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2:娜塔莎·罗斯托娃》:如果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的人,那…

如果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的人,那我现在就跪下来向你求婚——皮埃尔的这个告白太动人了

《战争与和平2:娜塔莎罗斯托娃》:如果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的人,那我现在就跪下来向你求婚——皮埃尔的这个告白太动人了
如果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的人,那我现在就跪下来向你求婚——皮埃尔的这个告白太动人了
古典文艺片的一个共同特征,大概就是令人发指的情节缓慢推进,以及没完没了的大段大段的风景镜头,但是,倘若能静下心来,确实很美,那些声势浩大的围猎场景,奢靡的贵族舞会,那些奔驰的雪橇马车,那些华丽的背景交响乐,当集齐了这些元素,便让人不由自主地穿越了过去……
看到了书上看不到的东西,电影在文学面前的自信就是这么来的。比第一部还棒~
#资料馆留影#4K修复版,摄影与音效极佳,画质动人到不忍直视。这部号称有史以来《战争与和平》最佳版本里,全片最令人心旌摇曳也最为称道的片段——娜塔莎与安德烈在舞会上共舞一曲,那美好画面自然想起《乱世佳人》里白瑞德与郝思嘉惊世骇俗的那场共舞,bt与《战争与和平》相比又稍逊一筹,毕竟细腻的人物心理拿捏与宏大场面调度实在太赞了,娜塔莎傲娇害羞又无限渴望男伴的矛盾复杂心理,简直在那一瞬间快溢出银幕了,萨维里耶娃饰演的娜塔莎堪称最佳版本,简直就像书中走出来一样,每一个微妙神情每个舞姿每段内心独白……都不能再合适了!当她与他在舞会上如同童话里的公主与王子深情共舞的时候,不由得为她这位绝代佳人祝福,而之后的战争与乱世浮生生离死别,有那么让人黯然神伤感慨唏嘘。这就是战争啊,这就是爱情。
公认最佳俄版改编(#2-1807。4+ 承接上部线列X大航拍恢弘已极的三皇之战,这部以分屏战场始终,却更精炼地以碾压性技术与场面(天花板定轨!)的两场舞会定调人物离合、以景写X蒙太奇旁白宣叙精神探索。坐等有生之年电影院二刷修复版。
-安德烈:我从没体验过这种感情,现在我心里世界分成两半,一半有她,那儿有幸福、希望、光明,另一半没她,那儿只有苦闷和黑暗。—— -娜塔莎:听我说,皮埃尔,安德烈公爵一直是您的朋友,他对我说过我有事可以找您。现在他在莫斯科,我请您告诉他说,我求他原谅我……我知道一切都晚了无法挽回了,使我痛苦的就是我伤害了他,请你去对他说,我求他宽恕我,宽恕我所做的一切。—— -皮埃尔:假如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完美的人,假如我是自由的,我会马上跪下来向你求婚,我会对你说,我真心地爱你!
看书时是对娜塔莎这种天真烂漫的少女无感的,看到电影才领会到角色的魅力,在叔父狩猎小屋即兴起舞一幕的那种毫无矫饰的自信和活力,大概真的只有出自她那种贵族少女才会有那种率真、漫不经心的美。当然伴随这种见识广博和涉世未深结合的care-free感的就是感情脆弱易碎了,所以没有皮埃尔这种金子心暖男常伴左右就很容易行差踏错。开头的舞会戏排场不论,用一个长镜交代环境,调度简直称神,气息上的连贯和节奏上的精准,把一场舞就相爱这种剧情拍得令人信服。最喜欢的莫过于罗斯托夫兄妹三人在家里暗角聊天一幕(也是一个长镜!),打光超棒,那种亲密感和温柔真的非常暖人了。烘托环境足够耐心,单凭气质就比其它改编高不知道哪里去了。19世纪俄国贵族青年和现代人真的也没什么不同,都是不折腾不会寻觅到自我,真隽永动人
娜塔莎之舞的由来,是四个部分里我最喜欢的部分,它拥有整片最灵动的一幕,女主角进入大厅等待跳舞的心理和状态让我念念不忘,这一部分中,女主角的戏剧脉络始终是极致的,女主演有赫本的貌,兼具斯嘉丽的性格,好莱坞女神气质突出,这也或多或少投射出“冷战”对该片创作过程的影响。
第二集意思就出来了。。。大舞会那段太爽了。。。抓狼那段太爽了。。。。感觉这个故事应该拍成连续剧。。。。电影时间短一段段的总觉得交待不清楚
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与它相比。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983】
-我从没体验过这种感情,现在我心里世界分成两半。
-一半有她,那儿有幸福、希望、光明;另一半没她,那儿尽有苦闷和黑暗。

-假如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完美的人;假如我是自由的,我会马上跪下来向您求婚,我会对您说:我真心的爱您。

-一颗慧星呈现在天空,皮埃尔觉得这颗星正反映了他心灵的变化和感受,他受到鼓舞,进入了新的生活。

-1812年6月12日,西欧军队跨过了俄国边界,战争,一场违反人类理智,违反人类本性的战争,在俄国国土上爆发了。
这一章完全是“娜塔莎之舞”——在花团锦簇的舞会中穿行,金光的雪无声落下,我们一定以为遭遇了爱情,天地才会这么美;这人世间因为有了你才一半光明,安德烈冀望于如碧空云雀的她将自己拉出泥淖,而忐忑的猜想、小心的放手、幻想的欢喜,怎么经得起另一半黑暗的侵蚀。我们一定要在伤透几颗心之后,才能懂得什么是可贵吗。这一刻我如此幸福——想起伯格曼《呼喊与细语》。

