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生活》:【B】没有八部半好看,我一直对费里尼不是很喜欢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

【B】没有八部半好看,我一直对费里尼不是很喜欢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电影话太多……女性在费里尼电影里似乎永远都是男人的从属角色

《甜蜜的生活》:【B】没有八部半好看,我一直对费里尼不是很喜欢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电影话太多……女性在费里尼电影里似乎永远都是男人的从属角色
8/10。费里尼象征式开场:悬掉着一樽耶稣像的直升机上,马切洛隔空与比基尼女郎调情,罗马的奢华糜烂给基督教精神蒙尘。但丁游历地狱式的结构连缀起夜店的狂宴、古堡的纵欲到海滨别墅的脱衣舞、人骑人和易装癖的恶作剧,男男女女或郁郁寡欢或逢场作戏,而摄制组在圣母显灵处布光、搭架,狂热的宗教氛围支配下万千信徒跟着瞎指挥的女孩无序乱跑、指大树为圣母,明显带有理性世界崩溃的隐喻;未婚妻理念朴素的结婚成家带不给马切洛甜蜜,潮湿的妓女房间折射出他权势的卑微,富人偷情被拍就派手下抢夺相机、老父亲与舞女行欢时差点丧命、名媛上一秒说娶他一下秒搞上陌生男子,上流社会的丑态俨然游历地狱,马切洛呆在乡村餐馆打字被可爱的女孩唱歌打搅,麻木的灵魂刚复苏立刻陷入好友杀死儿女后自毙的悲剧,结尾海滩捞起的大怪鱼映射这群人灵魂搁浅的灾难。
夜晚总是特别长,耗尽一切力气才被拂晓打断。生活是甜蜜的,但马切罗却一直如此痛苦。
物质配给的高度组织和基础欲望的廉价消费,遮蔽了上流人士的前进眼界和价值理想,即使是寻觅形而上价值的两性心灵对话,也需要在身体诱惑的安全距离外才能进行,并轻易被另一具肉欲燃烧的胴体打断。曾经的纯真心灵在命运的沙滩上试图和你对话,但尘世的喧嚣最终让你放弃了这次沟通。【10】
4.5。难以言表的绝望与其无以言传的美。费里尼模糊了悲观与乐观、沉重与轻浮的界限,成就一场令人彻底沉醉的悲剧。男与女、当局与旁观、上流与下流、身死与心死、乃至影语与情绪,充斥着的无数迷人的相对,都积聚成最后浅滩上相对的两岸。自然、坦诚、灵动、优雅,看过最美的黑白电影、暂时保留之一。→21.7.31 时隔五年大银幕重温,资料馆二刷,五星满上。卷轴一般!细致又宏伟,个人、行业、国家的纵深,广阔到不自觉,一直波及到我们在此时此地的生命体验。多少场面多少情境,就是热搜浮动背后的模样,就是你脚踏媒体创作两只船的模样,就是我们在围城状态下的模样。羡慕死了那场雨,什么时候有钱有力拍这种雨戏。
三刷。1.费里尼通过淡化情节而注重情境描述的散文式叙事,将平民出生的马尔切洛(工作和情感经历)作为视点切入骄奢淫逸、精神世界匮乏的罗马上流社会,借由十二个几无关联的生活片段构成一场谱写风月众生浮世绘的城市交响曲。以人物置身特定环境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貌为中心,逐渐延展至宗教、情欲、家庭、传媒与自我存在价值的探索和剖析。2.主要角色具备的象征意义:平民背景、被奴役方的艾玛;资产阶级、奴役方的玛达莱娜;身为巨星却内心简单纯粹的西尔维娅;斯坦纳是焦虑和恐惧的化身,而海边笑语的外来少女宝拉是马尔切洛内心深处的愧疚乡愁以及再也回不去的浪漫与纯真。3.日夜流转的如幻若梦,看似甜蜜的生活在人生过客陆续退场之后,也只有独自面对落寞的虚无。|你是夏娃,母亲,妹妹,情人,朋友,天使,撒旦,地球,我的家。(9.5/10)
那场喷泉的戏,一生只能有一次
天,突然就亮了。很灵的段落:结尾海滩、古堡魅影、大喷泉、俯瞰广场、旷野决裂……伊伯特每隔十年重看,心生不同感悟,最后他的结论是同情马切罗这个电影角色,也爱他。
08年左右初看;12个众生相浮世绘的段落,以一个平民出身的记者之眼窥上层浮华朽败、析恐惧灵魂、涉道德宗教,宛如一个包裹了巨大的梦的外衣里面,还深藏着即将醒来的零碎梦境;印象最深的仍是斯坦纳,他应该是马切罗内心最深沉最焦虑最恐惧的化身。
费里尼代表作,与新现实主义分道扬镳。构图和光影绝佳,叙事有意识流的影子,内容上结合了社会批判和精神分析,揭示了罗马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生活背后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吊耶稣像的开头(后被[尤里西斯的凝视][再见列宁]借用)和结尾海滩段落充满象征性,大喷泉、古堡魅影、圣母显灵、淫乱狂欢。(9.0/10)| 20230218费里尼回顾展大光明4K大银幕重温,虽则由看似松散的断片组成,实而相当有逻辑性与戏剧性,对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在现代的奢靡沦落空虚颓废作了无与伦比的描摹,结尾堪称妙绝。
字幕窘的都想死了!
