大》中对影像提出了质疑“看到的未必真实”《让娜》又提出一个问题,固定长镜头到了一定程度后,以致于人眼对画面产生了凝视,这能不能突破电影的限制,以这种代入感来感受真实
阿克曼说并没想要拍一部女权电影,里面的女性完全可以是个男的。可是我最喜欢看人做家务了。哦维也纳牛排。里面的厨具都想来一套。三小时完全不觉得长。可能因为人美做什么事都好看。
犹如仪式般的重复场景之间,涌动着日复一日累积酝酿的无数念头,终于一刺解千愁;相当大胆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初看闷,慢慢地会溺水其间。
生活流、极简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完美交融。固定长镜头贯穿始终,且绝大多数时候摄影机垂直于主人公并保持中远景的距离,零画外配乐,自然声与自然光效果。很容易想到贝拉塔尔(尤其是削土豆与做饭场景)和蔡明亮。但这些看似沉闷乏味的极简生活流式“慢电影”却几乎从不会让我丧失观看乐趣,究其原因,除了一种对窥视快感的隐秘满足外,所谓的“生活流”与“极简”实而并非真正的日常,背后也经过了复杂精细的运作筹备,因此是萃取与凝缩了的现实,每一细节都大可思索。这也是生活流和极简的悖论。本片的运作包括经过速率调整的日常动作、三天里看似重复的惯常行为中的差异与变化对比,最明显的是前两晚儿子睡前与母亲的对话(追求爱与性合一&男性的剑刺+俄狄浦斯情结),以及最后的剪刀(女性掌控男性的象征),如何评价这些突然的戏剧化?(9.5/10)
201分钟无一闷场!第一天尤其美丽,Delphine Seyrig 的每一个动静举止都是完美的身体记忆;其后隐约而来的小涟漪,每一个小小动作表情都带着情绪,不动声色却又掀起波澜。这无疑是阿克曼最美且简单却又丰富的一部电影,“非家庭电影”中小时候“觉得母亲是最美的”,这里当母亲走在路上,两个小孩故意穿插变速生事仿佛只想引起这个美丽主妇的注意;私信交代过去、礼物推动情绪。每次看完下得到的某个导演的“最后一部”,便深深明白这绝不是“终结”而是“开始”,是我开始要继续找寻她更多的作品、以及重看的开始。
一部真女权主义电影。电影的力量在于凝视,在于突破常规地表现常规,而非常规地表现传奇。几乎全是内景,固定的机位和景别。把三天拍成三个小时,不厌其烦地展示一种迎来送往但本质凝固的家庭生活。那么直接、沉稳地拍摄被家务缠身的女人,在大量重复和冗长里蕴藏惊心动魄。强迫观众长时间观看以达成感同身受,乃至和银幕里的主妇进行微弱的心灵的交流。如果观众强忍住快进的心,会明白导演不做剪辑的用意。
大多数电影把绝望说出来,而《让娜迪尔曼》是把它拍出来。看似平静的绝望,最终还是演变成中产阶级的崩溃——你永远无法习惯,无法在孤独中放逐自我。如何在虚无的生活中打捞意义?最后十分钟彻底撕破了表面的和平。难以想象年轻的香特尔阿克曼是如何拥有这种对生活的洞察力。如果在刚开始的时候就看穿了人生,那接下去的人生要怎么度过呢?

如此长久的凝视,凝视一个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的家庭妇女走向慌乱失控,走向那致命的一剪刀。第二天发生了什么确实引人好奇,但真正被强调的是每一天在发生的那些。彬彬有礼的母子关系、邻里的客套寒暄、现代化的各种装置、大洋彼岸的礼物、甚至静默不语的嫖客,彻骨的寒冷却不因看似的“正常”而化解。
201分钟不动声色却惊天动地,阿克曼选择这种极端的慢节奏完全放大了角色的困境和内心,或许生活中的一切正是这样缓慢而煎熬,而每个母亲的内心里,都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让娜迪尔曼。【2017.11.5 @QuadCinema in 35mm】
我看过描述死亡的最佳电影。拉长一根皮筋,缓慢到皮筋都没有知觉,同时注视它的表情。直到它最终断裂时,才醒悟过来,那些表情叫做活著的痛苦。
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为了梳理清楚自己的观点,我还试图用这部电影举例,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会幻想,有没有一座城市的广场会日夜不停的放这部电影呢,这就是女性的存在。这部电影是香特尔阿克曼导演的前期集大成之作,将自己喜欢拍的事物和自己主张的表达找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容器盛放,因此十分自然。我很喜欢电影里吃饭的场景,因为它很少被打断,是真实的,比起劳作场景更为难得,现在我们的吃饭场景常常是导演要玩花活的舞台了。
固定机位/平铺叙事/无配乐,起床做菜吃饭购物洗澡接客打扫闲聊发愣睡觉,201分钟,电影里的3天时间线,囊括了布鲁塞尔1080商业街23号寡妇让娜迪尔曼的一生。平淡无趣的情节其实才是生活本身,任何口号都没有意义,将一个家庭主妇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来,真实直白的为女性发声。“我的青春只是一场阴郁的暴雨,偶尔被灿烂的阳光射穿”。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5日 上午8:48
下一篇 2023年7月5日 上午8: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