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五棵松。最爱和最心疼的是男主原配,大气美丽善解人意又能随遇而安,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爱情,没有走歪没有变质,兵荒马乱的时候是她仍然让一个家像个家,最后的那封信那么感人。可惜这样的女人却总是要失去他的男人,像某处台词说的“老天不保佑好人”。诗人不会为家里那个完美的妻子写诗。
军事斗争结束的时候,政治斗争才正要开始。
几乎哭了
时代裹挟下的个人史诗,在大卫里恩绝美的镜头下,悲寥壮阔;同时在第三方的叙述以及琴声中感受到温度。医生和诗人,两个纯粹的身份于一身,在战争铁蹄践踏下残喘而生,更映射出时代之苦。只是整个俄罗斯都说着流利的英文这件事实在太奇怪了…
虽然明白书和电影当时的极受欢迎都受了冷战思想影响,今天跳出来看也更清晰一些。但是大卫里恩拍的并不完全像是那种对时局变化的怨恨和不满,而是用大气的制作结合广阔无尽的俄国冬天描绘知识分子一生的沉浮,无奈却坚忍,也难怪在这种好莱坞大片里竟然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不像是主角了…
华丽啊,上一次看这种一部电影讲完一生且有时代荡气回肠的电影,是《乱世佳人》吧。
本片根据Pasternak的同名小说改编,获1966年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等多项专业褒奖。
【北京电影节展映】三小时史诗巨作。银幕上那些乱世之中的婚外恋故事,总能让人感慨唏嘘。第三人称倒叙回忆角度,带出波澜壮阔的20世纪初俄国社会图景。作为世界毒瘤,communism革命比战争还可怕。看过《古拉格群岛》等书后,对苏供干下的那些伤天害理的暴行更理解,也看得更入戏,更有所触动
还可以的老电影,就是有点太长了
在对人性的表达与抒发上,在对苦难大众与平庸之辈上都不及小说华美与深刻。
从原型批判的角度说,日瓦戈的母亲代表着孕育与保护,而至死都没有给日瓦戈留下任何触动的父亲则是政权和力量的象征。也就说,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日瓦戈远离革命、政治而挽救他人生命、热爱诗歌、热爱妻子和精神之母Lara的感情基调。尽管此片长达197分钟,仍旧是缺失原著的终极关怀。电影非文学
8/10。中场休息后黑屏长达一分钟,等汽笛长鸣出洞口才豁然明亮,火车一往无前承载着革命消灭一切生命意义,爱情却悄然发生,如同日瓦戈与拉娜分手后回到屋里前景凋落的菊花,如同寒冷的雪霜窗透出一点烛光,照亮了诗人的心灵,野花烂漫、银装素裹的美景寄托了俄国生活的迷恋和严酷。大卫里恩的影像语言彰显了把控叙事的能力:帕西的革命传单刚被警察没收,立马从口袋掏出一叠向周围工人宣发,表现其无畏的反叛精神;拉娜和日瓦戈跳舞结束直接甩到两人吃饭的镜头,外面传进游行歌声,拉娜男友帕西就在游行中,气氛紧张,铺垫人物关系的后续发展;帕西冲锋时被炮弹击中仅通过一个掉落的眼镜,含蓄交代其思想开始变冷酷。母亲下葬后寒风呼啸的林子、闷罐车小孔外的月光、妻子坐监的噩耗伴随三角琴砸落、结尾私生女离去切换大坝和彩虹,情景交融,欲言又止。
17.4.15 第一场就是三个多小时的日瓦戈医生,因为以前看过,所以原以为一定会睡过去,没想到真的进到影院里,连眼睛也没眨一下。主题曲一响,眼泪唰一下流下来。这种对人物和时代的精准把控,几无来者。毫不夸张地说,这回在大银幕上看大卫里恩,留下了一辈子也忘不掉的震撼。
好看的
渺小的我们
好怕战争
导演几部作品都看了,画面都是按照油画来的,都是宽幅,美的干净、明亮、整齐、简约。苏联的一切在中国都有另外一个复制版本,没有实质的不同,既然我们这边60多年后仍然不反省,不追求真相及细节,就从日瓦戈医生个人及家庭成员及周围朋友的命运出发作为参照,想想我们的过往吧。
大卫里恩可以进我最爱的导演前十名…
拖了很久直到现在才看,大卫.里恩将重心对准那些大背景下人们的情感遭遇,而不是单纯的历史。其优美的主旋律《Lara’s Theme》渗透在片中的每一场悲欢离合中。不得不说,罗德.斯泰格尔真是演技派,虽然戏份不多,他几乎每个角色都不重复但都游刃有余,尽管来翁内曾批评过他。
经典无可动摇——怕只有俄罗斯的长篇当得起史诗。怕也只有美国有这个胸怀拍人家的史诗长篇……重拾起当年读《日瓦戈医生》的那种大感动来……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