费里尼的夜与日切换的如此之快,一切亦真亦幻,神迹与绯闻,名利和欲望,每一幕都是荒诞的舞会,之前以为的正常人的爱玛,最后也是疯子。也许就那饭店里的姑娘,片尾呈现的笑容是真的。。。
优美,迷人,神秘,深刻。喷泉那段或许可以称得上影史最美的桥段之一,圣母显灵的那段会是影史上最让人震撼的段落之一,脱衣舞那段或许是影史上最具诱惑力的场景之一。
其实甜蜜的生活一点儿也不美,从头到尾一股腐烂虚伪的气息,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主角其实一直处在一种没什么自我意识的状态里,任凭圈子里的习气蔓延到全身,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开头结尾的基督像和怪鱼对偶,被淹没的呼喊其实也是。回过头看,相比之下,绝美之城完全是同一个城市里的另一个故事。 2020.11.07 @资料馆 with LT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仍然是个人影史十佳级别
看了三个晚上才看完,前面觉得简直太无聊了,完全靠着无以伦比的摄影在撑着(60年哪找的这么一套如此优秀的变形宽银幕镜头?意大利自己家产的畸变控制可不这样啊…)考虑到当时的电影主流观众年龄层,我甚至觉得这和《小时代》贩卖的东西本质上也没什么分别啊,如许知远说的那样,浮华背后的虚无和悲伤不就是知识分子的春药嘛……哦但后三分之一把我看跪了…这悲伤可不是春药级别的悲伤…这悲伤直接破表了。而且60年前的罗马,跟现在的北京上海可不就一个样嘛…人类果然是毫无进步啊
生活的甜蜜酿在腐朽的罐子里。一以贯之的费里尼元素,狂欢,梦境,孤独,流浪。
很难有一部电影像它一样优雅华丽,但同时让观者随着故事的深入而感到绝望,费里尼的群戏排得太惊人了!谁不能说疯狂的摄影记者、被大开眼界的美国模特、永远在派对ing的上流人士和那些追着“圣母”跑来跑去的人们,其实都是同一类人呢?而唯一有点脑子的人却得不了一个好结局。
被吊走的耶稣圣像,大雨中狂走的信徒,死在海滩的怪鱼——浮华奢靡的罗马粉碎了一切信仰,只留下腐朽和纵欲。生活里的蜜将一只又一只蚂蚁溺毙,在男主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感谢费里尼诞辰百年,终于可以通过大银幕还债了…
大概就是通宵混着喝一百种酒 第二天中午醒来 目光呆滞 人生空洞 的那种绝望
174分钟,坐了一上午,抽了八根烟,喝了两瓶零度,加上上一部,懵逼一天。知道为什么传说中的清华北大学霸就喜欢看无脑爆米花电影了。
相比于《卡比利亚之夜》,本片已能全然呈现巴赞所谓的“现象学写实主义”。不再束缚于戏剧性的情节,影片呈现出片段化的小母题结构,让人想起老塔的《卢布廖夫》。不同于老塔静谧而宏阔的影像营造,费里尼的镜头是世俗的、喧嚣的、个人趣味的隐喻,它直接而完整地讲述着自我的心象,所见即所得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9:37
下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9: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