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谜案》:警察办案靠臆想,凶手脱罪靠自信

警察办案靠臆想,凶手脱罪靠自信

《天作谜案》:警察办案靠臆想,凶手脱罪靠自信
故事情节还是比较吸引人的,唯一遗憾的结局,最后一个乘客应该是自杀女生的父亲,然后毒杀作家。
为什么最后最后居然不是凶手被抓!!应该再给一个反转啊我的妈!!!我不服!!我不服!!!
确实是小成本的悬疑推理烧脑片,但是后半程明显发力不足了,总有新的证据出来,刷新警察对于整个事件的认知,但结尾还是有bug。罪犯杀人的时候,死者的老婆特么在哪呢……但印度能拍成这样我已经满足了,至少没有歌舞,我很感激。
1、私心偏爱的反转片,《看不见的客人》式的层层谎言迷雾,两人各执一词的罗生门案件;2、“有人利用真理获益,有人利用谎言,而我则利用巧合”。
一个故事用不同的口供反复演绎,看观众更愿意相信哪个版本,话说印度底层警察还在用竹棍抓人,经常在工作时间睡觉。#20180219
挺好的,很悬疑,最后翻转,真凶逃跑了。
虽然也是建立在常规刑侦手段之外的真相翻转,但好在存在的环境是经渲染而成的印度无作为警方环境。电影是一个说服人的过程,主角亲身示范将不同意象组合利用巧合打败真相,是绝佳的心理战,也算是非常切题了。两个主角的的叙述感都不错,这个推理的演绎比被拿来比较的《看不见客人》要好许多。
《看不见的客人》+《误杀瞒天记》,依靠一次次叙述,混淆也寻找真相。把控很好。结尾没有被抓,更赞。
看完《催眠裁决》再看这部,更觉一路都在不断加星。一出罗生门,无非看如何隐瞒与嫁接,这次天平上上下下间,真能越来越引人。分寸拿捏得好,就连喽啰都有戏感。猜得时对时错,很有兴味。院线电影里,也就只有外片能用这种结局了,虽说过于有恃无恐,差点就败了氛围。还好,顺利收尾。
原来是1969年的翻拍,1969宝莱坞已经有这种片了?现在不反来反去地转都不算悬疑片了,还是转不出意外,不过就这样结束值得加一星,印度公安不行啊,还是我国厉害,在电影里,哈欠。
“有人利用真相获益,有人利用谎言,而我利用巧合”坏人获胜
不是高智商推理,而是细节决定成败
印版蓝光原盘
推理的过程有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感觉
还不错,巧合加上演技,不复杂,逻辑能闭合。但比不上《误杀瞒天记》,一是情节稍嫌简单,二是巧合也太牵强。最终犯人脱逃法网的处理也不错,有力。
结尾居然这么不正能量
看似巧合,实则有意。原以为影片要画上句号了,结果却来了个惊人大反转。可惜收尾较为仓促,罪犯全盘如实交代这个设定有点太儿戏。真相只有一个,看电影前我就把这句话打在自定义票纸上了,究竟是哪一个?哪一个是可信的?但哪一个又是真实的?本来一开始以为男女主角是地下情情侣……男主演Sidharth Malhotra帅得我太可以了!!!(((////)))大眼女主Sonakshi Sinha也超级美。
正真优质的悬疑推理类的片子并不多,拿来和《看不见的客人》比就有点吹毛求疵了。此片从评价人数就能看到受众群体比前者要少了几个量级。这是一部105分钟无歌舞的印度片,虽然故事构架不新颖,但是叙述流畅,地点发生在孟买所以英语较多,感觉较好。悬疑推理成份都颇为精彩,也有反转。挺不错!
结局很揪心
具有相当引导性的镜头,没有什么波澜的反转,完全在意料之中的剧情发展,难能可贵的是第二高潮推出的真结局。雨夜的命案,深夜的电话,忽闪的昏暗灯光,双线交织倒插叙,被湮灭的关键证据,难以启齿的第三人关系,瞒天过海的最终凶手,胸有成竹的坦白结局……诸多俗套但实用的元素都有呈现。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勤奋上进的学生,只是认真地把老师讲过的知识全部运用而已,可同类电影扪心自问一下,又有几个这样的好学生呢,大多是一知半解却总想另辟蹊径。这种邪魅膨胀的结局带来更加应景的体验,校色比布光要高级得多,放到惊悚恐怖片中也能效果不错。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6:35
下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