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袤的农村+老人,一个如此有潜力的题材,终于被靠谱的团队发掘了。事实证明,如果拍得好,比城里的年轻人相爱相杀有趣多了。说土酷侦探,不过是连葫芦案都断不了的葫芦僧;说哼哈二将,一路闹的笑话都快把本钱赔光了。但在木讷、寡言、逆来顺受的背后,男主角超英的有血有肉,令多少聪明的中国人汗颜。坚决赎回将被杀戮的老马,是为良善;誓要追凶并承担所有医药费,是为侠义;为死去的亲人翻修房子,是为承诺;让金鱼在天花板上游来游去,是为浪漫。你看看,如此一来,连超英的名字都像是“超级英雄”的缩写了。
谁能想到将好莱坞烂仔帮与英格兰憨豆式喜剧元素移植到我国农村,会产生如此奇妙的化学效果。稚嫩粗糙,但挡不住生机勃勃。短短九十分钟片长,包袱抖落的干净利落,人物形象鲜活不扁平,既笑料十足,又温情四溢,还能对城乡差距、阶级对立、警民关系等社会议题进行恰到好处的讽刺,演员迟钝笨拙的表演更有一种杜蒙式饶有趣味的怪鸡感。就凭这本土化能力,导演前途无量。
导演有拍类型片前途。一个闷油瓶加一个不省心的角色搭配,很有趣。最打动我的是卖马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特别反映。
冠以土法炼钢式的破案模式,经典推理桥段无缝嵌入乡村现状,点到为止的社会问题透过表象的黑色幽默照进现实——城乡差距,青年流向城镇,乡村凋敝引发的空巢现象,个人关于道德伦理和法律秩序的天人交战。剧本写得相当缜密,在不乏戏剧化走向的情节中紧密箍扎细节注脚(如联系不上的离乡女儿,如对马的功能性利用和建构人物情感的功能),作为处女作即能编导如此实属不易。素人演员独有的稚拙反向彰显冷面幽默,土味双侦探简直太可爱,尤其占义一角太圈粉,契合文本的喜剧风格。导演映后说“喜欢一些失衡的东西”,非常认同,我最喜欢的三个片段正是这种略略失衡的宕开一笔——树河醒来前关于西瓜的梦,屋顶游动的金鱼,以及结尾三人走进明亮的翠绿的树林;生活的乐与苦,得与失,美和诗意,都在不动声色的罅隙闪现。
有幸提前观影了,真有意思,推荐大家到时候去电影院好好感受一下,你会觉得生活中或烦恼或欢乐的小事,事后想起来都是幸福的。
冲着导演父子的真诚多加一星
听过大小各种创投,这个是创投阶段就给我最深印象的一个项目,当时导演拍了个小样片,大家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两个农民大叔像福尔摩斯华生一样去破案,这个设定首先就挺抓人的。幽默感不用再赘述,我最喜欢的其实是片中浓浓的人情味,乡下人的朴实善良,城乡贫富之间的差距,而导演并没有以愤世嫉俗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看完会觉得很温暖。男主是导演父亲,全部演员都是素人,也展现了农民多姿多彩的小康生活,没有像很多新导演一样为了猎奇而拍乡村,这点真的太好了。
真好啊,屋顶上游动的金鱼、沟渠里漂走的西瓜、纵马赴约的深夜……这些黄土地上自然生长的诗意。
太可爱了,特别杜蒙,本土版的《小孩子》和《宽宽和非人类》,一样的怪诞黑色,不一样的风情文化。笑料抖自然,抛开双侦探喜剧的外衣,实则更是对中国人情世故社会的全景观展现,美团和饿了么同时出现的那一瞬间,顿时想到快手上的那些视频,粗糙但真实,土味但生动,真是存在即完美。
《心迷宫》后又一部乡土黑色喜剧,结尾却看的悲从中来。太惊喜了,这样的题材,从任何层面来讲都值得更多鼓励。全素人演出也让流量靠边站,真正好的电影是靠作品本身来说话的。年度华语十佳提上日程。
我觉得,里面有一些镜头,可以见得导演对乡土与人的人文情怀。
或许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FIRST主竞赛。在不剥削乡土的情况下,完成了侦探类型的平原变体。正面拍摄、平行剪辑乃至不同介质的影像,都在业余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自然地融入了影片的整体语境之中。
仁义不值几个钱,却能载人飞渡浑浊的世间,最中国的侠义浪漫不过于此了
“柱子,睡觉了吗?”“二奎,睡觉了吗?”真美好的人情
屋顶上的鱼,骑着仁义的马飞奔,谁说华北平原没有现实主义浪漫
情节本身就已足够“魔幻现实”,再配上土味怪诞冷幽默的笑点、土里生长出的野气、各种清奇的操作,令人不得不为之感到惊喜。看似荒诞,但同时又非常可爱、可亲,十分轻巧地触摸到了这个时代的特性。全员素人的表演非常出色,他们的演法和电影本身的风格互为内嵌,达到了职业演员无法达到的效果。此外,影片在第三幕的反高潮设计,让它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可能,很多突然萌生诗意的片段也因此得以成立,骑马赴会和最终“浇筑”的金鱼屋顶都是质朴而又浪漫的时刻。
作为新导演处女作,既没有因为着急证明自己而用力过猛,也没有耽于自我,恰到好处。这部电影所体现的导演和电影的关系,和自己生长之地的关系,和身边人的关系,都是真诚和舒服的。这种发自内心、质朴自然、目的性不强的电影,是我心头至爱。徐磊第一部就找到了自己的主题和自己的语感,挺难得的。 这部电影虽然简洁,但并不单调, 在一种轻盈的节奏里,思考、幽默、诗意、伤感,都有了。热烈推荐。
这两年“土味”成为鄙视性的名词,不应该的,中国喜剧优势大半在乡土,这次《平原上的夏洛克》真正把“土味”融进了乡土生活里,没有架空现实背景,没有生造生活细节,拿捏得很稳健,很难得。一个不算复杂的故事,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主人公,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土味”产生了不一样的魔力,技术执行上自然娴熟,笑点铺设得流畅巧妙,活灵活现地让人笑,感同身受地让人温。希望导演深挖“土味”,再接再厉。
不喜欢给这部作品打上“土味”的标签,“乡村”与“土味”绝非全等。“土味”是低级趣味与卖弄媚俗结合的产物,已经偏离了真实,是一种迎合猎奇看客的低俗人造景观。
而“平原”展现的则是“乡村”的日常,有雅 (质朴中的道德闪光) 有俗 (有色笑话),但皆是并置于平凡生活中的常态。这就更突显出影片幽默的可贵,不是搔痒逗笑,而是水到渠成。
谁管这叫“脱离了知识分子的高级趣味”,我是决不同意的。相反,声画与文本共同表现出的雕琢的浪漫、工笔的细腻、誊拓的平实,身份错置的笑噱只是故事的一部份。我们的“喜剧”缺少的大都是这种高屋建瓴的趣味。
衡水普拉斯,西宁露天放映观众笑声跟《鱼乐园》卖部老板娘似的,院线表现差不了。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