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韩三明留的手机号是真的,在微信里能搜到他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生你就不是“三峡好人”,不要以为你是白领你就不是“三峡好人”,不要以为你是所谓的“精英”你就不是“三峡好人
贾樟柯导演功力最强片,几乎没有瑕疵。时间必将证明。
千年奉节沉水底,三峡移民塔升空。“中国现在最大的现实主义就是超现实”——贾科长
失去妻子的人苦苦寻找妻子却空手而归,有妻子的人却有意无意躲着妻子。人最大的矛盾,就是你想要的,却得不到;能得到的,却不想要。
小马哥的烟里吞吐着江湖,韩三明的杯中斟满了团圆。茶香四溢却只能品出苦涩,奶糖入口竟然尝不到甘甜。那边挖古墓,这边搞拆迁,是不是昨天永远比今天更值钱。那边是飞碟,这边是火箭,会不会现实永远比虚构更魔幻。浪奔浪流,是喜是忧,江水淹没的是一代人的变迁。我们都太念旧,所以我们看不见明天。
拍得太好了!贾樟柯可不止简简单单什么反应中国现实和底层艰辛,这部意外之作在表达对于生活的荒诞、无常和悖谬的思考以及自身电影诗学(美学)的突围与超越上有着极大地野心。基于贾对于构图以及景深更为本质的理解,导演从容不迫的用这些电影语言里最为基本的技法叙述了一个平淡却不乏味的故事。
家乡酒认不来哥哥,陈年茶表明爱已过期;芒果烟交一个江湖兄弟,大白兔换一对“忘年”夫妻。上建奇怪建筑,下挖古墓遗迹,文管局那么多的钟表,两千年的历史却只留存于纸币。浪奔浪流的时代,《好人一生平安》就是笑话;金钱至上的社会,《两只蝴蝶》结局注定分离。立于故土思故土,愤恨难消;站在家乡望家乡,山遥水遥……
贾樟柯这辈子不会拍出比《小武》,比《三峡好人》更好的片子了吧,这两部片子基本在贾樟柯努力的方向上做到了极致
《小武》见才情,《三峡》显功力。细节处理、叙述节奏、时代符号,都摆放得刚刚好。唯一不适的,是现实主义描摹之中,突现超现实境头。贾解释说,巫山多云雨,给他这北方佬以奇异感。也许导演以主角——俩山西人的视角进入;而对于观者,所有角色——川人和晋人,却在同一叙述平面上。
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它的魅力就在于,像记录片一般真实展现中国某地的人物与风貌。如画卷,缓慢却充满细节。那些陈旧的城镇,质朴的人群,如此真实,如同看见自己的故乡。
人很容易就被一部电影、一部文学作品深深影响而不自知,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或许就是这样。我甚至说不太清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但很受震动。它很现实,甚至来到了超现实,但细想,世界上哪还有比失去家园、与至亲流离失所更超现实的呢。就是里面的歌儿太洗脑了,现在还缓不回来。。
我觉得斌斌老婆喜欢上的人就是斌斌的战友…
5.0.1.一部杰作,任何赞誉都不过分,注定是经典。2.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且待二十年后再看它的艺术价值。3.韩三明是贾樟柯电影的真正灵魂。4.开片客船上横移镜头下的群像,似画轴展开。5.再怎么超现实都比不过现实。6.叙述线索明晰,镜头依然独到,配乐雄郁混沌,与山城气质合,为一次能量的汇聚与爆发
贾樟柯是中国导演里最好的DJ,“周杰伦、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好人一生平安、上海滩”间接参与了一部金狮奖影片。
韩三明:“自己的事 哪能忘呐”
值得反复重温的杰作,既浓缩与象征了一个时代(或许也是永远的、注定无根与失家的“现代”),又细腻柔缓地呈现出老百姓生活的本来面目。片头漫长(两次以虚焦-叠化过渡)的横摇长镜(亦是全片最多见的运镜),船上打工者的娱乐便是烟酒茶糖+扑克,配上林强的苍茫音乐与隐约的市井喧嚣声,恍若一曲人世哀歌。两个执著于寻回另一半的男女,未曾谋面,命途亦不同。三个超现实意象(UFO,升空的三峡移民纪念塔,走钢丝的人)实属点睛之笔。废墟与拆迁美学。科长的流行歌曲转场+文化符号叙事。唱[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的男孩,[上海滩]手机铃音,诺基亚广告(玩QD的戏曲演员),模仿发哥[英雄本色]的小马哥,一切都太过熟悉。自豪于钞票上的家乡,跳一段离别之舞,分一个大白兔奶糖,喝一杯团圆酒。拆迁楼洞里看拆迁之景。吃面条那段看饿了。(9.5/10)
第一个镜头就看得人泪流满面。都是鲜活的生命。科长选择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记录了传统到现代社会冲突最剧烈的那一瞬间。尽管如此,整个片子却一点儿也不暴烈,充满了云雨的诗意,节奏极缓却扣住了奉节的脉搏,看得人心驰神往。无论是对白还是留白、现实还是超现实,都有着深刻的而神秘的寓意。
看《三峡好人》的这一天,天气很阴。看完电影后,我坐在座位上,怔怔地计算三万除以两百是多少,心情还沉在暮霭里。150天。韩三明要用生死未定的150天,迎回那个不知道是否能回到身边的妻子。生活有时候就是如此荒诞,你在不经意间就被卷入了一场浩大工程的拆除,眼睁睁地看着水位上升淹没你生存的房屋。贴上“拆”后,声嘶力竭的喊叫好像都没有用了;背着蛇皮袋走到江边,那个走钢丝的人究竟是谁,还是自己在凡尘浊世的另一镜像?小马哥说,奉节哪有什么好人。可三峡处处分明都是好人。那些用纸钞背面的图像指认世界的,那些沉默地敲打着榔头,在江岸的风中裸露着背脊的,那些以老婆孩子热炕头为终其一生的目标的,庸庸碌碌的好人。可一切终究会散去,画舫的广播里静静报道着这群好人的牺牲,而轻舟早已驶过万重山阙。
贾樟柯试图寻找一种风格,他试图表现一种文化探索、社会秩序和历史的诗意。他从历史高度去质疑政策之下的意愿回归,表达对历史的深刻的怀恋和对底层社会生活的反思。长镜头的铺设一贯的朴素,烟、酒、茶、糖恰好串联生活的荒诞和历史的无常,而people多么善良和易欺啊! 8.5
转载声明:此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