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那头猪一样的队友,大呼小叫、歇斯底里、惊慌失措,整体拉低了这部片子在推理上的技术含量,也拉低了“谋杀的艺术含量”。如果是两个高明而游刃有余的谋杀者,对阵一位明察秋毫的破解者,岂不更有看头?
这部片子很牛逼啊,胜于希区柯克的很多其他片子。心理战打到了极限。而且随便杀一个次等人类这种理论既讽刺了纳粹,也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和cult片的精神打下基础。牛逼的当然还有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面演绎八十几分钟的片子却毫不乏味的精绝导演技术。Rupert在喃喃诉说想象中的场景时,镜头从一个物体移到另一个物体,让观众们自己填补想象的空间,这种拍摄手法让人折服。
如果没有结尾那个照顾大众情感的无聊道德阐述,就可以给五星了
希区柯克首部彩色片。1.电影时间近于真实时间,伪一镜到底,几处硬切挺自然,推向后背的剪辑则太过生硬。2.希胖再呈悬念与惊奇区别,诱使观众成为凶手共谋。3.对谋杀艺术理论的辩驳。4.红绿霓虹灯的交替映照,彰显出起伏闪烁的紧张心理。5.以逡巡于室内的“主观空镜头”代替闪回还原谋杀。(8.5/10)
从优等人和次等人的辩论中我真没觉得是在说同性恋(草率了),倒是镜头推移的方式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剧本太邪恶了,想想就觉得浑身发抖!观众就像不自觉的充当了谋杀的共犯,甚至还希望能逃脱制裁…
重温。对这部一镜到底的影片,大家都只留意到空间调度上的小瑕疵,却忽视了时间处理上的大BUG。据说希胖子曾一度想彻底销毁本片的胶片,不知是否与他最终意识到了这个BUG有关。
希区柯克的10个长镜头。叹为观止。舞台效果过重。
就冲着一镜到底就值5星了,希区柯克的长镜头也不至于让影片太像舞台剧,这种拍摄手法太考验演员演技了。詹姆斯.斯图尔特的表演很不错,法利.格兰杰还稍显稚嫩。有一幕对话也提到了爱将英格丽.褒曼。
希胖也是技术流喜欢搞创新,第一部彩色片就那么实验性,长镜头的无缝衔接让这出封闭空间的室内戏更像一出舞台剧,镜头的流畅运动叹为观止。可惜典型的“桌下炸弹”式悬疑故事并不引人入胜,两个同性恋男主角令人生厌,除了等待结局来临以外完全无法进入剧情。且放在今天来看,恐同倾向有点明显。
精彩已极,必然再看。人心这么幽暗挣扎不平衡,真是好玩,而玩得怎样竞技益智,就和玩为消遣为生活的平平安安团团圆圆锦上添花不同了。人生就是先玩起来,再说别的,不然就打不开局面了。over。这个片子的确太inspiring了。
评论都说Phillip是猪队友,惊慌失措导致凶案败露;我反而认为真正的猪队友是Brandon,因为他潜意识里就希望老师发现真相,同时幼稚地以为老师会认同自己的做法,而这个阴暗的秘密能够使他们的心灵连结在一起。从《火车怪客》到《夺魂索》,希区柯克对“病态的迷恋”的刻画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传说中的一镜到底,不过中间很明显还是接过的哈,故意晃别人后背黑半秒什么的。这也大概是希区柯克电影里面坏人最蠢的一次?斯图尔特有没有演过坏人啊,全是正义的化身。。。
《夺魂索》并非一镜到底,多处明显转场,利用遮挡是最常见的手法了;80分钟的片实现了希胖的技术梦,当时拍摄难度很大,地上做标记、移动墙壁和装有滑轮的家具,窗外的纽约夜景是环形幕布;可拍得这么辛苦,也是他第一部彩色片,后来却遭到希胖的嫌弃。
太牛了,抱歉这对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让我想到了汤姆里德尔和邓布利多。说起来究竟是有情感的(普通人)想象无情感的人(psychopath)的内心世界更难,还是无情感的想象有情感的更难呢?
大胆实验,从室外切近室内之后,四个硬切五个借位,空间调度超强,台词与运镜的配合十分巧妙,但由此带来的纰漏和瑕疵也算是求仁得仁;同性恋潜台词真是有味道。
长镜头,看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的无比牛逼又偏执的长镜头。不算太有趣的中场以及给力的开头和结尾。Hitchcock的第一部独立制片并执导的作品以及第一部彩色电影。不太好看的各种里程碑。
从镜头运动、纳粹与尼采之关联以及隐晦的同志主题等各个角度出发,均经得起多重阐释。充满张力的单一场景影片,心理战之极致。几个主要演员的话剧腔更为该片增添一抹异色,非常期待能在戏剧舞台上再次观赏”Rope”。个人觉得此片应列为胖子十佳之一。
如今看来也颇具试验性。以当时的条件,伪长镜头给表演、摄影、调度方面增加的难度应是荆天棘地了!以推理故事来说,希区柯克给动机、凶器、凶案现场都赋予了新意义。因为导演本人的好品味,片子呈现出的邪恶与优雅都很到位(理念杀人、for fun、精英特权、祭坛)。经典段落:节拍器问话、推理谋杀过程的空镜头、结尾事件暴露时的霓虹闪烁。厨房的弹簧门助力导演调度、窗外变化风景假装“时间”、移动的摄影机和彩色灯光承载叙事功能。片中钢琴家看自己的手=麦克白夫人。编剧Arthur Laurents是7月14日的巨蟹座、gay,跟片中钢琴家的角色相符,实际上俩人也谈了短时间的恋爱。Joan Chandler好美,当然了,希区柯克的女主角都好看~
1.九个镜头拍成。希区柯克纯粹电影。2.潜在的同性电影。3.巴赞批判其中的长镜头移动,不如威尔斯怀尔德的景深处理,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正反打。4.有人认为其实不然,移动中出现的人和人/物之间的连续空间关系并非无意义,而是反应出犯罪者的道德观和其他的人的关系。这并非单纯的舞台电影。
相比主题上稍显鸡肋的价值辩证,“密室与长镜头”这一创作框架才是定义本片的最佳基点:这是一次关于形式的辩证,是电影优越性在一次极端假设中的显摆,是一部可被用来阐明“话剧影像”与“电影”界限的作品。
长镜头运动在常规的对话戏和高度局限的空间中,并没能专注发挥其身为“真实时空拥趸”的功用,但运动本身已足够重要,它是人物距离的卷尺,它既在非人意识中带来了绝佳的悬念时刻,亦自由外化着属于角色的思维演绎;34min处,唯三的一次非隐藏性剪辑无疑带来本片的最高光:剪辑的力量在对“一镜到底”的破坏中达到了极值,彼时,剪辑的破坏力与表演、文本的张力实现彻底统一,宣告了一次伟大正反打的诞生。综上,本无异于“话剧影像”的静止时刻被掷地有声的运动所勾连,被那个张扬的剪辑点所衔接,终成一部发生于舞台的绝对电影。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