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宾德第2部长片,改编自他的首个舞台剧本,比处女作[爱比死更冷]更复杂和耐人寻味,在完整度与社会批判性上也更胜一筹。1.聚焦德国小市民的狭隘排外心理,外籍劳工备受歧视、打压,不断遭遇冷热暴力。模糊的时空与不变的人物服饰穿着(也是节约成本快速批量拍摄的要求),则令影片浸染上寓言意味。2.外籍劳工被妖魔化为粗蛮可怖的色情狂,贴上communist和不讲卫生的标签,谣言的传播夸大与群体的非理性、冲动、轻信与从众的集体性幻觉都契合于[乌合之众]。3.法斯宾德将极简主义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多重的间离效果也由此产生:慢节奏与略带夸张的念白,面无表情的表演,淡漠感弥漫;一场一镜,固定长镜,封闭构图,但各段落间常无连贯一致的关系,如同断片,形成完整与破碎的对立;对白言简意赅却信息丰杂,需重看才能厘清关系走进人物。(8.5/10)
这次法斯宾德回顾展里较为冷门的一部,要论起将自己剧团的话剧电影化,法斯宾德可比开心麻花早多了,场景少而简,情感冰冷而残酷, 直面镜头言语,复调剪辑,形式感和意味都很足。法斯宾德本人饰演主角,一个单纯如智障一般的外籍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集体冷暴力面前,独善其身比兼济天下更难。
9.2;民族精神。法斯宾德早期的片子怎么都这么好,远远生猛过后来更知名的那些
太赞了,比起[爱比死更冷]高了好几个档次啊。纯靠剪辑把这么一个没什么钱也没什么场景的电影做到如此韵味,既富有强烈的政治性也具备极度的形式自觉(主要是极简主义以及他的戏剧观念),法斯宾德真是天才。
拿这一片去套戈达尔的影响是愚蠢的,这是一片剧场电影,它的源流显然是反剧场剧场,它的全部精彩和特质都来自剧场经验。由此,这也是初涉电影拍摄时的剧场编导法斯宾德最棒的一剧!又有人拿“人性”来套法斯宾德,却没有人谈法斯宾德的政见,他的左,他的厌女和他对消费主义的猛攻。很想请他们放过老法
在如此早期的《卡策马赫尔》里,法斯宾德便在影像上体现出近乎直觉的创造性。这部关于德国市民社会的僵化和排外的电影一共只有两种镜头。一是固定镜头里小团体的男男女女一字排开,各个人物呈现水平关系彼此或疏或密地排列组合,生活正是这样的一潭死水。二是人物两人一组垂直向画面近处走来,镜头在前面微仰角后退跟拍,人物们嚼着舌头说着有的没的的废话,但他们行走的前方有什么,我们看不见,正如他们自己凝滞的未来。圈外的世界、希腊那里有些什么机遇,这对这些人而言超出想象力,正如当下德国社会的状况。
渐渐的我开始读出法斯宾德镜语中的味道了。Tag:Katzelmacher的贬义意味很浓,现在已经停用,当时以指意大利劳工为多。
三人成虎的现实版,所谓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继承了爱比死更冷的极简主义,主题更加尖锐。看肥法的电影比看任何别的都更想知道结局,虽然有的时候也没结局,就像这部。
法斯宾德可真会省,几个场景不断切换,不需什么布置,一切从简,真是省钱有省时。
法斯宾德用传统的电影手法,摄影机不动的拍摄着类似生活在地狱中的几对极其普通小市民的一举一动,画面平淡,没有轮廓,但含义极其深刻,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小市民内心的空虚,民族之间的矛盾又转化为对外籍工人的矛盾等等在影片中作了透彻的描写。
全部固定机位,形式十足,有受到施特劳布夫妇的影响?
