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大概是受《铁西区》的影响,直接电影一直是我最认同的纪录片形态。196…

大概是受《铁西区》的影响,直接电影一直是我最认同的纪录片形态。1968年的《推销员》,2003年的《铁西区》,在各自的时代和国度发出了强音。然而,时空变迁的浪潮中,摄影机不会安于做一只墙壁上的苍蝇,它会是什么,一架B52轰炸机吗?我不知道,但我不会停止对它的想象。

《推销员》:大概是受《铁西区》的影响,直接电影一直是我最认同的纪录片形态。1968年的《推销员》,2003年的《铁西区》,在各自的时代和国度发出了强音。然而,时空变迁的浪潮中,摄影机不会安于做一只墙壁上的苍蝇,它会是什么,一架B52轰炸机吗?我不知道,但我不会停止对它的想象。
大概是受《铁西区》的影响,直接电影一直是我最认同的纪录片形态。1968年的《推销员》,2003年的《铁西区》,在各自的时代和国度发出了强音。然而,时空变迁的浪潮中,摄影机不会安于做一只墙壁上的苍蝇,它会是什么,一架B52轰炸机吗?我不知道,但我不会停止对它的想象。
太好看啦。说它是直接电影(纪录片),内含的各种冲突真不比任何故事片少:主人公是卖圣经的,对象是虔诚的教徒,而他们的公司有着很典型的企业管理法,每个人在会议上大声喊出今年的目标,不管自己信不信;完不成任务的推销员会陷入焦躁和愤怒,而这一刻上帝大概和任何人都没关系
直接电影代表作,真实而沉重。难以想象在那个胶片昂贵,摄录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导演会选择记录普通人的日常工作,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什么叫远见卓识?这就叫远见卓识。
直接电影当然是个相对的概念,真实也是相对的概念。这种纪录片已经算比较真实了。镜头设计也在加强导演的表达,剪辑也是在梳理导演的思路,所以还是挺主观的。难得推销员走进的那么多家庭都无视摄影机,那么自然。推销员自带戏,自带不少幽默。他们的生活虽然没有拍,但是在出差推销的过程中也都有侧面的一点反映。甚至我看他们抽烟的、穿的衬衣领带、开的车子、屋子里的家居装修都是很有意思的。
被摄人对摄影机的存在如此不受影响,让这片子看起来就好像一部feature
60年代的纪录片[推销员]里有一种伟大悲剧的气息,更为难得的是,这种悲剧深深扎根在真切的现实之中,可见现实本身就最为骨感和诗意。这种美感一部分来自于真实性,一部分来自梅索斯兄弟浑然天成的叙事体,推销圣经这种试图资本化灵魂的行为因此变得寓意深刻起来,这正是社会向自由资本转型时期的问题。
好像在讲推销员的两难困境,又像是暗喻基督教的困境,一群到外地巡回推销的人晚上在motel交流以及公司动员大会上的情节都写实的一塌糊涂,和50年后的现在也毫无区别。影片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股被宗教“绑架”的气质,他们居然能让推销员在家里介绍1个小时,你能想象自己也做出同样的事吗。
推销员是尴尬又无安全感的职业,焦虑是如此容易,生存压力与欲望如此简单明晰,彼此间的安慰如此动人。销售大会跟你谈信仰,你真谈信仰,他跟你谈销售,对顾客满嘴跑的推销火车如果扯上宗教,就变成微妙的政治逼迫,落入凡尘的圣经被包裹成精致工艺品,在双边面包需求面前不堪一击。在满口理想的老板手
我相信,世界上大部分推销员只是找不到更好的饭辙了。推销员是典型资本主义的产物
尽管收获的只是一个名字Paul也会用一整首欢快的歌儿去面对。销售注定了是一项艰难但又伟大的工作。
理论上看这种片子应该会犯困,但神奇的是没有,导演选择推销圣经为生的推销员,非常有趣,圣经是信仰,而推销员们利用信仰来谋取商业利益,也许,这就是神普爱世人吧,呵呵。
直接电影中的戏剧化倾向与不介入倾向之间的角力。
纪录片史说的经典名作,最惊人的是摄像机几乎隐形了,所有的人在摄像机的面前是如此自然,我真的是在看一部纪录片吗?另外,这么一群口齿伶俐的人为什么会去做推销圣经这么苦逼的工作?
近身、隐形、精确、敏感、不偏不倚,且存大悲悯——纪录片应如是 /// 行将没落(不死)物质主义传教士、兜售不菲梦幻底层阶级安慰剂(以上帝之名)、一个中年人的自我摇摆与坚定SD(觉知-去异化-f)16mm黑白中绝望的光,粗粝却摄人。 #Direct Cinema
他们是推销员,但他们又不是一般的推销员,因为他们推销的是圣经,而他们最终又变成了一般的推销员——把东西推销出去才是王道。梅索斯兄弟的经典之作。影片最后的定格镜头,意味深长。
有点像《美国往事》那样的美国帮派电影,兔子、公牛、獾,成员以动物相互命名。帮派头头们摩拳擦掌,在神圣力量的庇护下奠基丰功伟业,在“劫富济贫”的教义里牟利。他们处在一种表面的、主题性的悖论里。只有男主角(Paul)置身事外,身处与一方面想要达成销售业绩的现实痛苦,以及与之相反的“不愿相信已经被生活欺骗”的高贵命运交织的深层悖论中
第一次看所谓“直接电影”,这大概是最真实的纪录片,虽然也是大量镜头后期剪辑而成,但毕竟每一个原始镜头都是真实的,没有预期、没有重拍,没有采访、没说解说,不带任何拍摄者的主观色彩。
百种滋味,自己体会
8.5/10。挨家挨户推销《圣经》的推销员们的工作日常(焦虑、不安全感、尴尬、同行互相安慰等)以及透过他们的推销现场去观察一些美国家庭的状况。影片既想做直接电影又想做传统故事片(从剪辑/叙事方式等可看出),最终虽平衡地挺好,但影像力量无疑被大大限制。
以上帝名义,从容推焦。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9:19
下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