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仿佛重温了一次斯万式用嫉妒滋养的感情,初始便是不平等的婚姻契约,开启悲剧序幕;双方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错位,让一方的控制欲膨胀到突破内心牢笼,另一方的蔑视同步也生长到恐惧层面,“温柔”是沉默的铠甲,罩住彼此冰封的心灵。虽重点在于情节之间的联结,但仍能感受到双方疲累的撕扯,男主自叙口吻亦符合陀翁原著。
我想要稳固的幸福。为什么从一开始我们都喜欢沉默。对白像诗一样优雅含蓄。起初沉默是暧昧和情趣,然后是距离和猜忌。面无表情眼神冰冷,这并不是爱情应有的模样。
大银幕看过了Dominique Sanda,也是非常满足了,在“L’Univers de Jacques Demy”里,她满脸自豪地说“只有我的角色为爱殉情”,她何止在德米的片子里殉情?
人的感情需要设定条件,做出承诺才能维持的话,这算真感情吗?也许是“感情交易”,这种交易的本身就是悲剧,自杀式的结局正好就发生在deal的那一刻。
1.真是高明,开头便率先设置了女主的死亡,让观众对于男女主角的行为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评判;2.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注定是不行的,尤其是婚姻中的两人还没有共同爱好;3.“她看起来备受打击和侮辱,我对她看到极大怜悯。我也感到某种满足,我享受我们的不平等。”所以说,婚姻内的出轨很难以一方的原谅、宽恕而成为过去。一旦出轨行为被发现,婚姻中两人的天平便已失衡,无论如何也回不到过去,一方感到内疚自责,一方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最终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幸,最好的结果就是好聚好散。
622@陆心 回味真长,布列松的那一抓太精确。
温柔女纸活得不浪漫啊,死得浪漫啊。简约唯美载影史的“飘”shi
布列松首部彩色片,极简主义风格的延续,一个女人的悲剧。
#HKIFF# 修复版。通常不喜欢Voice-over多的片子,但大师总是厉害在……成为例外。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Voice-over揭示的与隐藏的一样多,加上桑达冷冷的美及少言寡语,反而空白更多了。
9.1;“I am that power which intends evil but engenders good.”
这是一场控制的牢狱灭顶、强势的枷锁收紧,娇柔甜蜜被扼杀、信任尊重被抛弃的拉锯战。伤害在冲动中裸露着利齿,报复在冷酷中吞吐着毒舌。攻守之势争夺,胜利者在制高点上享受精神高潮,柔弱方在独自舔伤。温柔的沉默抗争,凝结成最终伤逝的血红。布列松极简模式更增冷峻。
陀思妥改编,全片大闪回结构,强叙事旁白(某些地方甚至声画叠用了),布列松极端节制风格成熟期的名作。多米妮克桑达真是美啊!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0249441/
原著在此,第二篇
文学式电影
婚姻关系真正构成了Prison circle,近似SM的控制/被控制关系。
结尾,他抱起她,观众期待着一个奇迹,但反讽的是,它没有来,盖上的棺材板是影片的最后一幕。
布列松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改编某种意义上是对陀氏心理学描写的一种解构,正是因为这是一种表面行为的综合,因而它越来越像电影,而非反之。
而《温柔女子》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于媒介的自觉意识,戏中戏,片中片的设置都通过提供“正常”版本来提醒观看者注意影片Inanimate的事实。
如果说前者面部表情导向的中景镜头代表着一种粗浅的伪理想主义,那么布列松“物导向”的下半身中景则呈现着一种亵渎性的堕落,腿与手的并置实际上是犯罪与诱惑器官的叠加,而拒绝表演则展现着一种努力,将脸部降格为纯粹生理器官的努力。
无懈可击,布列松风格在这里去到了尽头。
这倒是目前布列松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补记 2年前看大银幕.
一面是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一面是男人自我沉溺的假性亲密关系。电影镜头其实放在了男人的身体和行动上,他作何言论和行动,自说自话、自我行动。
女人总是在男人的视线点上,承受着被凝视和监察的负担,又总是处于男人的行动目标点上,所有冗长的肢体动作——步行、生活、私人活动(看电影、性行为),撇去心理过程,只留下结果,也就撇去了女人的前因后果,这对男人来说不重要,亦即精神的和心理的不重要。
最直白的是,女人又男性的叙述构建而出,由他的叙述生成她的存在,所以只留有他的行动和结果,但男人唯一无法控制的便是女人的死亡,男人彻底失败。
没有激情的生活足以杀死我们所有人……
太他妈蒙太奇了~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