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理》:帕索里尼应该是被资本主义、家庭、宗教以及自己与之矛盾的思想和身份逼疯了…

帕索里尼应该是被资本主义、家庭、宗教以及自己与之矛盾的思想和身份逼疯了吧!但他当时好像除了反叛、发疯和咆哮也不知道咋办…

《定理》:帕索里尼应该是被资本主义、家庭、宗教以及自己与之矛盾的思想和身份逼疯了吧!但他当时好像除了反叛、发疯和咆哮也不知道咋办…
帕索里尼应该是被资本主义、家庭、宗教以及自己与之矛盾的思想和身份逼疯了吧!但他当时好像除了反叛、发疯和咆哮也不知道咋办…
真的,太好了!将资本主义建构在信仰的对立面,使得因为无神衍生的各类精神异化完全显明在圣灵重新道成的肉身中,又在肉身离去后,在每一个个体上再现出神格经过的痕迹和绝对的在场,这种“缺席”的在场最终连续瓦解了五种由资本社会建立的秩序:阶级,理性,美学,妇道,和所有权。神的显明让人类醒悟自身处于荒漠(既是现代生活的,又是存在深处的)之中,而醒悟的代价便是要背着祂的十字架在荒漠中彷徨和跋涉。帕索里尼的题眼正是布列松在《乡村牧师日记》中借伯爵夫人之口说出的:神性对人性的破坏力,即在救赎背面,与其同时发生的秩序坍塌。但是当我们想到《乡愁》中的疯子和蜡烛,《破浪》中自愿为娼的基督徒,这一极致的前驱便在电影史上有了一脉相承的参照。
无产阶级有无穷的活力,因为资产阶级是欠fuck的,无产阶级可以fuck资产阶级!
今年上影最值大银幕体验之一。每部帕索里尼都能感受到他对身体感知有如鬼魅的展现。这部电影无疑把人物与观众互动的身体感知放到了最大。迷人的闯入者如神的传道者,将家庭中的每个人的精神与肉体从束缚中解放。一切自此都不再重要,感知从发肤出发,并在最终将世界化为了一具身体。
资产阶级没有魅力。帕索里尼以刻意虚假的对白,机械生硬的事件和动作,令这一切都让观者如坐针毡,而随后他的那种放飞自我又在迷惑中令人欣喜,反复使用的莫扎特安魂曲配以近乎黑色幽默的视听,将讽刺放大,将荒诞变成现实。
[上影节]1.简单而复杂暧昧的闯入者故事,诡异而诗意的中产人性寓言。2.用典:圣经,培根的画,[伊凡伊里奇之死]。3.如使徒又如撒旦的闯入者催生变革&让人直面本己。4.五人分别代表资本经济/事业、爱欲、(抽象表现主义与行动绘画)艺术、宗教与迷失。5.大量手持,以裆部为中心的镜头,荒漠插入镜头。(9.0/10)
我们身在苦难。耶和华降临。耶和华带来觉醒。耶和华使我陷入更难自拔的苦难。(你让我明了自己的病态。你让我察觉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你让我第一次认知自己。你给我快慰。你让我重燃对生活的乐趣。你让我想要重塑自身。但是你要离去,我贞洁的阶级形象开始土崩瓦解。此刻我觉得,你一定是为了毁灭而来。)/ 耶和华啊,你诱惑我,我也受惑。你强于我,且胜于我。我终日为人讥笑,人人都戏弄我, 我听见许多人的讪谤,四围尽是恐怖。告发他!告发他!我所有的知己朋友都等着看我走上歪路。他们说,让他上钩吧,我们就抓住他,向他报复!【圣经-旧约-耶利米书】
#SIFF# SFC 1号IMAX厅。工业文明给人类精神世界带来的空虚,就像影片中经常出现的荒漠,而且这片雾气缭绕的荒漠总是在主角们翻云覆雨时出现。
帕索里尼用一种夸张到近乎荒诞的手法描绘了中产阶级人群精神上的空虚 以及中产阶级家庭乃至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的脆弱性 影片不断插入的沙漠镜头正是象征着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 但是由于没有交代神秘年轻人的身份 所以影片可能会略显晦涩 导演在一些无声段落中的镜头运用堪称经典
好诗意的火山和性。原来华麦丹的《博格曼》来自这里。【新浪潮历史课】
无名访客,来去无由,即是某种精神虚幻;来时为单调寂默染上缤纷生气(黑白默片→彩色有声),去时什么都没带走但又带走了一个中产家庭的一切,五人五样“发疯”,绘出阶级群像。Seize Him!(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889728330/)妙极,抓不住,“性仰”缺失露出巨大空虚,触目惊心。[2023-03-18]
#1013|本届自己买的第一张票,太对得起自己了。有没有人就本片的裆部与臀部作文的啊,感觉大有可为。20190706@Metrograph.
帕索里尼用左派艺术化的政治表达,把上层资产阶级深入骨髓的腐朽空虚表现得淋漓尽致。难得的是有一份同理心,就不仅仅是阶级而也有人。可是情欲驱力太牵强了吧。
神作
帕索里尼注入其激进的思想与美学风格,以幻想性效果展现社会中的荒诞奇观。开篇滤镜、诡异音响更是增进了这种虚幻的神性。|象征着多重身份的访客以一种旁观者清的姿态,对这一代表着现代文明社会既得利益的群体,进行解放或奴役(一种表象性的、暂时性的破坏),以激进的左派立场宣泄着批判资产阶层的愤怒。350
想起布努埃尔的“银河”里的耶稣说,我来是搞破坏的,儿子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
1968威尼斯最佳女演员。[2007-12-16]初看3星。[2023-03-18]资料馆帕索里尼回顾展重看。小时候还是很难看懂,得联系到1968的背景,算是部政治现代主义电影。后来这个“闯入者”模式多次被如欧容(《失魂家族》)等借用(不过欧容就改得小气了嘛……)。
帕索里尼仿佛虔诚信奉电影的传教士 在他的电影里一切都可被打破一切都可被救赎一切都可被原谅 他的愤怒和挣扎在电影里也找不到解答但至少会获得一丝安慰
《定理》所控诉的不是阶级剥削,而是精神空虚。影片本身的结构——包含两篇序言,三幕场景,以及五段平行、类似的叙事——即具有严密的数学性质。假衔接镜头,有些镜头前后根本没有联系,故意制造一种断裂或者说混乱。
电影资料馆的帕索里尼影展中的偶遇佳作。开头一段中二千年前的先知在红海边得神谕十诫,转场的风吹沙地正是由来于此,更刻画着神性眷顾又抽离的人类历史。资本主义或者现代主义,让神性剥离后的躯体仅带有最底色的人性,无产者降下神迹后的掩土哭泣、爱恋着的形神俱灭、艺术转为抽象表达、渴望被关注者的肉欲本我、有产者在心灵荒漠中的自我放逐和寻求救赎…
开头黑白无声的一段代入女仆Emilia既失聪又无法辨认颜色的第一视角,让我们明白,为第一眼看到男人时,她会为获得的颜色和声音而流泪,后思越觉得帕索里尼的心思缜密。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12:30
下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12: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