皮埃尔的告白太催泪了,假如让我说下去,假如我是自由的,假如我有爱你的资格;仰脸淌下的泪和划过的彗星一样,宣告一个阶段的终结或开始。

分屏用得好——情发一心的对照,俯视镜头中的舞会如俄罗斯方舟游弋在欧洲边缘;第二次心动的影像碎片,剪辑得极为曼妙。
只有那场定情的舞会是美好的,这之后一切急转直下。强制分屏是一个尝试但并不成功。娜塔莎曾经是天真热情美好的,而后贵族少女的空虚寂寞加之环境的引诱使她滑向了不合礼法的边缘。但这一切难道没有安德烈的问题吗,显然不是,纵使要为第一任妻子守丧是符合礼法的借口,他本人的忽略,他家人的敌意与排斥,是对娜塔莉精神的虐待。很神奇,三位贵族,只有私生子出身的皮埃尔依然温暖而有涵养。贵族的生活物质上挥霍浮华却在精神上显得贫瘠而冷漠。当然,在没有读原著的情况下,所有的解读都免不了一些臆测。
20210509重看@影城,像一只小小的雀鸟一样的可爱蹦跶的娜塔莎,毫无城府的娜塔莎火速接受求婚后的安德烈的内心独白,年轻的姑娘们都要来听听啊!此时的年轻人们,矫情虚荣幼稚,为一些小情小爱要死要活折腾得昏天暗地,贵族阶层们,全然不顾已然摇摇欲坠的王朝照样醉生梦死;舞会场景已经是极尽奢华,但还不是我在影城一号厅见识过的最辉煌的舞会嘿嘿,最华美辉煌的桂冠还是当属《豹》
苏联电影人电影技法的纯熟扎实让人折服,大量的心理活动独白把人物的所思所想展现得十分强烈,分屏、镜头运动、构图都恰到好处,第二部属于可爱开朗勇敢热烈的娜塔莎,她是天使,像一只自由飞翔爱唱爱跳的小鸟,要她嫁给严肃深沉的安德烈是不公平的,于是又有了另一段危险的恋爱风波,而彼埃尔默默站在一旁,散发着属于他的光芒。
第二部分是出完整的爱情戏,少女娜塔莎的一年之约。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从一见钟情到色胆包天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两段激情燃烧的爱恋,终究都化为灰烬,如此美丽动人的天使,在最好的年华却总是遇到错误的人,可叹,可惜,可怜。

视听语言的确逆天。那段木屋中的灵动活泼的舞蹈让我无比喜爱娜塔莎这个人物,可是当她被情爱折磨得魔怔般得歇斯底里时又忍不住嗟叹。可是感觉也不能在道德上批判她。从第一部就可以看出娜塔莎就是一个怀春少女,她并没有深沉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她内心热烈充满生命力,不可能在等待中消磨青春,她只是喜欢恋爱这种感觉本身罢了。同《安娜卡列尼娜》中一样,这种恋爱中的挣扎体现出上流社会浮华生活中那些贵族阶级精神的贫乏缺乏安德烈原先体现出的那种崇高的精神。娜塔莎最终会如列文和吉蒂那样在精神上被拯救吗?
【北京电影节展映】修复版大银幕。娜塔莎选角太灵了,眼睛会说话,舞蹈能发声。华丽的舞会是全片最灿烂、闪耀璀璨光辉的一幕。过目难忘
20210509影城重看。二幕是我心目中的全片最佳段落,也是俄罗斯爱情的典型,一种情不自禁的“娜塔莎之舞”。舞会沙皇登场的超长镜头,复杂推轨从娜塔莎跟到年轻沙皇再回到全景,包罗不同视点,将众人的期待和贵族的风度交融在同一轨迹,安德烈和娜塔莎的双人舞自然是高光,娜举手投足见芭蕾功底(搭肩特写太美了),猎人木屋及夜归对尼古拉说不可能更幸福了,完美还原小说情境(包括东方式的点头动作)。之后的劈腿剪辑有苏联蒙太奇风味,镜前滤片(?)和铃声(?)勾勒出梦幻及梦碎感,也可视为安娜卡列尼娜的预演,一种爱的全权性(要支配身份而非被身份支配),因此是now or never,歌剧院阿纳托尔出场即翘脚,一个镜头传达性格。最后的彗星画面是不是重制过?比DVDrip画质好太多了(当时恰好在看权游,也有红彗星)
那美轮美奂的“娜塔莎之舞”真是惊为天人!娜塔莎的演技太棒了,可还是得佩服托翁把怀春的少女写得那么精准而决绝。第二部看的上影译制,配音很有年代感但也别具特色,念俄语名字时那独有的外国腔调有趣极了。第一部是战争里的伟大使命,第二部则是爱情里的阳春白雪,缠绵悱恻。150年前的托翁把爱情写得这么绝,这么妙,这么神秘莫测…..后来的人只有膜拜了。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3年7月4日 下午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