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叫《革命家庭》,可是拍的真好,很有艺术水准,第三代导演中,能拍出独特个人风格的导演恐怕只有谢晋和水华了。他们关注小人物大历史,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很深的人文关怀。
孙道临
“你们这些共产党啊没有人性”,可没有人性的正是那些利用亲情来威胁你的人。
有些对话脱离了生活,太过用力突出革命内容,剧情还是很虐的
看徐皓峰文章而来,虽体会不到内行好,但对于放下偏见还是有很大帮助,影片从头到尾都着眼于家庭,这一点可以拉近与任何时代观众的距离。
我听了又难受,又喜欢,我也是,又哭又喜欢 换装秀 61
水华的镜头语言精炼,构图考究,很多的场景的氛围往往第一个画面就能够表现出来,写实写意的结合犹如画作的精美,剧情紧凑,演员表演自然富有灵气,声音配乐和画面结合的很和谐,虽然是一个主旋律,也是艺术佳作
当年的石小满太惹人爱了
很多很好的细节(如剪辫子),表演生活化也很幽默化。虽说主人公是“农家姑娘”,但影片中却表现了很多布尔乔亚的东西……哈哈,反右之后短暂的“多云转晴”值得玩味
因为于兰来看这部电影的,演的真好,那时的人信仰坚定,生活气息很浓啊。
1910-1937,从一家五口人的视角讲述两次国共合作之间的历史。各个年代间转场、各地布景、服饰变迁都很精致用心,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的演技也很恰如其分。现今看似乎革命感过强,其实当时的人确确实实是抱着理想的信念,历史终究是要记录下来。
正是有了这样的革命家庭,才有后续的社会变革与进步,愿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这种片当然是意识形态先行,年代在那摆着,拍摄手法自然也就是那样。即便如此,虽然不奢望超越时代,但作为一种革命叙事,这部电影还是要比普通的主旋律多走了几步,不仅强调了集体,同时也很好地塑造了个体。于蓝和孙道临的表演非常加分,几个孩子也不错。初到上海的几场夜戏很不错,调度得当,同时有悬念感,结尾的生死离别也比较具有感染力。一个家庭把一生交给了党,即便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和革命观,但也不应否定这样的理想。依旧有几句台词能照射到当下的现实,“全国各地都充满了矛盾,就像铺满的干柴,只要一把烈火便能熊熊燃烧。”十七年电影中的佼佼者,然而此时,法国新浪潮《精疲力尽》已横空出世。
17年电影,那个时代的革命理想主义~
都是大写的人!多好的孩子啊 镜头一如既往的舒服 于蓝女士真是了不得
历史潮流脉络里的革命-家庭情节剧,使用纲常里的“从夫”并接棒抚养义务来凸显前后两段的依托关系,并做一个地位上的类比,最终到女主识得认同为止,完成小家到大家的进阶,显现自我从旧秩序中的随势支持到新环境中的主动参与,以达到最后的一个母亲身份的跃居,成为完全的自我能动者。即是鲜少表现以家庭为单位的行动与思想的电影,又是极少用中年妇女做主体的革命故事。水华继续发挥他对彩色的敏锐应用,《林家铺子》内幽美江南小镇里的“大鱼吃小鱼”的那一桶黑水的用法,在本片内成为游民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抹红,真正成为片名出现时的底色。而一个家庭关系的采用,相较以往十七年电影里的“规劝与引导”,即所谓的思想工作戏份,使其完全化为无形,隐藏在亲情关系之下,转折也成为国仇与家恨的附加,而非传统里通诉悲惨身世中的单纯台词内容。
2022.12.16看了徐浩峰老师的书过来看电影。
那个年代的服化道还是非常真实的,人物一开始举手投足都是农村的感觉,演员的表演都很出色,尤其是女主角,不同状态表演都非常细致。疫情期间在央视看的,主旋律的好片
1于蓝是个非常伟大的演员,一人千面,靠的是眉鼻和印堂2跟徐老师看片,看的是人情世故3十七年电影是很纯洁的4典型故事,典型人物
属于那个年代的浪漫,爱与牺牲,革命从家庭开始。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