太棒了,几个场景不断重复出现,完全由对话衔接起几个人物的不同组合,而且幽默感十足,法斯宾德本人太萌
一部带着锋利的天才感的电影,置景的简陋也无法掩藏它在镜头语言和形式感方面的先锋性。人物要么成群并列正对镜头,要么手挽手对着镜头走来,要么两人一组坐在一面墙前,谈论的则不是钱就是有关男女关系的闲话,活着却充满无意义感。法斯宾德本人饰演被歧视和造谣的外籍劳工,比他在后来影片中的出场时间都要长,作为脑残粉,我很满意。
天才导演法斯宾德第二部长片,改编自他的舞台剧,风格延续《爱比死更冷》,极简的风格让本片比前者更冷漠。
同一机位的相同场景不同关系,同一问题相似回答的不同含义,同一走位下的生活琐碎来自不同的交谈空间,这一切重组为法斯宾德的性、情人际关系冷漠世界,和民族、国家、经济之间冰冷对立世界。“女朋友?用来操的?”法斯宾德不用这么直接吧。
如此单调镜头,枯燥对话却无快进之意,这就是法斯宾德影片的魅力。
“卡策马赫尔”是德国当地人对外籍劳工的蔑称,暗示外籍工人的性行为就象一只发情的雄猫一样。“局外人不仅只是必需忍受孤寂的侵蚀,同时也不得不去对抗来自群体的偏见和敌意,这是法斯宾 德早期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同时,影片移植于“反戏剧剧团”的带有先锋色彩的形式感也趋于成熟。《视与听》记者评论:“看过《卡策马赫尔》之后可以断言,法斯宾德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在戈达尔与施特劳布所做出的开创性业绩的基础上,正开拓着新的天地。” 法斯宾德的前两部作品的确显示出他在电影形式上独特的风格,持续、静止无动作或极少动作的长镜头,以及“反戏剧剧团”风格化的表演,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单调效果,这与法斯宾德自身的看法是相一致的——“它们是对感情状况的一种确定”。
纷乱复杂的纠葛,皆因外来者再次凝聚。共同体形成的凝聚核,很可能是误解、成见、谣言和非理性。“我爱你,因为你不懂我们的语言。”
第一次看法斯宾德的作品。由于太累了,影片开展到三分之一处我就睡着了。醒来后已过去一大半。离场时,前面的女生说:“这部片子简直是后面所有狗血剧的始祖啊!”喜欢每隔一个章节就会出现在同一地点统一背景音乐的设计,很有作者意识。
拒绝分镜而诉诸景框的力量。单调的场景一如单调的生活,成为谣言滋长的场所。整个社区一方面毫无道德感,一方面充满“卫道士”;一如德国本身内部问题百出,但面对外来者仍动用民族主义的姿态,在电影中法斯宾德为这一幕提供了一个罕见的纵深,并随即成为群殴/暴行的发生之所。秘密和欺骗存在于共同体表象的背后。整部电影运用了类似音乐的结构,相似的移动镜头段落就是片子的副歌:“爱比死更冷,爱让人易老”。
1.冠以延续“爱比死更冷”的法斯宾德作品之母题。由舞台剧本改造而成,在每个场景里,摄影机的机位不变,尽可能地做到一场一镜,以“观众窥探舞台”的隐形画框,去窥探这群德国青年的糜烂生活。并在演员表演上,营造一种疏离感,是导演对于人际关系、社会现状的讽刺反叛式勘察。
2.影片前期着重描述本土青年生活的群像,对于后一阶段,希腊劳工的“闯入”,增添“疏离”属性,从观众感受上,削弱其“主角”的存在感,让观众从另一维度,深层次地抵达对希腊劳工其人物被排挤状态的感受。
3.固定场景的固定音乐的植入,是法斯宾德对于影片作者性的表达,是对现实层面叙事的剥离,以此跳脱出现实维度,用逾越现实的方式来进行对现实情节的述证。
市井间无大事,却有人间烟火。小巷纵横两个角度,几乎构成了全部外景。人与人的猜疑嫉妒流言蜚语,则是所有台词。多种随意的拼搭组合,男性与女性悬殊的地位落差,实在是最原生的法斯宾德。那条幽僻的长廊上,有对小津家族生活的向往,有对女性鄙夷和爱怜的矛盾,有冲出围墙被压抑的嘶吼,还有他自己。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